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天性,一个人出生就具有的的秉性,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或称人性,本性。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在《郭橐驼传》中提出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意思是要按照树木的客观生长规律来种树,使树的本性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其茁壮成长。他的思想观点,主张顺应事物的天性,使其良好本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必须像种树一样,顺应儿童天性,让童心充分舒展,童真自然释放,童性快乐张扬,童趣尽情挥洒。怎样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天性,让阅读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设计艺术一直将庄子自然朴素之美作为理想之美的典范,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顺应自然,完全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任其发展和表现,不去施加人性的力量,使其改变原有的自然之性,保全其"真"美,主张无雕饰的朴素美。  相似文献   

3.
曾水兵 《中国德育》2013,(16):63-63
据报道,广东东莞漳澎村刘家姐弟三人相继考入北大清华。而制造这一"传奇"的父亲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他的教育方式也毫无深奥之理,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之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没有特别的方法,顺其自然。"这话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教育是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去帮助人自然成长的过程。教育应该最大限度地依托人的自然本性,顺应人的自然天性。这是因为,越是自然的东西,就越是符合人  相似文献   

4.
":大音希声"是老子提出的著名音乐审美观。它是在老子以"自然"为根基的道家哲学基础上催生出来的,和儒家注重人为、强调事功的礼乐观有截然的不同。"大音希声"并不否定音乐美存在的合理性,"希声"作为十全十美的无声之乐只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迹化,它倡导的一种率任自然、本性自适的生活理想坚持了人的自然天性。  相似文献   

5.
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历来可谓众说纷纭,至今仍是扑朔迷离.古代圣哲孟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是善的,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善良本性.  相似文献   

6.
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自然教育理论中.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教育不但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还要适应儿童天性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7.
周念丽 《动漫界》2022,(12):25-28
一、"亲爱自然力"的定义 英国教育家约翰·亚当斯提出,"自然"一般包含以下三种:一是指人的个别天性;二是指与"艺术"和"人为"对立的自然;三是指自然界.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人,他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培养自然人性和理想人格;对自然,接近自然、取法自然、返回自然和归顺自然.  相似文献   

8.
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材料,"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贯穿全书。在论述教育原则时,他善于使用自然界的事物进行类比,分析"自然"的含义和表现,即自然的秩序和人的本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早在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就提出:只有依照儿童的本性自由发展起来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的人。他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这种教育思想保护儿童的天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悠久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始终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友好相处和人性的返璞归真,所以"自然"对中国人的文化建设、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天性自然,天真无邪,喜欢游戏,乐于玩耍,所以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应秉承保持天性自然的教育理念,以自然为导向,科学、合理地构建游戏环境。针对幼儿园具体应如何以自然为导向构建游戏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张克仙 《太原大学学报》2012,13(1):113-114,127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优秀的戏曲人才,在教学岗位上贯彻与实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正确处理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把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富有专业学识和创造性才能的全面发展应用性人才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2.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3.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原和真诠,求真、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老子对“道”的阐释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尊道还世界的自然本色;返朴归真,实事求是;兼收并蓄,人尽其才以及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都是老子“道”论中科学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汉语动词"打"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打“字经历了从古至今的长久发展,其意义也逐渐丰富起来.汉语“打“字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对它的研究便也有章可循.历代学者都对“打“字有一定的研究,他们虽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但也使我们现在对“打“字的研究可以究根追底,有据可查.笔者在综合和比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审视汉语“打“字的语义演化过程,以期开辟“打“字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
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不少学校依赖于制度管人,结果是很多时候“管住了身,管不了心”。只有有效实效“以德治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问题。德育是“以德治教”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学校起主渠道作用。学校要以先进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引导方法,将“以德治教”落到实务。  相似文献   

16.
民间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创新的价值判断决定了它有自己的逻辑界限,它属于实用技术发明而不是科学原理创新。厘清民间创新的误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性回归原则,才能促进民间创新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年来普遍受到重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从教育叙事的涵义人手,认为所叙之“事”应该具有问题性、情境性、亲为性;叙事研究面向教师生活,其研究过程和结论是开放的,研究的形式灵活多样;它对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鸳鸯蝴蝶派”的兴起不是偶然的。作为上海这个自开埠以来经济与化发展最为迅猛,半封建半殖民地特征最为明显的大都市的社会生活,既为这派学准备了客观的历史条件,也为它的发展和繁衍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事物和性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系,因此我们一般可以用性状来转指事物。其实,事物同样也可以转指性状。这种转指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而且是一种普遍的认知现象和语言表达现象。当事物转指性状时,两者存在着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NP1像NP2一样”之所以独立成句,其主要原因也就在于事物和性状两者的转指。  相似文献   

20.
邵华  宫莉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5):99-103
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是一首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作品。这首作品集中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新原则,是钢琴改编曲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夕阳箫鼓》的改编背景、音乐分析及创作手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其创作手法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化是钢琴改编曲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