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其中"翻译单位"的选择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命题。翻译单位是一个浮动的单位,可以小至音位和词素大到语篇。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常常需要根据原文的具体内容作出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翻译单位的问题一直是翻译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笔者经思考,从四大角度分类如下:否认翻译单位的存在;功能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角度;篇章修辞学(结构语义学)角度;功能交际角度。这是对传统翻译单位划分方法的大致归类和总结,以方便我们进一步研究秋列涅夫(ТюленевС.В.)翻译单位思想的创新性。秋列涅夫翻译单位思想独具创新,其目光投向翻译过程,注重原文和译文的对应,把翻译单位当作是一种过程,认为翻译单位是转换素(Транслатема)。这不仅在实践上更具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译文的质量,而且在理论上把翻译单位当作翻译过程来加以研究,为翻译单位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把转换素当作翻译单位在翻译教学上日益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而且对于系统研究机器翻译中程序的处理过程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翻译单位是翻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对翻译单位的界定不应该只拘泥于原文语言这个层面。翻译单位的研究应该结合人类的认知,即应该把笔译释意理论中的意义单位作为翻译单位。意义单位是字词语义与认知补充的结合体,将意义单位作为翻译单位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法律本身所具有的权力使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处小心,他们必须从语用学指别的角度对司法语言中人称指别的角色定位,语篇指别的自指话语中的指称,以及社会指别的头衔等角度,充分体现司法语言的权力意志,还必须顾及英汉法律文化的差异,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减少权力缺失。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由于不能正确选取适当的翻译单位而使得译文语言晦涩、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为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特将英汉翻译中的单位进行归纳。虽然关于英汉翻译中的翻译单位有许多争议,然而对于源语言(英语)和目标语言(汉语)的读者来说,翻译单位的选择需要遵循服务于功能均等和相同心理反应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翻译单位的选择可以从词素到语段或全文。下面分别阐述一下不同类型的翻译单位。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要让译文与原文能形似又神似,即要求译语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再现原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必须深刻了解双方文化内涵、精通文化背景、深谙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把作者的原意传真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从形式与内容、直译或意译等方面探讨翻译,但从语言的层次来论及翻译的文章都寥寥无几。1958年前后,福尔斯特(Lenard Forster)曾谈到翻译的“级”,实质上就是指翻译过程所涉及的语言单位大小的级别。①他指出,在中世纪,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词,后来逐渐变成了词组和句子,再进一步的翻译概念则是把整个品作为合乎标准的翻译单位。以后,就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论及翻译。福尔斯特的分析不无道理。事实上,人们对翻译的语言单位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翻译单位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成了翻译界众说纷纭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之进行了探讨,即以话语(篇章)为翻译单位,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和以小句为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分析当前翻译单位的研究状况,尝试从“本位”的角度研究翻译单位。指出“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可以改成“以超句为本位”的译法,“以小句为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可以改成“以小句为本位”的译法。翻译工作者可以讨论这几种“本位”孰优孰劣, 或者探索其各自的使用频率,以确定其相对的实践价值大小。  相似文献   

9.
王迪 《海外英语》2023,(22):75-77
语义学是语言学中研究语言存在意义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在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跨学科内都有所体现。在翻译领域,纽马克曾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提到语义翻译,即译者可以从词汇、短语、语篇等语言单位出发,深究它们的语义在译文中的意义,来对原文进行翻译。该文将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英汉互译中出现的用词差异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探讨词汇这一单位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翻译单位的讨论由来已久,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一般集中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之间。本文认为翻译单位其实是语篇单位。因此我们应该动态地使用翻译单位的概念,即在不同的语篇层级中因人而异地找到适合译者的最具操作性的翻译单位。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原语表层逻辑关系到深层逻辑语义再到译入语表层逻辑关系的转换过程。若仅仅是从原语表层逻辑关系到译入语表层逻辑关系的转换,就会造成翻译失误。要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译者须透过原文的表层逻辑关系,分析原文内在的、隐含的逻辑语义,再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将这种深层逻辑关系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翻译单位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成了翻译界众说纷纭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之进行了探讨,即以话语(篇章)为翻译单位,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和以小句为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分析当前翻译单位的研究状况.尝试从“本位”的角度研究翻译单位。指出“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可以改成“以超句为本位”的译法.“以小句为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可以改成“以小句为本位”的译法。翻译工作者可以讨论这几种“本位”孰优孰劣,或者探索其各自的使用频率,以确定其相对的实践价值大小。  相似文献   

13.
关于翻译单位的探究,一直是翻译学界争论的焦点。各个学派从不同角度和观点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标准。本文以韩礼德及物性中的参与者、过程和环境成分形成命题,打破传统对翻译单位的划分,以命题为翻译单位,探究英译汉的翻译路径。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转换。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的角度分析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涂文娟 《海外英语》2012,(11):157+168
用语用学的专业角度来分析翻译的实质价值是极其具有意义的。该文主要是从语用学部分关键概念就翻译里的发挥进行分析。语用同效观念是一种减少翻译失误及力达到同效的新观念体系。协作准则与礼仪准则是就翻译词句作用中包含到的两种语言的翻译准则,由于存在差异的社会文化里,其语用意义也是存在差异的,它们可以帮助推测语用含义。可依照有关知识,译事是一类三元概念的语用同效翻译过程。不管是在翻译里发挥哪类概念,原文中语言意境直接决定了词语的实际运用。不难看出,语言意境是语言作用的关键所在,而语言作用又决定着语言的实际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翻译的探索将是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16.
非要“在高于句子的层次上翻译”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译论界有人否定句本位翻译法 ,主张把翻译的基本操作单位提高到句子以上层次。本文提出 ,“高于句子的层次”是个界定不清的语言层次 ,只是意义单位而不是结构单位。在这样的层次上翻译 ,既不便于操作 ,又可能损害原作的风格神韵。翻译是达意传神的语言文化转换过程。句子既是基本结构单位 ,又是基本意义单位 ,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应实行句本位翻译。  相似文献   

17.
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界对翻译单位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各家立论相互排斥.本文在承认句子为基本操作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翻译过程中翻译单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的途径,研究中译英的过程中中文文本的表层和深层结构特征对译者的影响,考察译者对这一影响的心理接受程度和逻辑思维,从而证明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翻译心理和逻辑思维两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回顾翻译单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笔者认为已往对于翻译单位的界定和探讨缺少对译者主体性的观照。翻译单位应包括分析单位和操作单位两个层面;而分析单位又包括对原文语言因素的横向分析和对非语言因素的纵向分析两个方面,且多定位在句子以上的语言层级上。它集中体现了翻译单位作为思维单位的一面;而操作单位多定位在句子及句子以下的层面,集中体现了翻译单位作为语言单位的一面。翻译的分析单位和操作单位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动态的多维的翻译单位系统。  相似文献   

20.
引申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词义引申,是根据上下文,不拘于词的字面意义或词典提供的语义、释义,而对词义作必要的调整与变动。当然,引申不仅仅局限于以词作翻译单位,在以词组和句子作翻译单位时也经常需要引申,以着力表达词组和句子的内在含义。不同的文体,引申的范围、内容、方式不尽相同。文艺作品中的引申,往往涉及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习惯、风俗人情、语气感情等等,着意表达原作的丰姿文情。在科技文章中引申的出发点是现象、事实,或与主题相关的概念,引申往往从逻辑推断入手,考虑专业特点和语言习惯,符合逻辑思维的特点。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