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在资源种类、总量、平均拥有量上都超过了公共图书馆,但是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政策推动,联合开展社会服务、构建“同城图书馆”服务平台,制定政策、消除读者误区,实行灵滔服务原则、积极主动服务、实现“走出去”战略等策略向社会实质性开放,但同时也应注意两个误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实质性开放不能等同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实质性开放不一定等于完全免费.  相似文献   

2.
对首都图书馆联盟中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比较两年来对社会开放承诺的落实情况,指出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实质性进展不大。收集社会民众与图书馆管理者对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意见,提出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实施建议,要在修订相关法规的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图书馆三方面共同推进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王媛 《兰台世界》2012,(29):78-79
本文结合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保障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良性运行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澜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7):144-144
针对高校图书馆是否该向社会开放以及以何种方式开放的问题,从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以及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需要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细节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引起各界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 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也理所当然地是我国整个社会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但是,为了保证高校师生教学、科研活动对图书资料的需要,我国高校图书馆历来不向社会读者开放.这对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提高图书情报工作的效益,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限制.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燕山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如何实现地域性共享.简述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关系,高校图书馆优于公共图书馆.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其全面服务读者、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一个必然途径,也是节约资源共享的有效方法.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有关措施,对外要做好宣传准备工作,对内要加强各项管理工作,适当出台鼓励制度来激发读者的借阅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的可行性、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措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三个服务项目对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现状,以安徽省高校图书馆为例,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开放过程中呈现的图书馆自身服务主动性不强、社会读者需求不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为了改变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实效差的现状,摆脱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困局,文章运用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从服务理念提升、保障制度建立、大数据技术应用推出新的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措施,以期帮助高校图书馆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在社会开放过程中取得好的实效,助推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文献和实施现状,发现存在不少误区:一是误读“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二是忽视中国的国情,三是将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当作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主要形式,四是将有偿服务当作向社会开放的条件.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是非网络环境下的产物,已不适应网络环境下社会读者对文献的需要.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技术、资源和人才等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指出积极加盟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将馆藏资源纳入社会服务的范围,并将自建的特色资源无条件向社会开放,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12年,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但是在理论上,对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的概念、理由和方法,行业内外存在很多认识盲点;在实践中,其进展也很不顺利,甚至有异化现象.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本不应该是个问题,但是其不应该绝对化.目前导致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绝对化的主要原因为:文献资源共享理念在当代实践领域的非理性阐释和当前图书馆行业行政化管理体制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