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进行了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并引起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转变。本试图对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进行探讨,主要阐述培养目标的转变和变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普及高等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对21世纪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背景下中日两国高等教育的体系和师资、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费用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了中日两国高等教育在重组与合并、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高等教育经费多元化、国际化教育等方面的不同改革措施,提出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既是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如下启示:第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理念;第二,创新教育教学平台,构建一套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第四,改革考试模式,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就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对构建21世纪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决定着祖国未来的面貌。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国家教育部门及时提出了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是教育部批准的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之一。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明确研究思路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宏观背景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趋势的研究,突出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进行改革实践,取得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呼唤构建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改革传统的刻板的小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交叉培养模式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成才需要。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将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间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竞争.人才的竞争。本世纪90年代。诸发达国家教育改革虽各显其能,各具特色,但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都以迎接21世纪为发展目标,以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培养所需人才。要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关键在于改革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加速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并采用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法模式.这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美国理工大学人才素质与培养方法的模式.对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加强国际意识,提高我国理工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是迎接21世纪挑战迫在眉睫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是教育部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部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实验。经中央电大批准,辽宁电大承担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教育观是一种深刻的人才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人素质教育已受到我国各大学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高校都开始把提高大学生的人素质作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大事来抓,希望以此来探索并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过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一国外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发展现状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炼出改进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与校园文化,是培养人才素质、品质的背景与底色,它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其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蝉变是由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21世纪,中国高校文化建设要超越已有的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而突出自己的特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站在新世纪的门前,我们必须以切实的行动表明我们要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电大教育带入21世纪的决心和信心,展示我们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图新精神。1999年6月21日教育部高教司召开的“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工作会议在中国电大教育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这一试点项目是教育部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部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实验。而且试点工作采用项目研究的全新运作方式推展,…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演变浅论复合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论述了高等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涵,认为在21世纪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是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措施;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扩大高校招生规模。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3、培养创新能力,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教育终身化和学习大众化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999年教育部批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是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实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试点探索并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本、  相似文献   

16.
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国家教委提出将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个高等院校都在积极探索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改革问题。在高等教育迈向21世纪的过程中究竟需要学习哪些新的教育思想,更新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笔者结合我校教学改革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我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确定跨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模式,调整与拓宽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益,培养高素质、高质…  相似文献   

17.
浅析西方大学教学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力求在21世纪办成几所国际知名的大学,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要改革高等教育现行的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西方高等教育教学及经验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教学方式 在多数西方国家,大学享有较多的自治权  相似文献   

18.
张林 《教书育人》2013,(15):80-81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由过去的传授知识为主逐步向提高能力为主转变。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探索和奋斗的目标[1]。为此,探索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9.
适应 创新 竞争──构建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面临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的改革,特别是为满足21世纪对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高教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从来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并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何适应21世纪的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又如何以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去推动、影响未来社会的进步,不能不引起各国高教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处于经济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就更为突出了。本文试图从分析未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出…  相似文献   

20.
地球科学专业群巢湖开放型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21世纪人才培养。我国自1994年制定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来,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部门以及许多高等学校,也分别制定和实施了各自的改革计划,以便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教育部还成立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顾问组,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