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入世后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现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 ,对我国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的冲击远远大于东部地区 ,影响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不少 ,我们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发展非农产业 ,积极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以科技兴农为依托 ,增强入世后的农业竞争实力 ,加快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就业压力大,就业质量低已经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障碍,通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源头"上的障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有序转移,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为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  相似文献   

4.
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把粮食生产放在基础产业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用科学发展指导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镇化是增加我国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采用2002—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城镇化、农村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大于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门槛估计值为0.589,在城镇化水平高(大于0.589)的地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区的城镇化水平还未达到门槛值。应进一步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尤其是中西部次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城镇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也探索了一些有特色的模式,"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中部地区崛起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安徽加快皖北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皖北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刚刚起步,规模小、总量低,且市场化程度不高;城镇化建设水平低,结构失衡,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如何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问题,将是实现皖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市场经济中,农民的人均货币收入等于农业销售收入总量与农村人口之比。工业化、非农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城镇化将使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加,从而扩大农业销售收入总量,同时相应减少农业人口,以较大的幅度提高农民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8.
陈洛 《保定学院学报》2009,22(5):122-124
M型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表现为: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当地的社会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9.
池州市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环境条件优越,但是,生态敏感区广布,并出现生态脆弱区.在分析池州市生态敏感区分布、发展变化趋势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敏感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与保护管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帮助生态敏感区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生态村的示范作用,以生态村镇建设促进生态敏感区的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目前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必由之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有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且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等。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以至出现了所谓的“增长型失业”.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看,由于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国有企业改革、隐性失业的显性化、自愿失业以及高校盲目扩招,使劳动力供给未能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且产业结构的偏离度高,产业结构的扭曲导致就业吸纳能力降低.因此,我国的“增长型失业”实质是“结构性失业”,必须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改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片面理解,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路子,改革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并不断完善失业统计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文章认为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应当加快我省二三产业及城镇化发展 ,发展劳务经济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重新制定我省农村小康社会规划及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是由我国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但又转移困难、国家政策不合理和农民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各级政府应从结构调整、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及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方面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农村产业、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农产品相对过剩而影响价格走低、流通渠道不畅、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农民负担加重等多种因素造成.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必须加快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迅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深化农村土地、经营、税费等各项制度改革,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构建包含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镇化冲击的城镇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模型,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城镇化发展则有助于减轻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上述效应由于受到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调节而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地区的城镇劳动需求弹性较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也较大.因此,要降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一方面,应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减轻城镇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市场化进程和扩大对外开放,打破要素市场分割,使城镇非农部门的劳动需求更加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本质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集约节约、生态宜居、文明和谐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滇西片区集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于一体,贫困面广、程度深,是边境县和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这为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分析了滇西边境贫困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并以施甸县姚关镇蒜园村为案例,讨论其发展条件,从而探索边境民族贫困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可以划分为利益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和其他动力。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重庆城市化水平,需要对推动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各种动力进行分析。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重庆直辖以来各城市化动力在其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城乡间存在的经济利益势差是其城市化最主要的动力,区外的拉力作用强于区内产业发展的拉力作用,农村推力作用显著,而非经济利益动力,特别是教育环境的吸引也起一定作用。应健全重庆全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由外流向内化转变,同时还要加快农村发展和强化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城镇化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而农村是近年启动内需的重要市场.采用9 个城乡经济社会统筹的基本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城乡统筹水平的综合指标,再利用VAR 模型研究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分析表明:城乡统筹和城镇化均是农村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城乡统筹和农村居民消费也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从长期来看,城乡统筹和城镇化的正向冲击均会对农村消费产生正的影响,且两者对农村消费变化的贡献率超过50%.应以城乡统筹、城镇化开启和促进农村内需市场发展,并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以农村居民消费推进内生性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选择上海、安徽、重庆作为东、中、西部的典型代表,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测度三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越均衡,但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越低;上海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趋近饱和,而安徽和重庆第二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上海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作用有限,而安徽和重庆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东部地区必须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中西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接纳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