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由朱东润先生编年校注的《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是梅尧臣集新的通行本,远胜其他诸本。但是梅诗文字内容有的存在明显错误,朱先生未作任何校记。  相似文献   

2.
朱东润先生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八《送弟禹臣》一诗的补注中关于彦臣的说法是错误的,受此影响,他将《别三十弟彦臣》系于梅尧臣皇祐五年的作品也就不合适,疑为景祐元年梅尧臣下第后还乡时所作。  相似文献   

3.
1980年,我们共出版了113种书,其中重点书11种。其书名为《诗经今注》、《鲍参军集注》、《温飞卿诗集笺注》、《梅尧臣编年校注》、《吴嘉纪诗笺校》、《山海经校注》、《陈寅恪文集》四种(即《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柳如是别传》)、《徐霞客游记》。在提高重点书书稿质量方面,我们注意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部颇见功力的基础研究著作──评《王绩集编年校注》潘裕民王绩是初唐时期一位较为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收入在他的诗文合集《东皋子集》(一作《王无功集》)中。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韩理洲先生的《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对王绩的作品作了认真梳理...  相似文献   

5.
王文诰苏诗编年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诰在查慎行和冯应榴苏诗编年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对编年有误的篇目进行调整,对不当入集者从正集删除,另补入正集诗多首,使苏诗编年臻于完善。王文诰苏诗编年的特点是务求精细,并善于从本集寻找内证确定编年,对于前代有关编年的意见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整理。同时,王文诰的苏诗编年也有证据不足、失之穿凿、查考不周、编年有误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为了恢复梅尧臣在历史中的正确地位,本文从庆历新政之前、之中、之后三方面的发展问题进行认真的考究,在科学真实的事实面前评价梅尧臣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7.
《文献》第十三辑载有刘尚恒先生《朱升事迹编年》一文,1992年黄山书社出版了刘先生校注的《朱枫林集》,此文经修订增补,又作为附录载于书后,我以为尚有一则事迹可补入文中,即朱升节抄《脉诀刊误集解》事。元朝人戴起宗撰有《脉诀刊误集解》,吴澄为此书写了序。朱升曾读过吴澄的序,但一直无缘见到原书。元惠宗至正二十五年乙巳(1365年)秋,年届67岁的朱升终于见到原书,便立即加以节抄并在吴澄序下题辞:"愚久见  相似文献   

