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图书与情报》创刊30周年之际,从CNKI提供的《中国引文数据库》对该刊进行了各项数据统计分析,以进一步了解近10年《图书与情报》作为核心期刊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学科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田稷  马景娣  缪家鼎 《情报学报》2004,23(5):561-565
本文详细统计了《情报学报》等 4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 1992年至 2 0 0 1年发表的论文被 2 0 0 2年以前非图书情报类期刊的引用情况。通过被引篇次、被引期刊学科分布、引文类型分布等分析它们被非图书情报类期刊的引用趋势、被引特点等 ,从而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研究图书情报类期刊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相似文献   

3.
为考量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图书学术影响力的大小,本文借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0-2007)数据,利用引文分析法,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论文引用的图书进行统计,推出该学科领域最有学术影响的137种国内外学术著作.研究发现,在各类型图书中,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产生最大学术影响力的是国内学术著作;国外学术著作被引种数排在第二,但被引篇次和篇均被引次数都明显偏低,显示国外学术著作对本领域学术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看图书情报知识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知识生产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所支持的图书情报研究,是图书情报知识生产的主渠道之一。以历年图书情报学科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为统计数据源,通过分析图书情报立项课题的学科分布、区域分布、主要机构、核心作者等情况,在一定意义上展现当代中国图书情报学术生产格局,并反映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从引文分析的角度对档案学图书影响力进行统计,从图书影响力、出版社影响力、作者影响力和年代影响力等方面做了分析,并根据高影响力图书的同被引分析,归纳出档案学领域的图书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情报领域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现状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基本反映出我国目前图书情报领域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探究国际图书情报学科领域中国学者的学术话语权演变,有助于传播图书情报学科的学术话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方法/过程]首先,严格界定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话语权;接着,从学术影响力、学术引领力、学术竞争力等方面分别剖析了国际图情领域中国学者的学术话语权演变趋势及演化路径;最后,总结分析了中国学者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学术话语权特点。[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中国学者在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影响力逐步扩大,最小努力运作机制是其演变的内驱力;学术话语权地位由滞后向引领演化,其规律呈现出典型的马太效应;学术话语权优势大并且优势积累的来源稳定,其演变契合信息偏好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兴交叉学科正在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并不断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科学前沿。本文以当代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中的新兴交叉学科为对象,运用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解析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特点与演进模式,探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新兴交叉学科的理论建构。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依赖于“创新驱动、应用引领、技术赋能”,形成了从“问题域—方法论式单向引进”到“方法论—问题域式反向输出”再到“问题域—问题域式双向合作”的演进模式。以此为基础,建构了理论发展与范式革新并重的新兴交叉学科理论模型,为当代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图书情报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图1。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情报工作者面对分散且海量的信息,如何快速发现和获取本领域相关的信息资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专门的图书情报领域信息门户,为图书情报工作者提供跟踪信息、发现信息、获取知识、开拓视野,以及提升业务技能和研究水平的重要平台显得尤为迫切。依托NSTL重点领域信息门户服务系统,收集全球图书情报领域重要的学协会联盟、机构、期刊、会议、业界官网等信息源,并对主题、对象进行组织分类,实现自动监测跟踪与分析,建立集综合性、专业性、个性化的图书情报领域信息门户,为图书情报工作者及时跟踪监测本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新实践提供重要学习参考平台,是支持图书情报工作创新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图书情报自动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最卓越的成就之一,计算机与图书情报工作相结合,使传统的图书情报工作进入到一个自动化的新阶段。图书情报工作自动化的概念是:以计算机为主体,与通讯系统和其它相关技术相结合,对图书情报工作各环节实行自动控制的过程。实现自动化的目的是为了处理日益剧增的图书情报,提高图书情报工作效率,迅速、准确地为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事业提供图书情报。图书情报自动化最大的获利者是用户,它可以大大提高图书情报部门对用户的服务质量,让用户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图书情报自动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