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清末况澍的集《诗》“七夕”诗,通过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吟咏,表现了对由于政权、族权、门第观念、封建礼教的原因而造成的青年男女爱情悲剧的同情。此诗集《诗经》之句,多作灵活理解,颇合古人“赋诗断章,余取所求”之义,也反映了《诗经》在近代慢慢被除去“神圣经书”的光环情况下学者们对它的态度的转变。又将织女同反映秦人早期生活环境、产生于今甘肃礼县东部的《蒹葭》一诗联系起来,无形中将其地看做织女生活之处,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的诗篇,十之八九不能确定其具体时间,事件和作。两千多年以来的《诗经》研究,大体上是在确定诗之能指。用隶书传授《诗经》的三家诗,在这一方面很有典型性,而后来居上的古(小篆)毛诗又何以言外呢!赋诗制度与《诗集传》是诗之能指的成功范例,但是它们带着时代的局限性。今天的人们学习《诗经》,既要珍惜传统,又要找出适合今天的时代要求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赋的产生及概念 赋原来是一种表现手法,不是一种文体,比如《诗经》中的赋,就是一种铺叙的手法;另外,《汉书·艺文志》说:“不歌而诵谓之赋。”是讲先秦时的外交人员赋诗言志。作为铺叙手法的赋和不歌而诵的赋虽然与后来作为文体的赋不同,但它们之间是有关系的,因为作为文体的赋,常用铺叙手法,也常表现为不歌而诵。另一方面,作为文体的赋,除了用铺叙手法外,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六经”之一,熊十力对《诗经》进行新的诠释,走的是一条“经学泛哲学化”的理路,把“四科”之中的“义理之科”作为“六经”之宗,没有“义理之科”的贞定,“经济之科”“考据之科”“文学之科”乃茫荡无根据。他明确指出《诗经》一定有《诗传》,并强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诗传》的总纲领。同时认为,《诗经》里面的诗歌,大多出自“农家”学派之手。《诗经》中有大量表现“怨”的诗,当作孟子的论断“《诗》亡然后《春秋》作”的原因。熊十力对《诗经》中《二南》诗高度重视,之所以读《关雎》得出“思无邪”的评价,缘见得人生本来清净、真实,不须作更多的猜想。同时他指出了中国宗教之所以不兴的原因,即“即事多所欣”。在日常生活里,自有一种欣悦、和适、勤勉、温柔、敦厚、庄敬、日强等等的意趣,用不着起什么恐怖,也不须幻想什么天国,并要求我们通过解读《二南》,识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大步走上人生的坦途,向前努力,而不至于面墙了,表达了熊十力对人生理想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5.
刘熙载在其作品《艺概》的“诗概”一节中,概述了诗“言志”、“缘情”、“理义”为本这三种本体论.这是他对传统的诗学本体论中“言志为本”、“缘情为本”、“理义为本”的继承,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赋诗言志”是春秋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它广泛应用在上层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无论是在人际交流、欢歌宴飨,还是在宗庙祭祀、外交礼仪、甚至在战场杀伐间,都能听到诗的唱和应答.本文试对春秋时期赋诗的方式、作用做出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相传孔子删诗,是从三千多首古诗中选取三百零五首编辑成册,此即汉以来所说之《诗经》。而这三千多首古诗,当是我国最早的“诗”了。那么弄清这些最早的“诗”的功能和性质,则《诗经》这部作品也就可以大致定性。关于“诗”的功能和性质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虞书》舜命夔“典乐教胄子”那段话。据此则知,“诗”是用于“言志”的,并要配合音乐来歌唱,讲求声韵和谐美听,“八音克谐,无相夺伦”。歌唱时还要“击石拊石”,打击乐器以协调统一节奏,进行纹身化妆的“百兽舞”表演。总之是诗、乐、舞三位一体,无疑这即是一种带有浓厚巫文化色彩的原始巫祭仪式,而非简单的音乐或诗歌教学活动。而“诗”在巫祭中的功用,即是表达祈祷祝愿之类群体欲望,所谓“诗言志”者本意在此。因此,《诗经》中诗应该就是用于巫祭的礼辞,其作者当然是那些主持巫祭仪式的巫师。为了作进一步侧证,文本还引用《诗大序》关于《风》《雅》诗区别所说一段十分费解的话详加读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春秋、战国之际的“礼坏乐崩”到两汉大一统盛世,中国经过了一个由周小一统中国之分裂而进至于汉大一统中国之建立的历史进程。与此相对应,先秦两汉士人也经历了一个由“闵周”、“从周”以至于“崇汉”的精神进程。作为民族的心灵历史、精神历史,中国文学从《诗经》到汉大赋,正以文学的形式对先秦两汉士人由悲悼、向往小一统中国之过去到拥戴大一统中国之现实这一精神进程做出了历时态的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9.
