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心谭题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建构和理解意义系统。它的学术传统主要来自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修辞学。80年代以后,“焦虑和不确定性管理”、“面子-协商”、“口语代码”等理论建立了更为精细的研究范式。全球化趋势和传播技术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语言。跨文化研究天对8个主要的现实关切问题进行探索,以寻求文化调适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杨海洋 《报刊之友》2013,(10):60-61
近年来,从Facebook在全球社交网站中的受欢迎程度可看出,新媒体技术支撑下的“虚拟网络平台”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发挥的作用已是显而易见,随之而来的各民族、各种族、各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碰撞、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Facebook上跨文化传播关系的建立过程、运行原理的分析,归纳出Facebook上的跨文化传播的特点,总结出Facebook在跨文化传播互动与融合中的积极作用,并呼吁用户警惕其在“语言霸权”和“文化输出”方面的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国内学者的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侧重戏曲的对外传播与异质文化对戏曲的接受、异质文化对戏曲的影响两个方面,学理意识上经历了从“比较文化学”到“跨文化传播学”的转变,这种转变必然带来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向传播层面的开拓,戏曲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大众媒介对戏曲跨文化传播的作用等方面的探索将获得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4.
以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短视频为代表的中国网络文娱产业在世界文化贸易中迅速发展壮大,这对中外文化交流具有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双重意义。网络文娱在“走出去”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跨文化传播的理解友好性、文化交流的强互动性、传播对象的大众广泛性等特点。在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程中,以文娱产业带动文化输出、锚定普通大众为主要受众、秉持文化融合思维、增强受众黏性、从“乐趣需求”和“游戏范式”的新视角理解国际传播等,都对国际传播实践探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调适文化身份以促进其他文化群体成员适应、理解中国文化有何困境,又何以可能?研究通过引入身份传播理论创新文化身份研究的路径,对全球14所孔子学院的中方人员以及不同国家的“文化接触者”进行访谈和实践考察。研究发现,以“节日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居间”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亟需关注的界域,文化接触者在接触中国节日文化后的身份安全性感知受到身份差距、对话有效性、双文化身份背景等因素影响。进一步看,文化身份理解的困境主要归因于观念边界造就的身份差距,节日文化则通过形构意义共同体和开放对话的方式将身份传播理论框架中的四重身份联结起来,以设置微观叙事、制造文化体验、推动双向融合的方式实现赋魅,推动文化接触者个体文化身份的“唤醒-整合-归属”。  相似文献   

6.
林龑 《新闻世界》2009,(11):175-176
经济全球化要求跨国公司必须实现国际化生存和跨文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试图分享彼此信息和意义的行为就是商业性跨文化传播,而跨国公司在中国特殊的儒家文化商业氛围中也必将完成其中国式的生存转型。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理念转变进行学理上的探讨,从文化休克、文化适应及交易性文化这三个方面还原“送礼”争端的跨文化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游戏出海”成为文化传播领域的热词,中国游戏产业迅猛发展,并在全球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游戏作为“第九艺术”,其自带创作人、创作环境中的文化基因,因此在出海过程中遇到不同文化氛围下的游戏群体容易产生“不适应”性。如何让中国游戏被外国玩家所接受,如何让依附在游戏中的中国文化能被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所理解是一个现实的棘手课题。本文通过试图探索游戏这一独特的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规律,以及在跨文化背景下如何克服文化的差异性和不适应性,给出实现游戏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和对策,以期发挥出“游戏出海”带动文化传播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8.
许晓松 《东南传播》2023,(7):116-118
在新媒体当道的时代,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工作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而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本就带有跨文化传播的属性与功能,却因传播视角的单一、客观性不足、形式单薄等问题,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力。当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受阻,视角的转换或能带来转机。从“他者”视角切入,可得出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形象建构的两条思路,即在内容上争取“共情”,在主体上主动“靠近”。在传播视角突破的同时,发挥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则能从教材、教学形式、教学媒体三方面,实现国际中文教育中跨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拙作《试论跨文化传播的新闻价值观》(载《新疆新闻界》1996年第1期,以下简称《试》文),首次涉足跨文化条件下的新闻选择标准这一研究领域,随后,阎建设同志撰文《也谈跨民族文化新闻传播》(载《新疆新闻界》1996年第3期),对笔者的一些观点作出了否定性的结论.笔者认为:跨文化传播目前在我国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而跨文化新闻传播更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笔者真诚地欢迎进行商榷的任何文章,这将有利于更加严密、科学地界定课题的概念与范畴体系.本文试图就阎文的结论进一步谈谈自己的观点.一、关于基本概念问题1、“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新闻传播”首先,从概念名称上说,笔者在《试》文中的确没有明确使用“跨文化新闻传播”一词,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它“把跨文化传播当作跨文化新闻传播”.理由有二:其一,与“跨文化新闻传播”并列的概念还有“跨文化艺术传播”“跨文化政治传播”“跨文化经济传播”等等,它们都不涉及“新闻”价值问题,惟有“跨文化新闻传播”才存在“新闻”价值问题.《试》文之所以用“跨文化传播的新闻价值观”一词,而没有使用“跨文化传播的艺术价值观”或“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等等,足以说明作者是把自己所讨论的价值问题,界定在跨文化的“新闻传播”领域之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2,(4)
何道宽教授是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最早的引介者。该访谈实质上表征了大时代浪潮下学者鲜活的个体记忆与本土学术场域变迁之间的耦合,同时烛照了跨文化传播中国化的筚路蓝缕和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的蓬勃生机。何道宽教授回顾了彼时引介跨文化传播的历史文化语境,强调了美国三位跨文化研究先驱对其学术旨趣的影响。在肯定了霍尔跨文化传播学奠基人的历史定位之后,他认为传播学不能忘记霍尔等人类学家的贡献,更不能消减自身的人文关怀和研究视野。霍尔对人类文化的共性有透彻理解,其对技术的警惕和批判的深刻性在人工智能狂飙突进的时代以及将来技术入侵人类机体和心理的时代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即使个人、群体、民族的文化各有其固守的疆域,我们也应该更自觉地高举霍尔“跨文化交流”的旗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打破各种各样的樊笼和囚笼。  相似文献   

