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一词古已有之。由最初“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发展到今天,涵括了选题、组稿、编选、发行全过程,编辑的工作范围由单一的文案工作,前后延伸,覆盖了图书出版全部流程。编辑职业未来发展走向如何?笔者认为,编辑职能的丰富与延伸,同时带来了编辑力量的多点分散,处理不好势必影响编辑效果。只有打破分散,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整合,才能求得编辑工作最优化。而这需要在体制上完成从编辑到策划到出版人的转变。一、“编辑”的起源与流变“编辑”一词源远流长,殷商时期已经有“编”字,指串联龟册或简册的绳子;“辑”字本义为和协…  相似文献   

2.
编辑的职称与称职的编辑高伟杰【吉林】标题上的这行类似于文字游戏的句子,其实浓缩了所有有幸或不幸走到“为他人作嫁衣裳”之“高级裁缝”队列中的人的一生之向往之心态之命运──不管他承认与否。而我,不论有幸或不幸,这一生怕已永远地与这个“文字游戏”搅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3.
编辑的激励与激励编辑的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从事的是文化选择、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创造性精神生产活动,编辑实践活动的特质使得编辑的劳动具有隐含性、复杂性和难于度量等特点。正是编辑劳动的这些特点,为编辑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倘若管理得太死,可能压制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窒息编辑的创造活力;如果管理过于松懈,有可能导致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现象。建立什么样的编辑管理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编辑潜能,调动编辑的积极性,激发编辑的创造性呢?在我看来,惟有以人为本,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编辑管理制度。一、有效的激励是激发编辑潜能的催化剂相对而言,编辑的学…  相似文献   

4.
编辑艺术及其特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强志军 《编辑学报》2002,14(2):82-84
从编辑策划和编辑实践2个方面,分析编辑工作的艺术特征。认为编辑工作的艺术性贯穿于编辑系统运行的全过程,编辑艺术是编辑方法的升华,并且指出探索编辑艺术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编辑学研究继续保持充沛的活力,我觉得,有必要再次强调面对现实,面向未来,进一步加强对编辑活动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总体编辑构思与分体编辑构思──书籍编辑构思论之三徐柏容长期总体编辑构思长期总体编辑构思与短期总体编辑构思都要从总体上进行编辑构思,但具体内容不全相同。出版社的长期总体编辑构思首先要定位。定位,就是要置出版社于一恰当位置。定位的依据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央...  相似文献   

7.
编辑风采     
《中国编辑》2007,(6):F0002-F0002
周振甫(1911—2000),浙江平湖人。原名麟瑞,笔名卞慧。著名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家、资深编辑。1932年,在无锡国专学习时,经徐调孚推荐,进上海开明书店.从事校对、编辑工作。40年代责编钱锺书《谈艺录》、80年代责编钱锤书《管锥篇》、《管锥篇增订》,树立了编辑与作者密切合作的榜样,被出版界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8.
编辑个性化     
编辑个性化□湖北人民出版社王建辉编辑个性化的内涵,在我看来也就是编辑的定位定向发展。一个人在社会上要有自己的定位,一个编辑在编辑工作中同样要有自己的定位,这样做人和做编辑才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才能定向发展。个性化也就是特色化。编辑是杂家,是...  相似文献   

9.
编辑工作是一种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马克思说过,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是精神,编辑作为精神生产劳动者,他所处理的每部文稿,都是崭新的精神实体,必然包含有一系列的新思想,需要仔细地进行审视处理,这是一项精神生产的创造性劳动,是一项理论的学术的探讨性工作,在这项创造劳动中,编辑工作体现在六个字中:入、出、静、动、精、巧,即入则以审,出则以评,静则以斟琢,从而使美玉现其彩、宝珠闪其光,编辑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创造性脑力劳动”,实现编辑工作的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近几年来,它以一种惊人的超常速度发展起来,正在掀起一场媒体革命。它不仅成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而且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据统计,全球上网用户已超过295亿,国内网民也达到1690万。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纸介质的图书出版业形成了一种空前的挑战。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的信息量大。网络媒体是一个开放型的全新媒体,不夸张地说,网络每天提供的信息都呈“爆炸”的态势。它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资料库和图书馆,它24个小时不停地运转…  相似文献   