屈赋标题论     
《诗经》的标题比较随意,大多从诗歌的第一句里摘取二、三个字作为篇名,并没有别意。如《关雎》来自“关关雎鸠”,《江有汜》来自“江有汜,之子归”。而《庄子》三十三篇的命题则较《诗经》有了很大进步。“内七篇都是特立题目,后做文字”,外篇十五“其命题但取篇首两字”(宣颖《南华经解·庄解小言》)。就是说《庄子》的命题除继承  相似文献   

10.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新解《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伴”的旧解大抵有二:一说认为,这句连同上文是言淇水和湿之地(隰)都有个边缘,以此来反喻诗中女主人公的愁苦却(将会)没有个尽头。如余冠英的《诗经选》,陈子展的《诗经直解》;另一说认为,这两句连上...  相似文献   

11.
试论司法独立原则与中国司法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同司法独立原则是现代各国普遍适用的公理性法治原则,试图解释司法独立原则的本义;同时,立足中国司法独立之实践渊源和思想渊源,论述实现中国特色司法独立的内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自由体操项目上, 运动员的成套动作出现了 “两多一少”现象, 这是规则导向的结果, 但并非动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运动员在完成自由体操动作中, 尚存在着起评分偏低、训练水平欠缺和动作完成准确性等问题, 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首届“飞利浦”杯大学生足球联赛(江苏赛区)进攻情况的调研,就各队的进攻方式、进攻手段、中前场进攻次数、成功率进行分析,为全面了解江苏高校足球队进攻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梯度发展战略”理论启发创建贵州大学乒乓球俱乐部实体为导向,形成教练,高水平队员为技术核心,渗透广大乒乓球爱好者的传播模式,全面提高乒乓球项目技战术水平,促进体育市场职业赛制,模塑国球文化提升学校形象的建设,以“梯度发展战略”的理论为依据,科学发展为导向,总结提出贵州大学乒乓球俱乐部的“梯度发展战略”持续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000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000年载文、引文和作者分布,从多方面、多视角进11个指标的归类分析和对比研究,为该刊和其它刊物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意识是创业实践的诱因和动力,是大学生面对竞争时代必须具备的意识。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分析了原因,阐述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意义,提出了高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标准和"三有利于"标准本质上都是"实践的结果"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实践的结果"的根本标准和主要标准;"三有利于"标准是"实践的结果"标准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充实、丰富和深化了"实践的结果"标准,同时又为实践本身的检验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标枪投掷步教学重点难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并结合多年田径教学实践对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对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重、难点,应根据各步技术在投掷步阶段所起作用和最后用力发力的时机和发力的过程来确定,进而对抓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法制思想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在 :重视法制建设 ,强调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从历史借鉴的角度大力提倡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坚持用法律手段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国内体育学术和体育媒体中“体育”一词的翻译之争,分析乱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探索学术界概念之争,为解决“体育”一词翻译难题提供一条有理论依据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