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长沙东牌楼所出东汉简牍光和六年九月《监临湘李永例督盗贼殷何言实核大男李建与籴张诤田自相和从书》中的"籴"凡三见,均为姓氏,原释为"(米隹)",认为是"精"的俗体。出土简牍材料表明,此三字均当隶定为"(米翟)",假借为"籴"。"(米翟)"作为姓氏还见于汉印。传世文献有晋大夫"籴茷"。  相似文献   

2.
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它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自然产物,有国有姓氏就产生了谱牒。但叙述谱牒,还必须从姓氏谈起。中国姓氏由来古远,在文字记载中,即肇于三皇五帝。如伏羲氏为风姓;神农氏为姜姓;黄帝姓公孙,居姬水,又改姓姬。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尧赐契姓子,赐弃姓姬,赐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为姜,氏曰有吕。这些当是最古的姓氏了。然古时姓、氏是两个概念。对此郑樵叙之已明。其《通志·姓氏略序》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  相似文献   

3.
郑樵在《通志·校雠略·编次必谨类例论》一书中说:"学之不专者为书之不明也,书之不明者为类例之不分也…士卒之亡者由部伍之法不明也,书籍之亡者由类例之法不分也。类例分则百家九流各有条理,虽亡而不能亡也。"千百年来我国古籍分类的原则、方法不断发展,从六分、五分、七分到四分,先后产生了《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明史·艺文志》及私家的《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古籍分类目录,更有集"四分法"之大成的《四库全书总目》。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古籍分类?怎样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与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曾说:“《汉志》以后,既无互著之例,则著录之重复,大都不关义类,全是编次之错谬尔。”(《校雠通义·辨嫌名》第五之一)过去学界也大都同意章氏的观点。但是,章氏的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早在宋代的郑樵就已在其目录学著作中体现了互著之法。虽然在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郑樵遗著中未能见到有关互著的言论。但笔者认为有两点需提请注意:第一,郑樵一生著述甚丰,据厦门大学郑樵研究小组统计共84种,但流传至今的仅有五种残缺的遗作,在这点仅存的遗著中未能保存郑樵的全部学术思想。第二,在郑樵的《校雠略》中多次对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宋时著作对《世本》存佚情况彼此互异的记载,并选取典型的宋代古书引文为例,将之与相关资料比勘考证,论述了《世本》一书在宋代流传的复杂情况。认为直至南宋末年,《世本》仍然流传于世,但宋代各传本之间存在大量异文,且有经过窜乱的痕迹。宋以后已无《世本》仍然存世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姓觿》一书所引《世本》并非来自刘向校订、宋衷等作注的《世本》,而极可能是据书名中有"世本"二字的姓氏类古籍征引的。  相似文献   

6.
郑樵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文献学家,福建莆田人。一生不应科举,潜心钻研,博古通今,在诸多领域颇有建树,《通志》是其代表作,《校雠略》是《通志》二十略之一。郑樵在《校雠略》中总结自己搜书编志的经验,提出"求书八法",虽  相似文献   

7.
刘攀峰 《兰台世界》2012,(19):20-21
人们对金文的研究由来已久,宋人和清人的研究多侧重于字词的考释,而对金文中的姓氏、族谱则没有系统地梳理研究过,仅仅对其中一些姓氏的用字作过一些考证。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金文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研究的范围也日益拓宽。1932年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问世,该书将西周金文按时代(王室)、列国金  相似文献   

8.
一、符山堂本《五书》版本特点及其差异符山堂本《音学五书》(下简称《五书》),由当时著名刻书家张弨校刻。顾衍生《元谱》:"(康熙六年)开雕《音学五书》于淮上,张力臣弨父子任校写之役。" 符山堂刻本是传世《五书》中最早的刊本,其余本子都是它的翻印本,如光绪十一年四明观稼楼仿刻本(今中华书局据此影印),光绪十一年湘阴郭氏(庆藩)岵瞻堂刊刻本,光绪十六年长沙思贤讲舍刻本,等等。"符山堂"盖张弨书室之名,其校刻之书镂刻精美,校雠精细,堪称清代板刻书中的精品。今传符山堂本《五书》,其版心高约二十厘米,半叶宽约十三厘米。扉页上一般有"符山堂藏板"字样(后来印刷的书则没有)。"姓氏"一叶列有顾氏外甥徐元文、徐乾学、徐秉义三兄弟"参阅"及张力臣、张叶增、张叶箕父子三人"校订"和"同  相似文献   