11.
熊越 《中国出版》2023,(9):16-19
后疫情时代,全球传播生态加速重塑,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成为我国当下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从间性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文化间性下的“话语内容选择”与“语境转换”、主体间性下的“共同体意识符码”和“他我关照”的分析来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剖析当下的跨文化传播机制。对跨文化传播意义生产的探讨,反向推动跨文化传播方法论的发展,两者同频共振,建构出国际文化共识的同时明确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话语,最终实现中国故事对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传播理论由来已久,爱德华·霍尔被认为是系统研究跨文化传播的“第一人”,后续相关学者对于跨文化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拓展研究,当下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跨文化的传播与文化认知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准确阐释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架构便成为一个基础性的要素。此前阐释大多局限于跨文化传播这一单一领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极少能够将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建构系统阐述,因此本文从文化属性、文化差异、文化认同以及跨文化传播四个板块对于跨文化传播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认为文化属性是产生跨文化传播的基础;文化差异是由文化属性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文化认同则是愈合差异,建构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并逐步发展了跨文化传播理论。  相似文献   

13.
何艳  张景云 《青年记者》2016,(24):97-98
品牌跨文化传播,是指品牌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进入不同文化区域的传播和管理活动.品牌的传播不仅有内在的科学规律,而且需要根据输入国的外在社会文化特点和对品牌的既有认知和态度调整策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沟通. “隐含语境”概念的提出 “语境”一词是“语言环境”的简称,由波兰人类学家马利诺夫斯基于1923年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最早强调要从语言产生的环境本身来理解语言的意义,后来将语境细分为内部的“语言语境”和外部的“非语言语境”,再不断丰富“非语言语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张健  宋玉生 《新闻界》2024,(4):48-60+86
在划分出文化的外围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传播的边缘策略,对讲好中国政治文化的故事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外围意指符号、外在直观事物、生活方式,它们具有较强传播性与渗透性,而多元文化的外围在现代性、西方化、人的情感本能层面上享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可以跨越文化差异与意识形态分歧。由此,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边缘策略的关键在于讲好“三个故事”:讲述器物的故事,即跨文化传播的重点内容应该是中国的物质富足与技术进步,它们是西方人最能够理解的中国故事;重视“他们的故事”,即持续扩大、深化改革开放,向在华西方人群展现真实、开放、包容的中国社会生活;挖掘历史的故事,即展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生活、中国乡村生活图景,亦为现代性危机、西方化弊陋的解决提供想象资源。  相似文献   

15.
100多年前,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还是生活在彼此封闭的城市或村庄里。时至今日,人们已经习惯用“地球村”这一概念形容全球各地紧密结合的状态。尤其是近几年,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跨文化传播越来越成为构筑人们信息交流的新型平台。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指出:“现在已把传播看成一种交易手段,信息以有来有往的方式而流通,流通的程度有大有小。”客观事实确也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双方并非处于平等的位置。所以在新闻学界,与跨文化传播这一现象相伴相生的是“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强权”、甚至“文化危机论”这样一些概念。发达国家依靠先进的传播技术和经济实力,占据着绝对优势。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在世界四大通讯社(又称“四巨头”)中,美国就占两家,即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另两家为英国的路透社和法国的法新社。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流中最难消除的障碍之一,是人类无法共享一种通用的符号系统,而交流符号的“异质性”是跨文化沟通的天然屏障.所以,如何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认同,除了强化对各自语言的认知与理解之外,必须采用具有最大通约性的文化符号,进行“同质性”的符号传播,进而克服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理解偏差,以此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  相似文献   

17.
孙妍峰  张芊 《新闻世界》2012,(10):178-179
解释学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解释学在多个学科广为应用,对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介绍解释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从“避免误解”、“视域融合”、“文化中心论”等角度探讨解释学对跨文化传播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闫文静 《东南传播》2010,(1):116-118
广告不仅传播商品信息,也传递和塑造文化。广告传播原则上需要传受双方共同文化背景的支持。不同文化背景成为人们理解不同文化的广告的阻碍。为了能够进行有效跨文化广告传播,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  相似文献   

19.
车淼洁 《东南传播》2011,(10):61-63
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引导凯瑞理解“传播是什么”,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启发凯瑞理解“文化是什么”,凯瑞将两者打通得出“传播就是文化”。只有理解杜威和格尔茨的相关思想以及它们分别对于凯瑞的影响,才能更好地理解“传播为什么就是文化”。凯瑞站在两位巨人的肩膀上整合并拓展而成的传播仪式观,无论是理论本身还是理论整合过程都给人以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司可  李涵 《采.写.编》2021,(2):105-107
本文对国内跨文化传播学科中使用率比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三个概念,从理论和实践应用角度加以分析,旨在从三者含义和使用情况上进行区分。最后从语义角度,对“跨文化传播”学科命名提供“本土化”的解读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