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魔术     
一、波动实验。器具:大烧杯一只、250毫升烧杯若干只、250毫升容量瓶一只。药品:过氧化氢、碘酸钾、硫酸、丙二酸、淀粉。方法:配制成下列三种溶液。溶液A:102.5毫升30%H_2O_2用水稀释到250毫升。溶液B:10.7克碘酸钾 2MH_2SO_410毫升用水稀释到250毫升。溶液0:3.9克丙二酸 0.845克硫酸锰 0.075克淀粉。先将淀粉0.075克溶于少量热水中,然后加入3.9克丙二酸,再加入0.845克硫酸锰,再稀释至250毫升。表演时,将A、B、C三种溶液共倒在一只大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动,就得出兰色一琥珀色一无色交替进行,时间可达数分钟。  相似文献   

2.
阴阳试管     
取4克可溶性淀粉和1克碘化钾加入小烧杯中,再加20毫升水,用玻璃棒搅匀,然后放到热源上边搅拌边加热,至淀粉熟化为止。若加热过程中水分蒸发太多可在淀粉熟化后兑入水,使溶液恢复到加热前的体积后再搅匀。  相似文献   

3.
化学与社会     
实验用品 烧杯 ,量筒 ,玻璃棒 ,药匙 ,镊子 ;硫酸铜 ,氯化铁 ,氯化锌 ,硫酸镁 ,氯化钴等 ;水玻璃 (Na2 SiO3 饱和溶液 ) .实验步骤1 取一个 50 0毫升的烧杯 ,在烧杯底部用洗净的砂子铺满烧杯底 ,并用不同颜色的小石头、卵石等制成假山 .2 在烧杯中注入 150毫升蒸馏水 ,然后加入同体积的市售水玻璃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在烧杯中不同位置的溶液里小心投入 2~ 3粒的CuSO4、FeCl3、ZnCl2 、MgSO4、CoCl3 等晶体 ,大约一天时间 ,烧杯中将长出各种各样的花枝 ,形成五彩纷呈、群芳竞艳的水下花园 ,十分美丽 .说明  …  相似文献   

4.
1 改进前实验全过程用半透膜制成一个袋 ,往这个袋里注入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 ,然后采用如图 1所示的方法 ,用线把半透膜袋的上口缚好 ,系在玻璃棒上 ,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几分钟后 ,用两个试管各取烧杯里的液体 5毫升 ,往其中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往另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碘水 ,然后观察两个试管里发生的变化。图 1缺点 :( 1 )半透膜是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 ,不经济。( 2 )实验操作比较复杂。( 3)半透膜不容易购买。2 改进后实验全过程把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注入自…  相似文献   

5.
一、试液的制备。 1.烧灰溶解法: 取市售干品海带100克,将其充分燃烧成灰,倒入盛50毫升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一些时候,挤压出灰汁经过滤,把得到的透明海带灰浸出液装入试剂瓶备用。 2.盐酸浸出法: 取市售干品海带200克,稍加洗净(注意不能较长时间浸泡,以防止海带中碘以I~-形式流失)泥沙和杂质,切细放入预先盛有250毫升0.1N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浸泡30小时左右(最好能经常翻动搅拌),然后过滤,把得到的透明海带的盐酸浸出液装在试剂瓶中备用。  相似文献   

6.
一、冰棍着火 表演用品:烧杯,量筒,玻璃棒,表面皿,小纸盒;醋酸钙,95%乙醇,高锰酸钾,浓硫酸。表演前的准备 称取22克醋酸钙晶体[Ca(CH_3COO)_2·H_2O],加50毫升蒸馏水,制成饱和溶液。 表演: 1.自制“冰棍” 在250毫升烧杯中,注入170毫升95%乙醇,再加入30毫升醋酸钙饱和溶液,则有白色凝胶生成(即固体酒精)。  相似文献   

7.
操作过程:称取淀粉3克,置于烧杯内,加20%硫酸溶液24毫升,搅拌均匀,加热至烧杯  相似文献   

8.
实验用品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镊子;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锌,硫酸镁,氯化钻等Z水玻璃(Nazsi03饱和溶液);;实验步骤1.取一个55毫升的烧坏,在烧怀底部用洗净的砂子铺满烧坏底,并用不同颜色的小石头*1石等制成假山。2.在烧坏中注入150毫升蒸馏水,然后加入同体积的市售水玻璃,用玻璃棒搅拌均匀。3、在烧坏中不同位置的溶液里小心投入2-3拉的CuSO、FeC13、ZnC12。MgSO、COC13等晶体,大约一天时间,烧杯中将长出各种各样的花枝,形成五彩纷呈、群芳党艳的水下花园,十分美丽。说明1.如果使烧林保持洁净和不受振荡,…  相似文献   

