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校传统节庆教育的“现代性”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物和文化象征,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目前高校开展传统节庆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认识不到位、形式单一、内涵匮乏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在挖掘传统节日的外延和内涵上下功夫,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形成教育特色,实现"现代性"转型,最终促进大学生形成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
《大中专文苑》2009,(8):F0002-F0002
本届夏令营是呼和浩特第十届昭君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今年的主题是“天堂草原、魅力青城”。昭君文化节被评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十佳“节庆中华奖”。  相似文献   

3.
端午节快到了,它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和驱鬼的习俗。大家快来一起做一个捉鬼的钟馗脸谱挂件吧。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和节庆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不管是传统民俗中的公众节日,还是属于个体人生中的节日,酒已成为了节日庆贺必备的"文化道具",成为节庆习俗文化的构成.因此,酒类广告语充分利用了酒在我国传统节庆中特殊文化地位的商业价值,把节庆作为诉求的基本支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逐渐式微,一种以传统节日为模式的节庆活动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这些现代节日活动对人们的行为、思想认识、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当地人的一种节日期盼。通过对右江流域靖西七夕绣球旅游节等五个节日活动的调研,发现其产生的原因是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经济的刺激、当地民众的精神需求,以及地方历史文化的展现。这些现代"传统节日"呈现出节庆延续的脆弱性、节庆活动的不确定性和节庆形式的同质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四川教育》2014,(9):12-15
这是一个喜欢过节的时代,我们姑以“尚节”说之.“尚节”的因由各异,但给人带来的喜庆,却是同一.节庆旅游、节庆文化、节庆政治、节庆经济……成为一种以“节”为“由”的噱头,让人在欢天喜地中,达成策划者的目的.大到全球,如“五一劳动节”,或者一个国家,如国庆节,一个民族,如春节、火把节,小到一个单位,如学校的“教学节”.中国有深厚的节庆文化传统-在节前充分酝酿,把美好留给节日,于是汉语中有“节日盛装”的成语.  相似文献   

7.
"潍坊国际风筝会"是我国旅游节庆的代表和成功的范例。通过梳理"潍坊国际风筝会"发展历史,对"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现状和特色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而论述"潍坊国际风筝会"给我国旅游节庆几点启示:文化主题鲜明是旅游节庆活动的灵魂;广泛的民众参与是旅游节庆成败的关键因素;创新是旅游节庆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定不移的进行市场化的探索是旅游节庆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盟誓节"是占里侗族诸多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在当地乡民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通过细致访谈与实地参与观察,对占里"盟誓节"的起源与节庆仪式过程进行了全面地梳理与详细地描述,试图揭示今天这一节庆活动所蕴含的包括加强乡民身份的自我认同、教育并规范村民的言行举止、实现聚落内外社会关系的重组以及集中消费生活物资等在内的诸多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节日与节庆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人的思想、生活方式的象征。在幼儿园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节日与节庆文化,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效方式。本文对中国传统节日与节庆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中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中国传统节日与节庆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策略,希望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为中国传统节日与节庆文化的传承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烟花 《初中生》2012,(16):19
正汉语真是丰富多彩。光一个"吃"字,就包罗了数种意思。反正,中国人离不开"吃"。虽然说中国的吃文化无比丰富,但读了下文,相信你也不得不说中国人好吃了。对,就是这段网上流传的关于"吃"的话: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混饭吃,花积蓄叫吃老本,混  相似文献   

11.
徐蕾 《老年教育》2011,(1):47-47
黄山市旧称古徽州,“文房四宝”之一的“徽墨”就产于此地。古徽州还享有“中国徽菜之乡”的美誉。徽菜中有一道名点叫“徽墨酥”。其外形按照徽墨墨锭的标准尺寸制作,6厘米长、4厘米宽、1厘米厚,乌黑油亮,芳香四溢。吃一口徽墨酥,不待咀嚼已融化,甜而不腻,唇齿流香。徽墨酥可谓能吃的“徽墨”。  相似文献   

12.
【真题回放】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涵着哲理和文化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吃"文化历史悠久,"民以食为天"反映了"吃"在中国文化的结构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在汉语里,"吃"是一个语义丰富、表达能力和比喻功能都极强的词语,汉语中出现了大量与"吃"有关的词语,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构成了整个文化观念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吃”文化历史悠久,“民以食为天”反映了“吃”在中国文化的结构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在汉语里,“吃”是一个语义丰富、表达能力和比喻功能都极强的词语,汉语中出现了大量与“吃”有关的词语,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构成了整个文化观念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各地成功举办了许多节庆活动,节庆活动在城市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节庆评估系统对于规范节庆活动、节庆的活动效果和培育品牌节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并没有标准的、系统的节庆评估体系。从节庆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出发,依据现代节庆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并运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各指标对现代节庆举办的影响程度,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为例进行验证此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歌海"中,罗城仫佬族着有"以歌为俗"、"以歌代言"的习俗。每逢喜事场合通常会唱到天亮,甚至会持续几天。而"依饭节"作为仫佬族节庆中最为重要的盛大节日,历史悠久,节庆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将对"依饭节"节庆祭祀活动中的"依饭歌"进行论述探究。  相似文献   

17.
赵燕 《教师》2020,(11):93-94
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认同与归属的呈现方式之一,将其引入幼儿教育,可丰富幼儿生活体验,传承传统文化。基于此,文章将幼儿园特色节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活动的建构策略,阐述节庆活动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方式,并给出特色节庆活动的实施要点,为幼儿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自信"的号角中,大批优秀传统民族节庆活动应运而生。四川理县蒲溪乡的羌族"夬儒节"就是其中之一。"夬儒节"仪式的神圣性强化了民众的敬畏心,广泛的参与性增强了人们的凝聚力,丰富的寓意彰显了教育性。但是"夬儒节"也面临"组织与开展的困惑""传承与创新的博弈"和"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困境"的现状。推进"夬儒节"的良性发展,应该"搭好平台,建立机制","夯实基础,提升品质","重视引领,强大功能","调整心态,延续文化",以全面的民族节庆文化自信凝聚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钱文静 《现代教学》2011,(7):141-141
在学校特色创建中,我校以“浸润传统文化”为特色,倡导人人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引领者和实践者。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庆教育活动。学生在学习节庆文化的同时,感悟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会思考、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敬畏、学会做人,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成为校园文化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衣冠礼乐     
各国人在节庆时都会穿上具有各同特色的服装,平添欢腾的节庆气氛。华服应该是中国人在节庆时体现身份的穿着,一个穿行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的信使,致力于提升现代男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认知和着装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