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涯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将家庭这一重要资源纳入学生生涯辅导体系之中,探索家校合作开展生涯辅导的途径与方法,是新高考背景下推进高中生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在高二年级开设了以“生涯讲坛”为主题的家校生涯共育探索活动,以活动激发体验,为学生提供“接地气”的生涯辅导,拓宽了学生对职业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生涯教育有助于使学生成为自主规划的掌舵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敢于承担的社会公民。将生涯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和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是推动生涯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育人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学科起始课、“学科-专业-职业”指导课、介绍学科史、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等策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涯价值观,发展学生生涯适应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一、化学生涯启蒙的价值追求(一)生涯价值化学生涯启蒙教育是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通过组织与化学职业相关实践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从生涯发展的视角考虑化学职业的对个人素养的要求,建立对化学职业的初步认识,感知从事化学相关职业的  相似文献   

4.
【活动理念】“生涯”不仅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也包括他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生涯注重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职业价值,更注重人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价值,重视生命的意义。生涯规划大师舒伯用“生涯彩虹图”将人的一生分成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生涯角色和生涯任务。高中生正处于生涯探索初期,在学生、子女、公民等多重角色中开始探索生涯任务,关注职业选择和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5.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理论指出,以往研究表明,家庭对个体生涯发展的影响较大。其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个体生涯发展研究中较为关注的变量之一。SES反映着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一般通过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所从事职业和家庭收入这三方面来进行测量。如何应用该理论指导本节课设计,笔者做出了辩证引导。因为如有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比较差,可能容易引起消极、无望的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想法,老师要加以积极引导,在本课第四环节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的生涯适应力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的和谐与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为了了解青少年生涯适应力的现状,课题组对1127名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生涯适应力存在学校类型差异、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居住地差异、父母教育程度差异、家庭收入差异、子女类型差异、家庭类型差异、生活满意度差异。建议从开设专家讲座、开设生涯团体辅导活动课、个别咨询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配合等几个方面提升青少年的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生涯”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这种状况不利于“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其实,“生涯”概念无论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在两种意义——广义和狭义上使用的,所谓广义的生涯,是指社会个体在其整个生命活动的时空中所经历的以接受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所谓狭义的生涯.既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段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也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非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生涯”是有方向的,所以是矢量而不是标量。正因为它是矢量,我们才可以进行诸如学习生涯、职业生涯乃至整体生涯的规划或培训。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生涯教育"——对"生涯教育"概念的认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在本刊2006年36期《什么是生涯》一文中对生涯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提出了所谓广义的生涯,是指社会个体在其整个生命活动的时空中所经历的以接受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所谓狭义的生涯.既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段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也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非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下面.笔者以上述理解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将“生涯教育”概念的提出作“生涯教育”概念问题的开端,来逐一分析7种关于“生涯教育”概念的主流解释或说明,并提出自己对“生涯教育”概念的定义。  相似文献   

9.
STC理念下美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STC理念主导了当前美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学校到生涯”(STC)理念在继承“学校到工作”(STW)理念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内涵——关注学生,着眼于个体生涯的终身发展,帮助学生从学校到生涯顺利过渡。STC理念下美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实施情况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点,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今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中,“从学校到生涯”正逐渐代替“从学校到工作”,因此21世纪,源自于美国职业教育实践的STC理念正逐渐引导着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STC理念主要来源并发展于STW理念:包括关注个体的终身教育发展、关注以生为本、帮助学生学好生涯教育,完成就业.基于STC理念,美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实施内涵和特点,这些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分析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现状,论述中职思政课“三化四环”的内涵,并以培养“职业精神及健康人格”核心素养的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的“规划生涯,放飞理想”教学主题为例,具体论述“三环四化”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序、高效地推动生涯规划教育,尽早培养高中学生人生规划的“选择”能力,文章基于县域X高中实施生涯规划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从自我、职业、生涯规划、选科等方面的认知展开研究。并基于X高中的实际,提炼出以下实施路径:科学运用心理测评工具,加强对自我的深度探索;学科生涯,助力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构建社会实践大课堂,强化职业体验;创设“引进来”活动,拓展职业认知;开设生涯教育课程,提升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建构家校“同心圆”,共伴孩子成长;导师“1+3”结对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开展系列达标课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山东省教学研究室段欣为了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山东省海阳县教委从1992年2月开始,设计和组织了“海阳县职业学校系列达标课活动”,即使每个教师的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实习操...  相似文献   

14.
能够参与全困第九届青年教师阅凑教学观摩活动,我内心的激动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这也是我多少年来的职业梦想。这次我执教的是口语交际“辩论会”的光盘课,回忆整个磨课的经历,让我真切地品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甘苦。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直接环境,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规划包括:基于共同愿景的学校组织构建,涉及到教师的专业归属感、教育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基于教师合作的教研制度建构,涉及到“合作叙事”、“开放教室”和“课例研究”等制度;引领教师成长的生涯计划,涉及到教师的阅读计划、课题研究计划以及职业生涯计划。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涯”应统摄工作、家庭、爱情、休闲、健康等层面,可视为个人整体谋生活动和生活型态综合体,亦即人生发展的整体历程。生涯成熟是生涯发展理论中很重要的概念,它用以衡量个体生涯发展的程度。生涯成熟度可代表个人生涯发展的程度与选择的准备度,其成熟度愈高,会有越好的准备状态来作明智、适当的职业选择。近年来,旨在促进大学生多加考虑未来出路及规划前途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各高校受到极大关注,这打开了职业指导的新局面。但是,其辅导成效甚微,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大学生的生涯成熟特点不够清楚,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把握,缺少实证…  相似文献   

17.
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显性化渗透生涯教育是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应然选择。从“与历史学科相关的职业”“时空背景与生涯选择”“历史人物如何面对生涯困境”“历史人物的职业价值观”等方面显性化渗透生涯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要素及重要意义,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学科支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围绕通过建立学校职业教育体系重构美国公立教育的问题,职教理论界产生了“职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其后80年中,“职业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主导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于70年代的生涯教育思想和90年代的“新职业主义”对“职业主义”进行了反思与重构,并通过全国范围的改革对传统职教体系与模式形成了有力冲击。进入21世纪后,新职业教育理念以“学校到生涯”的形式在美国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19.
如何克服和突破职业高原期,并在家庭、事业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三方面取得平衡,已成为现代知识女性生涯发展中必须关心和应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生涯发展为主线,强调了职业高原对知识女性的影响,阐述了影响知识女性生涯发展的因素,最后从个人生涯发展的角度,探究知识女性生涯发展之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师生心理偏差及其应对策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以及高校学生学习思政课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和影响。提出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感,实现从“怠教”到“乐教”,以及增强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实现从“厌学”到“愿学”的措施,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激发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热情,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