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图书买方市场的形成,读者的购买主因开始向“品牌”转变,出版社间的竞争也因此转到“品牌竞争”时代,创品牌图书成为出版社发展的根本。1图书市场需求及读者分析出版社不管培植何种品牌的图书,其目的都是走向市场,因此,了解图书市场需求状况,对读者的购买心理与购买行为进行认真分析应是出版社选题策划的依据。购买者分个人购买和集团购买。个人购买者购书数量相对有限,随意性较大。集团购买主要指图书馆、教材科、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各类培训机构及其他团体等批量购买。集团购买图书的数量较大,内容涉及面宽,购买行为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日本出版界启动购书券和购书磁卡市场 新年伊始,日本出版界全面启动购书券和购书磁卡市场。历年来,购书券和购书磁卡的发行仅限于出版界独家,除了市场销售,读者在购物、文体活动、问卷调查和有奖竞猜活动中可获得一定数额的购书券、卡。读者持券卡可在全国各个书店购买图书,而读者的购书读书活动又会进一步促进出版业的营销。  相似文献   

3.
轰动全国的第三届全国书市,以平均每天接待读者1.5万人次,日销售图书31万元而载入了史册。它的成功举办给图书出版发行界所留下的值得思索的问题是很多很多的……其中,书市采用的超级市场式全开架的售书方式所形成的舒适的购书环境,对促进读者的购书欲望,推动图书销售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图书在流通过程中之所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购买欲望,无外乎三方面的要素。一是读者的需求。读者对某方面图书的个别的或特殊的需要,是导致产生购买欲望的直接动机,这是图书销售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但读者的需求有时并不反映在直接需要某一本具体的图书上,读者的这种需求有时是很抽象的,必须在经过一番比较、鉴别的寻觅过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图书馆图书荐购服务中读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结合集美大学图书馆的图书荐购实践,分析荐购书目、时间成本、读者心理顾虑等导致图书荐购瓶颈的因素,并提出整合荐购书目、节约读者时间、消除读者心理顾虑等突破图书荐购瓶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郭欣 《出版科学》2011,19(5):66-68
利用心理分析方法对读者的阅读心理进行分析,并结合不同的读者类型,着重分析网络时代的购书心理,有针对性地揭示读者购书心理,从而提高出版服务水平,以满足图书消费者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6.
卡罗尔·辛克莱多年在出版讲习班做培训工作,对促销和宣传在图书营销过程中的作用有较多的体验。最近,他对于读者购买和阅读图书的动机做了一个调查,这些图书绝大多数是针对休闲书,而不是学术书或商业书。刺激读者购买的9种因素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的购书习惯。  相似文献   

7.
李彩在《中国出版》1994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读者的需要心理产生了图书的购买行为,同时,读者购买图书时的心理需要影响制约着图书的购买行为.读者的需要心理大致有三种:一为阅读需要心理,这是购买行为产生的主要心理,它又有求知型、实用型、成就型、娱乐型四种.二是自尊需要心理,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心理,如为了标榜自己具有高雅的情趣而购买自己不感兴趣,甚至一点也读不懂的图书.这种因自尊需要心理而购买的现象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比较普遍.三是收藏需要心理.此类主要是团  相似文献   

8.
选题策划:开拓农村图书市场的前提农村图书市场与城市图书市场不尽相同。城市读者购书除了考虑实用性、知识性之外,还有一部分读者为藏书而购书,比较注重图书的装潢、设计和包装。而对广大农民朋友而言,受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只注重图书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高姗 《出版经济》2004,(6):30-30
在进入书店的读者中,只有三分之一的读者,一进店门就决定买什么书;有三分之二的读者,没有明确的购书目的,只是来书店看看,发现有自己需要的书才购买. 要使潜在的读者成为实际交易的顾客,除了营业员真诚、热情的服务,更要给读者提供诸多方便,为他们创造舒适选阅的空间.因此,花点功夫装饰一下书店,搞好灯光照明,书籍陈列美观,这些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调研发现,读者对北京这几家书店的灯光、通风、温度相对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一、引发读者购书动机的因素。引起读者购书动机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读者自身的购买欲;二是外界环境的刺激。前者为内因,后者为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读者自身的购买欲。读者购买欲的强弱,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需要水平。读者对某种图书是否感到需要,需要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他对图书的价值取向。在读者眼里,图书存在四种使用价值: 一是图书的学术价值。图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动态集装箱     
英国读者购书新趋向根据一项刊登在英国《卫报》上的调查报告,约有1/3的伦敦和英国东南部购书人仅仅是为了看起来有知识才购买图书的。这一调查还显示,约有1/8的人购买图书,仅仅是为了表示自己拥有评奖入围图书。不过,这一现象在50岁以上读者中并不明显。英国各大机场当局和旅行网站ex-pedia联合举办了这次民意调查,共收到了2100份投票单。这项民意调查,也是他们自己的旅游图书评奖前奏。google终于启动图书馆藏书扫描计划著名图书新闻公司图书标准(BookStandard)报道,颇有争议的google图书馆藏书扫描计划,于11月3日正式启动。google公司将…  相似文献   