9.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接触到晶体的形状时一般是向学生展示晶体模型.如果把晶体模型改换成晶体实物,不但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用做教具的晶体实物应该足够大,形状规则.下面介绍一种制作大的正八面晶体的方法.取100克重铬酸钾固体放入一升的烧杯中,加入600毫升蒸馏水,搅拌,这时溶液为橙红色.再向溶液中缓慢加入150毫升浓硫酸,边加边搅拌,溶液变为血红色,并放热.搅拌到重铬酸钾全部溶解,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边搅拌边缓慢注入100毫升乙醇(95%的药用乙醇即可),这时放出大量热,使溶液沸腾,颜色由血红色变为深蓝色.静置一周后,可看到烧杯底部有很小的紫色的铭钾矾[KCr(SO4)_2·12H_2O]晶体.从中选一个体积大、晶形好的晶粒做晶种,用一根塑料线将其拴住,线的另一端系在一根玻璃棒中间.把溶液稍  相似文献   

10.
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在配制溶液时,常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质的溶解;在加热蒸发溶剂时,常用玻璃棒搅拌以使溶液受热均匀,不致外溅;在过滤操作时,常用玻璃棒做引流液体和转移固体之用;在测定溶液pH时,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到pH试纸上,以便能在半分钟内读出其溶液的pH值;在烧杯或锥形瓶中混和溶液时,常用玻璃棒搅拌以使物质混合均匀化学反应迅速、完全。但是,你见过在试管中完成“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这个基本操作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学生实验七: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方法:在试管中或烧杯中盛有水,然后小心地沿试管(或烧杯)壁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或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  相似文献   

12.
试题1 25℃时,将5.12 g Ag2SO4与100 mL水在烧杯中充分混合,得100mL饱和Ag2SO4溶液,再向烧杯中加入50 mL 0.026 8 mol·L-1的BaCl2溶液,充分搅拌,溶液中Ag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5℃时,Ag2SO4的溶解度为0.836 g)  相似文献   

13.
平时大家都习惯用蔗糖与浓硫酸混和,体积膨胀形成“黑面包”的实验来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我们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用面粉、木屑代替蔗糖做“黑面包”实验,取得了同样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25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25克面粉,滴入3~5滴水,再倒入20毫升浓硫酸,边倒边搅拌,倒完后,停止搅拌,将玻璃棒竖直插好,不一会,即形成了圆筒形的“黑面包”。如室温较低,可以把浓硫酸置于烧杯中,用开水浴预热5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三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节的演示实验2—3(渗析)中,教材中是用细绳把半透膜扎起来,再从结口处注入淀粉胶体和NaCI溶液的混合液,用玻璃棒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进行渗析(图1)。  相似文献   

15.
张军 《化学教与学》2012,(10):95-95
一、问题的提出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中和反应"活动与探究"(第193页)中,提出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吸热反应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化学第一册 [实验 1 -4]是一个新的实验 ,有一定的难度 ,现谈谈对吸热反应实验的研究。1 实验事实1 .1 晶体之间的反应(1 )在小烧杯里加入 2 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 [Ba(OH) 2 ·8H2 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 5—8滴水的泡沫塑料(或玻璃 )片上 ,然后再加入约 1 0g氯化铵晶体粉末 ,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使Ba(OH) 2 ·8H2 O与NH4Cl充分反应。实验现象 :在玻璃棒搅拌过程中 ,原来无色的颗粒状晶体慢慢变为粘稠状 ,最后成为糊状物质。实验过程中闻到有强烈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17.
侯燕 《广东教育》2004,(2):31-32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课标教材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见下册P30),要求取三只烧杯,各注入100ml水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然后将两药匙NaCl、NH4NO3、NaOH分别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由于学生在操作中易将温度计当做玻璃棒使用,  相似文献   

18.
蓝水中飞出“ 红蝴蝶” 用托盘天平称量 !" 克硫酸铜晶体,将其倒入盛有 #" 毫升蒸馏水的小烧 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硫酸铜晶体全部溶解,制得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再 把一根洁净的铁丝(除油、除锈)做成蝴蝶状,用一根细线系住悬在烧杯中间的溶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三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节的演示实验2-3(渗析)中,教材中是用细绳把半透膜扎起来,再从结口处注入淀粉胶体和NaCI溶液的混合液,用玻璃棒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进行渗析(图1).  相似文献   

20.
1实验目的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吸热反应是人教版必修2第2章第1节的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5~8滴水的泡沫塑料(或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约10g氯化铵晶体粉末,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Ba(OH)2·8H2O与NH4Cl充分反应。观察到小烧杯底部的水已经结冰,并将泡沫塑料(或玻璃片)粘在一起,证明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