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图解法是分析放大电路的重要方法。在用图解法分析如图1(a)所示的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动态工作情况时,国内的一些电子技术基础教材,通常采用先考虑放大电路不带负载电阻R_L的情况,再讨论接上负载电阻R_L后的情况,并引出支流负载线的概念。我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问题中,有时需要研究负载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获得最大功率,这类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向一个电阻电路输送功率的问题。根据戴维宁定理,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简化为一个电动势为E和内阻R_0相串联的等效电压源,见图一。图中的负载电阻可以是串联、并联或混联电路的等效最阻。电源输出功率,负载获得功率。负载获得的功率与负载R_L的大小密切相关。当负载R_L很大时,电路接近于开路状态;而当负载R_L很小时,电路接近于短路状态。显然,负载在开路或短路状态下都不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戴维南定理推导出交流放大器的通用负载线方程,使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统一于一个方程式中,并统称为交流放大器的负载线。一、两种负载线的求作现状目前,在电工学或电子技术教材中,交流放大器的负载线都是分成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并分别讨论。大体上有下述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无R_L情况下(图1),  相似文献   

4.
由上述等效电路可看出,考虑了信号源内阻及输出电容和负载电阻及负载电容后,回路的Q值下降,选择性变差.由于信号源内阻值和负载电阻值常常是不相等的(也就是不匹配),当二者相差较多时,负载上得到的功率就很小.在实际问题中,Rs.R_L、Cs、C_L给定之后,不能任意改动.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部分接入的方式,对阻抗进行变换,使折合到回路两端的阻抗能适当的进行调整和控制.对于一个双电容抽头的谐振电路而言,如果只考虑电阻的影响,负载采用部分接入,则电路为图2(a).  相似文献   

5.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有两种 :( 1)图解法 :即借助于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用作图的方法分析放大电路 ;( 2 )微变等效电路法 :利用电路基础知识 ,从电路的角度来计算放大电路的指标。本文着重讨论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放大电路中存在两种工作信号 ,即直流和交流 ,也称为静态和动态。分析时 ,要正确理解交、直流并存的概念 ,并将静态和动态分别进行分析。动态分析的实质是计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v ,输入阻抗Ri,输出阻抗R0 等动态指标。动态分析的对象是交流通路。在交流通路中 ,由于三极管是非线性元件 ,交流通路为非线性电路 ,…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电压加在PN结上时,怎样用图解法在PN结伏安特性曲线上找工作点、求PN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PN结的电流。PN结上反向加电压时电路不通,只有微弱的反向电流,这里着重讨论正向加电压的情况。PN结两端正向电压不能加得太大,否则流过PN结的电流超过最大整流电流,造成管子烧毁。实际电路中,给PN结加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时都有限流电阻,电路中串接的电流表、灯泡、负载电阻等都起限流作用。PN结可以是二级管,也可以是三极管的发射结,本题电路以二极管为例,最后到三极管的发射结,分五种情况讨论。  相似文献   

7.
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1)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 (2)掌握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3)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Aus)、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方法。 (4)会用图解法确定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定性分析波形失真,观察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5)熟悉三种不同组态(共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的特点。 (6)熟悉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 (7)熟悉多级放大电路三种耦合方式的特点、放大倍数的计算规律。 (8)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fL、fB与电路参数间的关系,波特图的一般知识。  相似文献   

8.
通过作交流负载线来分析放大电路有载动态工作情况,是人们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然而人们对交流负载线的认识,只停留在能作出负载线的这一水平上。本文通过建立交流负载线方程可以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理论上更加深一步。  相似文献   

9.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中的交流、直流信号共存给初学者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图解分析法的优点是直观形象,有助于理解交流、直流共存,静态和动态,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等一系列概念。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验,以增强型MOSFET构成的共源放大电路为例,从直流通路到交流通路、从静态图解法到动态图解法、从线性放大到非线性失真,循序渐进、逐步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最终使学生能够较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分 复习要求 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1)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 (2)掌握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3)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分复习要求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1)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2)掌握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3)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_u(A_(us))、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电路电视课45学时,面授课20学时,必做实验6个。为了帮助大家做好期末复习,现按章分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介绍复习要求,并给出一些复习练习题,供大家在期末复习时参考。1 复习要求1.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1.1.1 重点掌握的内容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相似文献   

1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要搞好图解动态分析,必须将放大电路变换处理成新的电路,同时还需深刻阐明交流负载线的含义,才能揭示电路动态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4.
对基本放大电路交流负载线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其物理意义,做图法和具做应用,是对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相关内容较为透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献[1]与[2]分别给出了两种形式的Banach空间k-强凸性的概念,但没有证明它们是等价的,因而可能出现概念不统一等情况,为此本文证明了这两种形式的概念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16.
不可控整流电路作为升压斩波电路电源进行实验时,存在电源输入跟随负载电阻变化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电路性能的分析。参考NMCL系列本科实验用电路,深入分析电路结构,并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电路,定量分析负载呈现不同特性时对升压斩波实验性能的影响,指出实验分析中存在的误区。根据仿真的波形和分析数据,指出了负载的最优设置方式,有助于帮助师生理解单一升压斩波电路、复合电路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用交流电压源和电流源测量自耦变压器绕组同名端时负载电阻上电压的对应关系的不同,并据此提出了判断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的实验电路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电路设计与制做的常用步骤和方法,供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参考。一、设计任务与指标要求设计制做一台OCL功率放大器。额定功率P_0≥5W;负载阻抗R_L=8Ω;频率响应f_(bw)=50Hz~20kHz;电压放大倍数A_v≥50;失真度r<3%。二、电路形式及主要元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换能器驱动电路带换能器负载和不带负载时压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换能器驱动电源。在分析和推导补偿拓扑的基础上,使用LCC补偿网络的输出与负载无关特性和后级电路谐振匹配网络设计使带空载时阻抗角接近0°,实现高升压比和低压差。通过对一款40 kHz的换能器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在高升压比的情况下,使换能器的压差降低至90 V,达到了减少压差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推导出信号源内阻存在时 ,四种组态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的计算公式 ;讨论了信号源内阻对负反馈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