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汕头大学医学院信息化综合平台是在建立了统一的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各应用系统,构建的可提供信息化教学和教务管理、各种办公服务等的综合平台,实现了基础数据统一管理,各应用系统数据的共享以及单点登录,为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校协同办公系统依赖于固定网络和办公环境,不能满足随时随地的移动端办公需求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微信企业号的高校移动办公平台。首先,设计了高校移动办公平台的功能架构,包括学校公文、通知公告、待办事项、会议管理等模块,然后,基于微信企业号的回调模式、消息响应与管理接口,实现了移动办公平台与微信企业号的对接,并利用协同办公系统基于HTTP的REST开放接口,实现了协同办公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在微信企业号中的展示,最后,通过对北方工业大学移动办公平台的效果展示与实践,验证了上述设计方案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移动办公平台解决了移动端办公的问题,提高了办公效率,消息推送解决了即时通信的问题,有力提升了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其他高校的移动办公平台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中离不开媒介的作用,开放信息的不对称、互动沟通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实验室中的设备供需矛盾,影响了实验室的开放质量和学生创作的热情。媒介环境、管理者和学生的使用习惯共同决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中媒介的选择和使用,钉钉作为移动办公平台,能够使不具备技术开发能力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完成相关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搭建移动化的开放系统,实现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实验管理的全面开放,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媒介使用行为的变化。结合钉钉在重庆大学传媒类开放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部署相关设备预约模块、实验室预约模块、学生创新项目申报模块等,有效提升了沟通协同效率,为新媒体时代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MAS的移动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是在传统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结合手机移动通信技术的新技术、新形式的信息系统平台.利用企业信息机,实现随时、随地、随身应用企业管理软件进行办公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MAS的移动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是在传统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结合手机移动通信技术的新技术、新形式的信息系统平台.利用企业信息机,实现随时、随地、随身应用企业管理软件进行办公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职业学校自身的特点,我校领导在学校信息化管理方面做了全面的统筹规划,搭建了一个适合学校实情、功能齐全、体现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学生管理信息化、后勤管理信息化、人事管理信息化等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平台的实施为校长办学决策提供了及时、真实、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技术下的协同办公管理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协同办公是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标志,能大大提高办公效率和企业管理效能。随着移动信息化的发展,仅依靠PC通过互联网实现协同办公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效能管理对移动办公的需求。由于移动通信服务和3G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这一日益普及的个人通信工具为实现移动协同办公提供了新的载体,而J2ME这一新兴技术又为协同办公延伸到手机上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协同办公的管理变革。本文在介绍移动互联网给企业管理信息化带来机遇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参与的项目经验,探讨了移动互联网下的J2ME移动协同办公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策略,及其带来的管理变革。  相似文献   

8.
传统木工框架的钉钉采用人工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钉钉位置不准确,因此设计了一种自动多头气动钉枪钉钉系统。该系统用气缸快速推动木料到相应位置,然后移动多头钉枪到钉钉位置快速、准确将木料用钉子钉在一起。该系统缩短了框架的加工时间,减少了劳力,提高了产品质量,适合出口型企业的木工框架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打造教育信息化数字校园,继续深入推进学校信息化水平,建设具备有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数字校园,南京电信将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等多种无线接入方式为补充,建设无处不在的校园网,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平台建设,为互动教学平台等各种应用提供网络平台,为全校教师的移动办公和安全的网络服务提供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0.
“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信息管理系统”是普教系统教育信息化管理软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办公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普教系统教育技术装备的动态网络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支持.该软件利用互联网直接对教育技术装备进行管理、统计和查询,杜绝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种管理漏洞,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11.
疫情防控常态化对高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移动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二级学院受到资源、经费等方面的束缚,难以开发专用管理信息平台,选用企业微信构建二级学院部门组织架构,通过近一年的运行实践提升了学院管理数字化、教学办公移动化水平,发挥了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云技术、云应用离我们生活也变得更近.如今学生们对互联网、移动终端越发依赖,通过各类移动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学习信息.在教育行业中引入基于云技术的微课平台,是一种为广大学子们提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新方法.本文基于移动云平台设计一种适合中小学教育的微课平台系统,用户涵盖学生、教师和家长,使对中小...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手机智能终端的发展一日千里,移动应用也越来越丰富,通过手机来了解资讯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实时查询信息化数据,实现移动化办公已经成为企业高层最关心的话题。回首移动化办公,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纸质办公过渡到电子化办公时,文本的办公数据管理(如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等)效率得到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普及,近年来,校园网的建设及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构建一个优质、高效、适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校园网络环境,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建设一个既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又能满足学校网络化办公、管理高效等要求的实用型校园网建设基本要素,结合对该市已建校园网应用调研实际的回顾,谈了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校园信息应用系统是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 ,融合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管理的特点而设计出的结构化应用信息系统。目前 ,中小学校园信息应用系统涵盖的有 :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信息点播系统、电子图书馆系统、课件制作系统、信息港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等。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为国内广大中小学校跨入信息化教学时代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使校内应用 (如成绩管理、学籍管理、排课管理等 )系统从单机操作、C/ S结构操作上升到基于 WEB应用的 B/ S结构体系中来。该系统在实现校内信息最大范围共享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国高教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社交网络、虚拟现实等新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建设智慧校园的主要技术途径,云平台化已经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基本处于教学应用信息化向业务系统资源整合过渡阶段.高校原有校园内网、外网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业务系统面临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业务系统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普及,近年来,校园网的建设及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构建一个优质、高效、适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校园网络环境,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建设一个既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又能满足学校网络化办公、管理高效等要求的实用型校园网建设基本要素,结合对该市已建校园网应用调研实际的回顾.谈了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智能移动平台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其应用软件之间互不兼容,造成移动应用跨平台开发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在分析REST架构风格及当前Hybrid移动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浏览器交互的REST式服务,以及基于Ajax应用和PhoneGap框架开发客户端的移动应用跨平台解决方案,为快速构建移动信息化平台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2017,(10):79-86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亟需积极规划、设计和构建新的移动信息化框架。在移动信息化建设的各种主流模式中,社会化媒介应用模式在研发成本、技术难度、易推广性、可持续性等方面都优于其它模式,是目前高校移动信息化建设的较佳选择。文章从高校移动信息化基础框架的角度出发,对典型的社会化媒介——微信及其相关的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微信、微信卡包、小程序等平台和产品的目标对象和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设计了面向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信息服务的移动信息化框架,并以华东师范大学的实践案例来验证基于微信的移动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数据时代要求人们对生活、工作、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迈入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也从数字化校园发展为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包含大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统一身份管理与认证、一站式个性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移动智慧校园以及安全设计等内容,对智慧校园总体架构进行设计,对大数据平台进行了描述。智慧校园建设将给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