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发展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涵咏文本的价值;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本领,发展学生潜能;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境界。引领学生真正地亲历文本细读的有效与精彩,让新课标真正落到实处,让课堂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2.
1.我理解的有效课堂有效课堂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课堂。包括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教师静下来。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教师双方围绕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教师所承担的更多的是点拨与引领、激励与促动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课堂,保障学生文本阅读和课堂学习的整体效率。本文提出要"预留自主空间,为高效课堂护航;提供多维策略,为让学课堂奠基;尊重动态生成,为让学课堂助力;落实多元评价,为让学课堂筑架"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诗词教学的根本不仅仅在于教学文本,更在于课堂本身,应以课堂的有效生成来解读教学文本.因此,重视文本是语文教育的切实性保障,关注文本就意味着从课堂角度出发,关注文本的生成与课堂融合之处,关注文本中的必要信息、有效信息、关键信息与独特信息.而诗词教学中不仅有文本中的必要、有效、关键信息,有时还有“序文”这一独特信息.在对其的梳理中,教师以生为本,通过层层深入的课堂探讨,让学生的语文视野得到重新整合与合理建构.下面以《定风波》为例,探讨“序文”这一独特信息的解读意义和对课堂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成功的文本解读,往往是学生视界、文本视界及教师视界在对话中有效融合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引导,才能让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阅读视界在成功解读中走向有效融合呢?  相似文献   

6.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因为通过文本解读能够让语文课堂鲜活、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人性的光辉。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文本解读”这一概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课堂的低效现象,学生并不能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要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笔者认为有“三忌”。  相似文献   

7.
以初中语文“怀乡”类文本的教学为例,探讨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群文阅读是基于新课标和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单一化和固定化,以一个议题为核心连接多个文本,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运用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课堂,让课堂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让课堂充满灵动的气息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教师、文本、学生之间有效互动,使课堂成为师生感悟自然、关注人生、引领心灵前行的场所。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提升课堂教学价值、成就灵动课堂的重要途径。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做好以下"四变"是实现师生有效互动的捷径。一、变教师主导的被动为教师引导的主动——让课堂充满灵性  相似文献   

9.
一套好的语文教材,能够有效指导教师教学,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让教师不再纠结于“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真正“便利教学”。而“课堂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让课堂在有效互动中前行,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师要立足文本,以课后练习题为抓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动态生成的、真实高效的课堂,让课堂在互动中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面对低年级学生,该怎样让他们喜欢上课堂,爱上很多人认为枯燥的语文课?把音乐融入语文文本,为每一篇课文找一首与之相配的音乐,让文本为旋律填词,让音乐为文本谱曲。音乐,在语文课堂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音乐让学生爱上了文本,音乐让学生体会到了文本的意境,音乐让孩子体验到了文本的情感,音乐让学生的朗读韵味十足。让音乐徜徉在语文课堂吧,它能让课堂充满艺术的气息,它会让课堂更具有情感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因为通过文本解读能够让语文课堂鲜活、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人性的光辉.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文本解读”这一概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课堂的低效现象,学生并不能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要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笔者认为有“三忌”.  相似文献   

12.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那么,如何恰当地进行课堂练笔,提高有效性呢?1.练在技能迁移时,让文本鲜活起来。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主阵地、主渠道。教师如何才能建构起新课程有效乃至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我想最关键的是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洗"文本,洗出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变"容量"为"质量",让学习更富自由和灵动,变"授受"为"对话";"创"风格,创出品牌,把创造还给教师;变"解析"为"建构",让教学更具个性和智慧。一、教学设计的前提——准确解读文本,切实用好文本怎样有效解读文本?教师解读文本不同于一般的阅读,首先,是因为它承担着一定的任务,具有特定的目的性,也就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而阅读,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不仅自己要读懂,还要考虑如何让自己的教学对  相似文献   

14.
于丽 《考试周刊》2013,(14):105-105
有效的课堂设问不仅能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教学活动在愉快而热烈的氛围中开展。课堂提问要在对文本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精心设计,让学生问有所思、答有所悟、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15.
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有思维含量的课堂才能让语文学习真正地发生,学生才能变得主动而积极,教学才能更灵动而有效。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的教学为例,探究提升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思维发展的路径,从发掘文本价值到抓住课堂思维节点,一步步为学生学习搭建支架,助力学生思维发展向更深处进阶。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读”是亲近文本,“品”是走进文本,“悟”是深化文本,“展”是超越文本,在以“读—品一悟—展”营建的阅读教学强大的场里,“拓展延伸”是教师解读文本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纽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在“应用、拓展”能力上发展.阅读教学视野的大与小、精彩与败笔,往往取决于“拓展延伸”环节.拓展延伸的优化,是阅读课堂教学有效的途径之一.阅读教学课堂要以“文本”为经,以“语言”为纬,编织阅读教学课堂的立体空间,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紧紧联系起来,使阅读教学课堂更精彩、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17.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教师和学生的生命都能在课堂中得以提升,及在教师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后再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个体化的解读,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实现个体生命的成长。以此来达成语文和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郑庆仙 《教师》2019,(10):34-35
语用教学借助一定情境让学生进行练笔,能让语言鲜活起来,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由地发挥情思文采,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随文练笔需要让学生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运用迁移法,化空白点为练笔点;回归语言本身,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习得语言,获得情感体验。而在文章语言表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向文本纵深之处拓展延伸,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有效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会影 《考试周刊》2010,(30):58-59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把握好这一环节,这是需要每个语文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文本阅读的独特性出发,从多个角度阐述课堂文本阅读的方法与步骤,探讨教师如何在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文本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学生真正有所学,学以致用。并且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整体的素质发展,指导学生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课堂追问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追问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这样才能让阅读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