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物理学的内容是真实的、生动的、美好的。它本身充满着情趣,充满着诗意。在物理教学中,只要我们留心去发现,它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如能用物理美来增加学生的学习情趣,对物理教学和审美意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它的大厦已基本建成,虽然有些理论还只是相对真理,但理论以其逻辑严密,论理简洁、结构宏伟、实验设计之精巧,应用之广泛,显示了人类无穷的创造力,并给人一种美感,物理的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真理美:物理学和其它自然学科一样是自觉的理性的创造劳动、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和理论分析去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特征的科学。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和美的挚爱,使物理学成为人类社会实践中最壮丽的学科之一。另外科学家也借助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2.
物理作为一门学科,有着它自身的独特之美,中职物理更是如此,生动有趣,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因此我们就需要研究如何运用美学,让中职生发现物理课堂之美.  相似文献   

3.
美是真与善相统一的形式,美的事物对人们来说是容易接受、向往的。物理美学是科学美学在物理学科上的具体表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意展示物理之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生领悟了物理知识内的在美,就会在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中,主动探索、研究,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和享受物理之美。  相似文献   

4.
科学茭是物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物理学中的美,不仅能够陶冶心灵,领悟科学之美,更能启迪和推动人类永不体止地去探索未知领域.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美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科学美的魅力,受到科学美的熏陶,提高鉴赏科学美的能力,促进身心发展,激发科学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刘建荣 《物理教师》2010,31(10):23-24
1问题的提出 物理学是一门揭示物质存在与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同时也展示了自然、人类与科学的艺术魅力.物理中有自然的美,也有科学和艺术的美,爱因斯坦曾经描述说,物理学是至善至美的科学,他还特别把物理的美归纳为“简单、和谐、完善、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借助物理知识中蕴涵的科学美及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文学美、自然美、物理学史中的社会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完善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情操,同时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心智,提高科学修养和悟性,使学生借助美的光辉认识真理,应该也必须成为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进行教改的新的聚焦点。鉴于此,本文就如何将物理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展开论述。一、挖掘物理学科中的科学美美学家认为,美的对象不是它的各个部分的简单堆砌,而是它的和谐的整体性。沙石、水泥、钢…  相似文献   

7.
物理科学中存在着对称美,追求物理科学中的对称美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指出了在物理学科中存在着的几种对称美;在求解物理问题过程中所使用的几种对称性方法;以及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与训练学生物理对称美思维能力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音乐本身充满了情感,它是情感的艺术,它是对人的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音乐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感染功能,通过旋律的优美,艺术地再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人类创造之美.  相似文献   

9.
谈物理美育     
物理学有着自身的科学美,体现了美学原理。是一门最能让人贴近美和领略自然美的学科之一。而美的物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洞察力,形成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深沉的内在谐音。消除对物理的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在物理学科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时代的必然,也是物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本就物理教学中的物理美和物理美育谈一谈看法。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甚至于人们的风俗习惯、饮食起居等形成的文化形态被称为人文文化;与人文文化不同而与之互补的另一种文化形态——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反映自然科学的文化形态称之为科学文化.其中,自然科学中的各门学科,由于历史地形成了对每种具体学科领域的分散研究,这些研究反映了各门学科领域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由此形成的科学文化的各个子系统文化或称为亚文化,如数学文化、物理文化、化学文化等等.计算机是本世纪中叶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同时又是当今发展最快、且最具发展潜力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计算机文化当随着计算机之发展得到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它给人类文明带来了进步,将人类社会一次又一次地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使人们感受到科学给人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它给人类带来无限欢喜的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与困惑。生态环境的不平衡与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海平面的上升、厄尔尼诺现象、酸雨、沙尘暴、臭氧层的破坏、森林植被的大面积毁坏……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初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根据初中物理学科特点,我们应在声、光、热、能源等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2.
面临素质教育挑战,国家要求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等学校的物理教学,应结合物理学科实际,充分挖掘出表现物质世界和物理现象的自然美、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形式美、物理学家高尚品质的人性美的美学素材,通过学科教育进行美育渗透,让学生感受物理科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和对称美,在美的环境中,愉悦地学习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3.
物理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是一门蕴含着丰富科学美内涵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情感,唤起他们心中对科学美的追求.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要充分挖掘物理学科本身的美.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是一门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对物理科学美的认识是对物理学知识更深层次的认识,是从整体上对物理科学特性的一种把握.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致力于揭示物理知识的美,适时地展示物理对象和物理现象的美,发掘物理思想、理论框架、物理规律、表述方法的美,使学生能够感受、体验和欣赏科学美,逐步引导学生去发现、追求和利用科学美,把物理的美育功能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借助物理知识中蕴涵的科学美及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文学美、自然美、物理学史中的社会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完善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情操,同时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心智,提高科学修养和悟性,使学生借助美的光辉认识真理,应该也必须成为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进行教改的新的聚焦点.鉴于此,本文就如何将物理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科学美是物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物理学中的美,不仅能够陶冶心灵,领悟科学之美,更能启迪和推动人类永不休止地去探索未知领域。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美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科学美的魅力,受到科学美的熏陶,提高鉴赏科学美的能力.促进身心发展,激发科学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中物理教学更离不开实验教学,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教学.物理实验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它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一个个清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更表现在它能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能不断加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有效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物理学科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组成,理论指导学生去实验,而实验又反过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两者相辅相成.物理实验源于生活,它是人类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的重要工具,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中的物理实验课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主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科是一门阐述自然科学规律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吸引着众多哲学家们的眼球,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是科学家们思考的结晶。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习者了解这里面蕴含的哲学思想,对中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让我们感受其中的发现之美。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在教育中,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可开展物理研究性学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选择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的同时,也在选择着伦理道德的运行模式;在解决着原有道德问题的同时,又在造成着新的伦理道德问题,现代性便是这样一种.在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内,何种价值是内在价值因而是自足的、我们应当做什么这两个问题始终是基础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这是需要优先加以讨论的问题.然而在现代性语境下,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却有了新的形态和新的问题,它集中表现为四种转向:从行动者到行动、从德性到规范、从幸福到德性、从德性之美到城邦之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