11.
一、编辑活动的本质是文化选择。在编辑活动这个大系统中,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联系是通过什么中介来实现的呢?从哲学上来回答,那无疑是编辑实践,也就是编辑学界普遍认可的文化选择。文化选择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对文化资料、文献典籍的收集和整理是编辑活动的滥觞,即编辑活动的起源本身就是文化选择的结果。编辑工作中的拟订选题。  相似文献   

12.
编辑境界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火 《编辑之友》1996,(5):36-37
编辑境界论●任火【唐山】当我提起笔写下这个题目时,心不禁感到微微有些震颤。我突然意识到,一次艰难而又畅快的精神跋涉开始了,探索编辑的精神境界,我的心灵将走进一座崇高、庄严的殿堂,接受一次使灵魂得以净化、升腾的洗礼。把自己定格在编辑的坐标上,生命便会迸...  相似文献   

13.
论编辑规律     
在我国历代编辑活动中,有许多带有规律性的编辑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以科学的总结,便可以得出若干个编辑规律;揭示这些规律,是编辑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从而奔向21世纪的需要。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为政治服务是编辑的基本规律,随着科技发展而发展是编辑的特定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是编辑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4.
编辑与史学     
编辑与史学□《铁道工程学报》何宁我国古代的编辑,是由很有学问的人担任的,是饱读诗书的人。历代读书、写书、编书的人大多集中于史籍经文的学习、整理和继承。如孔子编《六经》、刘歆编《七略》、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等。由此可见,研究历史和发展史学离不开编辑工...  相似文献   

15.
(一)英特网以其传播信息速度快、覆盖面广、容量大的特点,打破了以往大众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缩短了时空的差距,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传统媒体的发展和英特网的崛起,使新闻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报纸怎样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时事编辑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二)虽然英特网大大增强了人们对信息的自主选择,但是,网络新闻铺天盖地,特别是国际新闻,因各国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迥异,新闻观点的不同,问题就显得错综复杂,内容无奇不有,各种新闻的是非曲…  相似文献   

16.
编辑·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文化●李玉皓【西安】“术业有专攻”,各行看着各行都是要紧的。从事重工业的觉得支撑社会的无非是钢铁。搞农业的则说,别的倒罢了,只是粮食五谷是无处不在的。即使一个扫街的,也会振振有辞:没有环保你试试,国家早成垃圾堆了!各执一见,看似偏颇,实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孙晶 《现代出版》2001,(4):50-51
编辑学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对编辑活动与编辑素质的理性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多限于编辑工艺学的层次,较少把编辑活动置于传播学的大学科背景下进行思考。笔者认为,要真正理解编辑活动的内涵和价值,从而真正认识编辑应具有的素质,就必须从编辑学的传播学背景着眼进行分析。一、传播学意义上的编辑活动作为传播活动一个关键环节的编辑活动,具有与编辑工艺学意义上的编辑活动大不相同的内涵。这里,1999年版《辞海》对“编辑”定义的修订值得引起注意。1979年…  相似文献   

18.
编辑风格与编辑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从小公司进入集团,第一件要适应的事就是预算制。未来这一年,你要出什么书、你要做什么事、你会花多少钱?然后,要命的问题来了,你的书可以卖几本?书店几本、海外几本、邮购会不会卖、特贩有没有销……这些通路加起来,意思就是,你的书上市以后,到底可以收多少钱回来?  相似文献   

20.
论编辑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编辑意识殷峻【广州】一个完整的编辑过程,从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到编排、装帧等,自始至终离不开编辑意识的指导和约束。编辑,作为编辑行为的主体,在对编辑对象进行技术操作时,编辑意识起着统率作用。因此,一本书、一种杂志的畅销,一篇文章、一幅插图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