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项目类型、地域分布、单位分布、立项主题等方面对十二五期间"图书情报文献学"学科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的统计和分析,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力量分布状况,探讨十二五期间图情学科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杨林 《图书馆学刊》2013,(2):132-134
以2002~2011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立项课题为统计对象,对立项的时间分布、项目类别、立项单位、所属系统、项目负责人等进行计量分析,找出该学科领域有影响力的单位和个人,揭示学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论文通过对2005-2011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立项项目的数量、类型、主题、单位与区域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我国图书情报文献学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深入分析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国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立项情况,从基金视角呈现学科发展态势,为研究人员提供系统性参考。[研究设计/方法]运用统计分析、词频分析及可视化方法,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4-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7-2018年)资助项目进行了立项数量、立项地区、立项机构及立项主题分析。[结论/发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发展渐趋成熟,但地区、科研机构间的立项分布不均衡;研究主题变迁体现出学科发展的延续性与变革性特征。[创新/价值]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国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立项情况,明确了基金立项在地区及机构间的扩散态势,直观呈现立项主题词的历时演化,兼顾热点主题与新兴主题,较好地区分了延续型与涌现型词汇。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2008-2012年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数量、类型、研究成果、地区分布与主题进行统计和分析,从宏观上反映了我国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的轨迹、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1994年我国开始将"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科。学科的立项课题有前瞻性和先进性,所获资金支持力度大,为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至2006年,共立项资助297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22项。在资助项目研究中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研究区域分布不均衡,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热点问题研究有扎堆现象。此外,在立项审核阶段存在着名人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立项数据,对古籍保护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图书情报学关于古籍保护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项目的数量还较少,研究主题比较集中,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为了促进我国古籍保护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加快其研究进程,图书情报学界应在进一步拓展古籍保护研究主题和范围的基础上,加强古籍保护抢救开发及实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项目设置.  相似文献   

8.
白云 《中国出版》2017,(18):36-41
为了从宏观上了解新闻学与传播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整体情况和分析该学科的研究热点,根据1991~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类立项资助项目的数据,对资助项目的年度分布、项目类型、项目所承担的主要单位和项目标题的主题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基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社科基金所发表的成果,采用知识图谱方法,对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进行了多维度研究。  相似文献   

9.
运用信息熵方法对国家社科基金图书馆· 情报与文献学历年课题指南主题进行定量处理,从时间和主题两方 面进行演化分析,得出图书馆· 情报与文献学课题指南主题的总体演化特征,结合学科发展实际,探讨课题指南对图书 馆· 情报与文献学发展的指导作用及指南设立的合理性,并对指南设立提出建议。分析表明,我国社科基金图书馆· 情 报与文献学课题指南熵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学科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指南涉及主题分布越来越均衡,指南对学科发展 有积极导向作用,但在整体及某些具体主题的把握上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情报资料工作》2012,(4):110-112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按照资格审查、通讯初评、会议评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等规定程序,顺利完成评审立项工作,共有3291项课题获准立项资助,其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共有114项课题获准立项资助,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构筑知识基础结构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信息服务业的基础结构, 本文通过对“后数字图书馆”、美国科学基金会的“先进计算网络基础结构”计划(NSF-ACP)发展动向和基本思想的研究,认为从信息基础结构向知识基础结构转变是21世纪发展知识型信息服务业的必然选择。论文论述了构建知识基础结构的基本框架,对网格、Web Services、知识组织系统、科研网络协同环境、个性化信息服务等构建知识基础结构的关键技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图书馆2020:嵌入式协作化知识实验室?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图书馆正面临着价值质疑、贡献边缘化等危机,而解决危机必须从重新认识研究图书馆支持科技创新的目标与需要出发。通过对科技创新工作流中新的关键知识瓶颈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和未来科技创新需要宏知识、科研数据管理和基于知识的交互协同创造能力。图书馆服务应抓住机遇,建立支持战略性知识需求的新型知识服务范式,建立覆盖综合科技创新资源和覆盖科研过程的新型知识管理模式,建立支持合作创新、群组学习和交互传播的协同知识服务能力。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体系为例,提出要建设综合数字知识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发展态势监测分析服务,构建嵌入科研一线的科研知识服务,建立虚实结合的协同知识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从信息环境的网络化、用户需求的知识化、馆藏资源的同质化等方面分析了学术图书馆面临的环境巨变。通过调研国内外学术图书馆发展现状,阐述了目前学术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特征,如馆藏资源向纯数字化发展,信息服务向嵌入式知识化发展,信息组织向关联化、语义化和集成化发展,原生信息资源纳入机构知识资产管理范畴,数字图书馆员在科学数据监管中应运而生,SoLoMo成为创建下一代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理念。指出学术图书馆的发展趋向是成为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中心,应构建用户驱动型的知识服务范式、构建全能型的知识管理范式、构建智慧型的图书馆物理场所。同时也指出,为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学术图书馆要倍加重视科技人员的信息需求、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布局、信息技术的应用、馆际间的协作共享和馆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研方式的转变,科研用户对专业化、知识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因此面向专业领域构建集文献检索获取、领域知识导航、知识管理与共享和科研交流与协作等功能服务为一体的领域知识服务系统,成为信息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了水稻领域知识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型,并开发实现了系统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学应做些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外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进行知识管理研究的三个主要学科———图书情报学科、经济与管理学科、计算机学科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状况作了比较分析,指出图书情报学对知识管理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知识服务主要特征及其新世纪运行的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丽华 《图书馆杂志》2005,24(8):33-34,15
知识经济作为21世纪全新的形态正在促进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图书馆知识服务和网络信息知识服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成为服务于知识经济的必然。本文论述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新世纪知识服务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知识转移理论被引入图书馆。本文总结分析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中的几种不良倾向,意在规避盲目移植,提示图书馆学研究人员科学地利用移植的方法进行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图书情报领域知识发现研究文献内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图书情报领域的国内核心期刊与SCIE、SSCI上所载的有关知识发现的研究文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国内外该领域研究文献的主题分布情况,得出知识发现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林晓欣 《图书馆》2021,(2):63-68
信息组织4.0时代下的知识组织帮助图书馆实现了知识协同服务,并能从中实现知识的协调共享交互,还能以知识网络合作的服务来发现信息知识资源,从而产生其应用特征。而智慧化知识组织能在专业特色数据库、科研资源情报、元数据智慧化和协同辅助分析组织等服务中实现信息情报资源的共享和知识扩散,并能在知识协同服务管理中实现科研范式。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知识与物流、资金流等有形资源一样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图书情报机构作为信息和知识的集散地,享有得天独厚的知识资源优势.那么,图书馆将如何适应市场和用户的需求,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呢?本文将物流领域的知识供应链理论引入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系统中,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社会协作系统,以不断实现知识的扩大和创新,提高图书馆在社会中的知识地位,从而在企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