8.
明代冯梦龙所编的《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人们习惯上统称为“三言”。近年来,各地出版社出版的“三言”恐怕已有一二十种,但这些“三言”在校注(有些版本无注释)质量上,都没有超过,甚至还不及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三言”校注本(许政扬校注《喻世明言》,严敦易校注《警世通言》,顾学颉校注《醒世恒言》)的水平。 直到最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三言”新注全本(陈曦钟校注《喻世明言》,吴书荫校注《警世通言》,张明高校注《醒世恒言》1994年10月第1版),上述情况才有所改变。可以说,这套“三言”新注本的校注工作真正做到了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9.
《古文苑》相传北宋孙洙得于佛寺经龛,是唐人旧藏古文章。南宋淳熙六年(1179),韩元吉加以整理,编订为九卷。绍定五年(1232),章樵又加注释,并重编为二十一卷。章樵校注本从南宋到当代,不断有学者批评。我们认为,章樵的校注工作值得肯定,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章樵校注时增加汉魏诗文三十二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章樵校注内容较为全面,有助于我们整体理解作品;章樵校注方法多样,对后世选本的注释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数字人文为历史人物年谱信息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及方法。“编年”与“系地”是历史人物年谱中的重要信息,然而由于年谱的编年体性质,“编年”信息更容易获取和利用,“系地”信息则分布零散杂乱。这种特性导致人文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重“编年”而轻“系地”,经常以时间演变为单一主线,而忽视了对人、时、地等多因素的系统化分析研究。本文以《朱熹年谱长编》为例,通过设计知识重构体系,将“编年”和“系地”信息重组成一维信息,然后基于GIS技术开发年谱可视化平台,实现历史人物年谱中“编年”和“系地”信息的可视化共现。年谱可视化平台克服了年谱编撰重“编年”而轻“系地”的问题,便于人文学者从“编年”和“系地”两个维度分析年谱事件信息。本文提出的知识重构体系为构建年谱通用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群体传记学提供了一种知识重构的方法。图7。表3。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1.
版本源流考订是古代文献整理的优良传统。通过对单种文献历代同书异本传承关系的考察,可以从存本中发现和推荐与祖本关系密切的善本。对古籍数字化而言,版本源流考订有助于选择精良的底本,还可将前代版本源流考订成果随同文献正文一起数字化,并进行数据加工。文章以宋代梅尧臣《宛陵集》为例,利用OWL本体描述语言完成面向专业研究人员的古籍版本源流知识库的结构设计,基于本体开发工具Protégé完成以RDF资源描述框架为基础的本体建模,利用On?toGraf插件功能将该书的版本源流以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北魏正光五年(524年)《韩玫墓志》所载志主家世、家族郡望及其生命后期的仕宦抉择颇有价值。《韩玫墓志》所载高祖韩苟、曾祖韩元兴,即《魏书·韩茂传》之韩耆、韩茂。韩茂家族并非如姚薇元先生所说出自匈奴族,而应是先被赫连夏政权吸纳,后又进入北魏政权的安定地方汉人豪强。孝文帝定姓族后,韩玫家族进入新门阀序列,志主韩玫即凭依门第入仕。门阀化后的韩玫家族舍弃旧贯,攀附南阳郡望,入唐以后其后裔又改以昌黎为郡望,由此可见北朝隋唐间郡望兴衰之于身份认同的意义。从韩玫生命后期的仕宦抉择,可以窥见高阳王元雍与正光政局关系之一端。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方文献宣扬祖国文化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 10年来编著《大同美》和《大同风采》两部书的实践 ,谈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集美学村文献资源共享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美学村文献资源共享探索蔡金钟,黄海鹰Abstract:CountermesuresandtargetsareputforwardforthecollegelibrariesoftheJiMeiEducationalVillagetomovetowa...  相似文献   

15.
李明 《图书馆杂志》2012,(9):58-61,94
作为当代阅读文化的生动体现,网络书评已逐步成为广大读者选择图书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中,图书差评对读者判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文章通过对网络书店中图书差评内容的具体分析,探讨其对优化图书出版、维护读者利益、促进图书销售的有益启示,旨在为网络书评积极效用更深层次的引导与推动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6.
R058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书评工作的内容及所取得的成效,如扩展了书评合作区域的范围、拓宽了书评图书所涉及的医学领域、体现了书评在科研和教学中的学术价值、采取了多样的书评传播方式等,展望了书评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中国缺乏独立书评人制度,缺乏对书评人职业操守的制约.针对当前我国某些书评人职业道德遭到诟病的问题,提议构建一个全新的"独立书评人"制度,形成一种规范有序的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和评论的文化行为,以此助推全民阅读活动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列举书评人遭遇的诚信危机和职业困境现象,指出书评人只有珍视自己的话语权,开展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读者负责,保持书评的圣洁,书评写作才会重新赢得应有的社会地位与尊严.[结果/结论]提出社会不应让书评人遭遇更多的尴尬,针对书评人不应被边缘化、全民阅读呼唤独立书评人、建立媒体签约书评人制度、规范书评人的职业道德、打造独立书评人的品牌等问题展开论述,确信独立书评人会为推动全民阅读带来许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论古籍藏书章整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红 《图书馆论坛》2005,25(5):214-215
藏书章是馆藏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将古籍藏书章归类辑录,说明古籍藏书章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古籍的版刻时代、了解古籍的收藏和流传过程,并丰富我们的馆藏资料,是古籍整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对图书馆主导的图书漂流活动现状进行分析,为图书馆主导图书漂流活动提供有益的建议.[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共获得38所本科高校图书馆、32所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相关的信息.[结果/结论]针对图书馆主导的图书漂流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认真筹划图书漂流活动,制定图书漂流活动相关规范,开展必要的图书漂流宣传工作,重视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相似文献   

20.
科技型图书利用率公式推导与实际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图书利用公式的分析,推导出适合科技型图书的利用率公式.从本馆实际出发,根据公式进行实际统计,总结出馆藏图书与半衰期、新书峰值年的关系,最后运用公式绘制出本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曲线图并进行了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