9.
文史知识     
《兰台世界》2003,(12):30-31
“皇帝”的由来百家姓·千家姓·万家姓《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的总集,相传是宋初钱塘一位老儒所编,共取姓氏468个,远没有包括中国人的全部姓氏。据宋人郑樵统计,宋代姓氏1743个,比百家姓多三倍。到了明初,有一个叫吴沈的人,编了一部《千家姓》,共收姓氏1968个。但这部千家姓  相似文献   

10.
《史记菁华录》在众多《史记》选本中影响较大。然是书的编者"苧田氏"的姓氏字号,至今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多因袭成说,或径题姚祖恩,或另造"姚苧田"之名,沿袭至今。姚祖恩一生刻书甚多,然其只是刊刻过《史记菁华录》,并非此书的编著者。  相似文献   

11.
古代小说序跋与诗文序跋产生时间应相差不大,现存的《毛诗序》一般认为是汉儒毛苌所作,而现存最早完整的小说序跋性质的作品是刘歆的《上山海经表》,二人生活大致同时。不过,《汉书·艺文志》称":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认为《毛诗序》渊源于子夏。汉代以后的学者,大多相信子夏曾作有《诗序》。宋洪迈《容斋随笔·子夏经学》(续笔卷十四)":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  相似文献   

12.
《中华姓氏谱丛书》出版首发式,于2000年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举行。百余与会的作者、学者、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对该丛书出版给予高度评价。这里选摘四位发言,以便读者了解该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封建藏书楼历史,而且也有着遥远的封建藏书楼学术。那些今天尚且能够见到的图书馆学历史文就便是有力的证据。无论是牛弘的《请开献书之路表》,郑樵的“求书之道有八法”,还是曹溶的《流  相似文献   

14.
编校一家,自古如是。刘向《孙卿书录》:“所校雠中孙卿书(即《荀子》),凡三百二十二篇。”《宋史·郑樵传》:“聚书数千卷,皆自校雠。”说的都是编辑既编且校,亦编亦校,自编自校的事。后来,编校虽随社会之进步,出版生产力之发展而分家而各立门户,却仍然是“同...  相似文献   

15.
《洛阳伽蓝记》作者的姓氏,或作“杨”、或作“阳”、或作“羊”,迄今未有定说,而“杨”姓说一直占主导地位。但事实上,《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应当是“阳街之”,而非“杨街之”或“羊街之”。阳街之大约出生于511年前后,而卒于550—559年期间。  相似文献   

16.
目前所见文献中,沈璟的别号"古平舆郊居居士"仅在《南词韵选》一书中使用过一次,此号以其姓氏郡望之"沈"姓及当时辞官乡居的生活状态取得。由于文献稀见,此号知之者甚少。  相似文献   

17.
帝舜姓氏考辨——兼谈先秦姓氏礼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帝舜的姓氏,历来争议很多.虽然先秦姓氏有相混的情况,但是姓为血缘组织、氏为地缘组织的性质却不容否认.许多证据表明,帝舜属于太嗥氏一族,所以其本姓为风.后来改姓姚,可能源于皋陶二女.有虞氏之"虞",来源于帝舜远祖虞幕早年所居的虞城.探讨先秦的姓氏问题,也应当结合当时的社会形态、婚姻习俗和戎祀二事等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8.
一、序南宋高似孙《子略》四卷专门评价古代诸子,是一部子书专科目录。在日本,此书与他的另一著作《史略》都被藏于内阁文库,同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自江户时代(1603—1867)后期即受到重视。现代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与仓石武四郎都很称赞高似孙的目录著作,把他与郑樵、王应麟并列在一起,认为他是"继郑樵之后而立于王应麟之先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似孙在中国的名声并不好,尽管因为其《史略》是我国现存最早  相似文献   

19.
《中华姓氏谱》是中国史学会的重点项目,由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李学勤主编,现代出版社与华艺出版社联合出版。目前已出版30个大姓,每姓一册,每册23—35万字,是姓氏丛书中分量最重、影响最大的一种。其中  相似文献   

20.
郑樵"求书八法"对高校图书采访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通过对郑樵“求书之道有八论”(求书八法)的深入研读,在阐发郑樵采访思想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这一思想对今天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