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洪波 《大观周刊》2011,(6):197-197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体育”活动属于学校体育,是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有效举措。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贯彻“阳光体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确保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李慧芝 《大观周刊》2012,(51):417-418
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犬课问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问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开展集体体育活动”。本文就跳绳在学校大课间的价值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马小峰 《大观周刊》2012,(8):282-28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也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即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影响学生的是教师,没有课堂上的指导和影响就没有了教学过程。总之,体育教学的根本所在就是教师要教正确和讲明白。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大学生对体育新闻的需求及影响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竞技性”和“娱乐性”新闻比较关注,对新闻的专业化要求和新闻价值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新闻对大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意识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建议大众体育传媒在了解分析大学生新闻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体育新闻的价值,学校应结合体育媒体热点进行宣传,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实现终身体育的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李红光 《大观周刊》2012,(34):366-366
我们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学和组织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主导作用。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课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体育兴趣也有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6.
王道练 《大观周刊》2011,(19):67-67
本案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拓展教材,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前提,让学生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充分挖掘体育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李林 《大观周刊》2011,(20):159-159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在上述三项基本任务中,  相似文献   

8.
谢必成 《大观周刊》2011,(43):149-149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9.
谢志仟 《大观周刊》2012,(35):342-342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10.
张平 《大观周刊》2012,(30):315-315
体育学科被纳入中考考试科目十多年来,学校体育特别是体育课堂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体育课再也不是人们眼中那个可有可无的“副科”,从社会到学校,学校体育被提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但,不少学校,特别是体育老师,为了片面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课上几乎就围绕那几个必考的项目展开教学,这和国家把体育课成绩纳入中考的初衷已经背道而驰,特别是快乐体育、终身体育被提出后,这些为考试而上的体育课(以下称之为“应试体育”),就越来越显得和体育教育的趋势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1.
马建民 《大观周刊》2011,(52):223-223
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教学与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体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胡剑军 《大观周刊》2012,(8):216-2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笔者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亲眼所见我校大课问活动从开始轰轰烈烈到最后不了了之。为什么这一个举国上下关注的,关系到国家未来健康成长的决策在学校难以实施。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很是心痛,同时也很无奈。我的呼声很苍白无劲。我也调查我县多所学校关于开展大课间活动现状,结果大多不乐观。笔者通过本校体活动育大课间开展受阻,难以实施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一条适合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路子,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专项工作档案的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专项工作,就是在特定时期,在一定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化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活动。专项工作包括突发性事件,如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也包括党和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一些重要活动。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在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专项工作,更多的则是一些“节会”活动和“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4.
青春年少莫虚度,正是读书好时节.为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学校形成良好读书风气,培育大学生良好读书习惯,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4月23日前后,湖南大学图书馆重磅推出了的三大阅读计划:阅读援助计划、图书精读计划、阅读学分计划. 阅读援助计划设“阅读专项奖励基金”和“PDA读者决策采购”两个项目.“阅读专项奖励基金”设“湖大读书人奖励”和“林甄溪阅读奖励”,阅读专项奖励基金根据湖大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数量、阅览图书次数、参与学校阅读活动次数等3项指标,采用“资格评审+个人申请”的方式产生.奖励数据采集时间为上一年4月23日至本年度4月23日.  相似文献   

15.
冀宏 《大观周刊》2012,(12):216-216
由于“教学”与“训练”两词均有多层含义,所以我们必须首先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概念加以限定。“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者都是培养人的手段,都是培养体育人材,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是两者的最大共同点。但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给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加入了限定语,本质上体育教学属于学校体育范畴;运动训练定义中增加了“在教练员指导下,提高运动员”等内涵,本质上运动训练属于竞技体育范围内,这也就决定了两者本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陈勇 《大观周刊》2012,(35):300-300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7.
牟其林 《大观周刊》2010,(41):147-147,141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是以传授运动技能、技术为主,一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主,因而形成了“技能教学思想”与“体质教学思想”的对峙,继而又出现了“竞技体育”、“主动体育”、“快乐体育”、“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等教学思想。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身体发育规律.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思想应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大学体育课应从传授竞技技术向健身活动和发展身体素质的方向发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正> “源泉工程”是国家教委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组织的一项旨在推动全国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学校图书馆(室)建设,促使学生多读书,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改善知识结构的活动。六月初,国家教委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一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实施“源泉工程”向延安地区学校赠书的活动。向延安大学、洛川师范、育才学校等十所学校赠送了价值20万元的4万册中外文图书和音像制品。  相似文献   

19.
赵波 《青年记者》2016,(2):70-71
最近几年,伴随着新媒体体育传播功能的开拓与发展,体育微视频已经成为体育资讯传播、体育文化构建以及体育形象宣传的重要方式和渠道.自2012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就多次推出包括“中国体育微视频展播”“影像中的体育与青春”等大型体育微视频活动,而地方体育局以及体育新闻组织也纷纷跟进,推出众多体育微视频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刘小霞 《大观周刊》2012,(26):269-270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这一决定的出台,明确了教师素质高低与素质教育成败之间的正比关系。因此,体育教育理应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也理应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关键。现在很多学校规模较小,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有限,直接给体育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不便,久而久之便形成学生智力高,体力差的不平衡的现象,这给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体育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是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均衡发展的一代新人”,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了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