12.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读者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图书(包括报刊及有声读物,下略)读者对象心理状态及其行为活动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图书的所有读者。研究读者心理的规律读者心理规律基本上可归纳为求知、求实和求新三个方面。一、求知心理规律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经济改革的深入,各条战线人民群众的事业心、责任感增强了,求知欲旺盛了,全国各地出现了“购书热”“读书热”的壮观场面。读书求知的趋势表明,人们正由“劳动型”、“消遣型”向“知识型”、“开拓型”转化。1985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网上购书。对于网上购书者而言,决定购买前所掌握的信息主要是对图书内容的文字介绍和封面的图片介绍。  相似文献   

14.
图书市场上不乏这样的情况,同样价位的图书,有的图书由于内容滞后、宣传不力等原因,读者认为不值得购买,因而受到冷落。有的图书由于充分运用了多种营销手段,适应了市场需要,因而读者爱不释手,纷纷购买。这个现象表明,图书价格并不等于图书价值,图书价格只有在得到读者认同的情况下,才能转化为图书价值,并在转化中程度不同地生成了新的附加值。因此,图书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图书在营销中得到读者认可的附加值,图书的附加值越大,则图书分量越重,越吸引人。如何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开发图书的附加值,取得图书市场效益的最大化,成了跨世纪图书营销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出版经济》2005,(12):60-61
(一)会员制一石四鸟 1.建立长期、稳固的图书消费客户群体 由于缴纳会费,使读者产生了购书的选择性、忠诚性、长期性的重复购买行为.俱乐部利润的来源就是这些固定的长期读者的重复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6.
农村图书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 ,发展前景广阔。因此 ,当前要加强对农村图书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 ,营造和培育农村图书市场 ,扩大农村图书市场占有率。开发农村图书市场的营销策略包括 :一、图书品种与农村读者购买力相适应农民读者是农村图书市场的基本细胞。图书只有在与农民购买力和购买需求相适应的情况下 ,才能被农村图书市场吸纳。农民读者的购买力和购买需求因人因地而异 ,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首先是因人而异。尚处温饱状况的农民对指导科学种养的图书有较大需求 ,对生活保健、文化娱乐类图书则因不具备购买条件而舍弃。过上小…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13,(5):21-21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近日刊文说,日本出版业萎靡不振,一般认为是媒体多元化所致. 然而,在媒体更加多元化的美国,图书业虽然有大小年现象,但总体上可谓一种缓慢发展的朝阳产业.缘何出版业在日本陷入衰退,在美国却蒸蒸日上? 瞄准"Y一代" 美国图书业一直在稳步扩大购书群体.购书新主力来自素有"Y一代"之称的年轻人,他们是二战后婴儿潮一代的子女.出版市场调研公司鲍克公司发布的《2012年全美消费者统计和购买行动年报》显示,"Y一代"购书支出占全美购书总额的30%.  相似文献   

18.
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是全国唯一的省属医学院校出版社,建社时间短,属小型专业社,既没有大社的优势,又没有大社的实力。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自己的路子,创出名牌,将读者的购书(医学类图书)倾向吸引到河南医版图书上来呢?我们认为,出版社必须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9.
工科院校中小型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中数量较多,构成了一个规模大、资金稳定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图书购买市场。出版社满足这部分市场的购书需求,就需要对工科院校中小型图书馆的图书采访工作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加强服务,促进营销,以满足其购书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实体书店数量锐减以及现存书店更多转向经营玩具、餐饮等其他业务,实体书店这一曾经的主要图书发现途径慢慢在衰落。与此同时,数字时代在网上购书已经十分普遍。然而,面对海量的印刷图书和电子书书目,选择太多反而让读者们不知所措。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