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关注的现状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照顾。而且他们把主要的经历都花在照顾孩子的生理健康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少。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没有太大必要,甚至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时候,也没有进行太多的干预与治疗。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只顾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理成长环境,却忽略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我也曾经询问过一些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与成年人,问了问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1.帮助家长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增强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应使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健康心理是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发展成才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由于竞争日益加剧及沉重的学习压力,青少年面临种种困惑和烦恼,心理压力极大。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长不容推卸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3.
父母的爱抚是孩子成长中必要的营养,那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爱抚,其生理智力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均极迟缓,甚至发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病理变化。尤其是到了毕业班,孩子的情绪极不稳定,家长更要与孩子共赴。[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身体哪一部分最重要,您可能会说是心脏。那么比心脏更重要的呢,我们说是心灵。作为家长我们在关心孩子生理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心灵……”这是宣师一附小家长、学校请《知心姐姐》杂志“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的戴燕华老师为家长进行专题讲座——关注孩了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我的儿子有点儿口吃,因此他养成了十分敏感的性格。不幸的是,偏偏有淘气的同学喜欢搞恶作剧捉弄他,他几次回家说不想上学了。我找那几个孩子的家长,可是他们说,这是孩子开玩笑,没什么了不起。请问,我该怎么办呢?湖北省安民安先生:我国宪法和法律都明确规定了公民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婚姻自主权。健康是指身体的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以及心理状态良好,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侵害生理健康,就是指使受害人生理机能发生不良状态,不能正常运转,甚至引起某些生理机能的丧失;侵害心理健康其…  相似文献   

6.
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同等重要。身体有残疾,但心理健康的孩子,他也会幸福生活的,甚至还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才会走向极端,给自己、家人及社会造成危害。家长们要转变观念,不仅重视孩子的学习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湖北省利川市鞍山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培训会。该校副校长刘敏为家长讲解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知识。她介绍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关注"健康"与"不健康"的教育,而是关注人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刘敏解析了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及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教育原则,引导家长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做有  相似文献   

8.
孙志昌 《家长》2010,(2):51-51
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关怀备至。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健康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认为孩子健康就是身体好就行。其实,身体好只是一方面,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孩子才是真正的健康。优秀的孩子,不仅身强体壮,智力出众,更应该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培养健康、聪明、活泼的孩子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健康的幼儿除了身体健壮以外,心理的健康也十分重要。但由于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使人们经常忽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了幼儿的心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陈瑞山 《家教世界》2013,(8):139-141
中小学生随着生理逐渐的发育、心理不断的成熟、升学竞争的增大、成长环境的日趋复杂,身心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的教育外,家庭的支持也是离不开的,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关系紧张、教育方法不当或出现意外事件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需要家长积极、主动、正确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作为家长该如何认真探索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改进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伴随物质生活的丰富,当前家长极其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人们对生理健康普遍都非常重视,因为生理疾病直接威胁人的生命。然而,心理健康却容易被人忽视。其实,对于一个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同样不可忽视。生理科学和心理科学表明,生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物质基础,生理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心理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家长和教师要端正教育观念,多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沟通,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防御方式等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滕守义 《山东教育》2004,(36):41-42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人的心理健康,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等原因,不易确定,一般来讲,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敏锐的智力、坚强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稳定的情绪,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的关系,美国加州心理研究所德博拉·罗斯爱博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每天可以慢跑八公里和摄取各种健康食品,但是同亲属或同事发生一次争吵就能毁掉他几天生活的质量。”可见,心理健康是多么重要!因此,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比健康身体更应该引起家长的关注。我在培育我的小孙子元元的健康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影响学生的言地和学习质量。在教师身上的任何心理衰弱的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一个家长心理的健康至多影响一两个孩子,而且孩子不只一个家长,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还可以得到其他心理健康家长的促进或补偿性影响。而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班主任教师,心理如有缺陷会影响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在生活实践中我们不发现,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教师的某种心理影响,终生都打着这种影响的烙印。为此,我们认为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会造成学生心理,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失衡发展。所以,保证教师心理健康就显得极为重要。它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教育产生的作用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具体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形成,还有教师本人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构成其心理健康的直接动力。社会和学校是外因,是条件,教师本人则是内因,是根据,二是构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客观条件和主观依据,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培养健康、聪明、活泼的孩子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健康的幼儿除了身体健壮以外,心理的健康也十分重要。但由于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使人们经常忽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了幼儿的心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孩子  相似文献   

17.
儿童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未来国家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今随着心理健康教学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的健康心理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改善孩子的身心健康,教师和家长都可以采用家庭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思维,净化心灵,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健康一向被家长视为家庭教育的首位。每当谈到孩子的健康问题时,家长们也都能提到诸如体质、营养、卫生、体育锻炼等方面,其实,这只说对了健康概念的一半。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成立的宪章中就指出: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而应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康状态。也就是说,健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躯体健康是被家长关注的,而孩子的  相似文献   

19.
梁赤 《宁夏教育》2003,(10):59-59
人的健康不单单是身体健康,还必须要心理健康。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  相似文献   

20.
健康是人们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的重要条件。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人的心理健康,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等原因,不易确定,一般来讲,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敏锐的智力、坚强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稳定的情绪,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对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美国加州心理研究所德博拉罗斯爱博土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每天可以慢跑八公里和摄取各种健康食品,但是同亲属或同事发生一次争吵就能毁掉他几天生活的质量。”可见,心理健康多么重要。因此,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家庭教育关注的焦点,为孩子从小创设健康、积极、民主的家庭教育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