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它是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一项常规活动,亦是学校校本研究中一项非常有效的工作。怎样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一堂课,直接关系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一、明确评课的意义和原则评课至少有以下作用:一是诊断作用。通过评课可以帮助执教者及时反思和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执教者更快地进步。二是互惠作用。评课是听课者与执教者之间互相切磋、互相研讨的交流过程,对执教者来说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李静 《教书育人》2007,(10):35-36
在无数次的听课评课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1.评课的"声音"过于单一.在各种评课或研讨会上,几乎都是专家、教研员的"一言堂",听课教师很难参与其中,更不谈执教者的声音了.  相似文献   

3.
在无数次的听课评课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1.评课的"声音"过于单一。在各种评课或研讨会上,几乎都是专家、教研员的"一言堂",听课教师很难参与其中,更不谈执教者的声音了。  相似文献   

4.
谈如何评课     
李彦  李晔 《宁夏教育》2007,(7):13-14
评课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无论是示范课还是研讨课、检查课、指导课、交流课,都应该对执教者的优点、闪光点以及个性特色予以充分的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要坦诚地指出来,使执教者明白,哪些做法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发扬,哪些做法应该注意并改进。同时,评课者要以诚恳、善意、和谐的心态与对方交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真正达到交流、互惠、研讨、资源共享的评课目的。  相似文献   

5.
评课是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一项常规活动。它是参与听课的人员(包括教师、领导或专家)在听完教师的课后,对该节课的教学状况、教学效果以及师生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评课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是诊断作用,通过评课可以帮助执教者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其更快地进步;其二是互惠作用,评课是听课者与被听者之间互相切磋、互相研讨的交流过程,对被听者来说是一个促进,对听课者也是一次学习,大家可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有助于共同提高;其三是导向作用,评课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在学习优点和发现不足的基础上形成…  相似文献   

6.
听评课是最常见的校本教研方式,教师对于教学现场的评价指向,影响着执教者和课堂观察者的专业发展。如何使听评课的效益最大化.需要听评课者与执教者之间依托教学现场.通过多元对话,积极重构课堂形态,生成有效的教学智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推荐理由:评课人在观看教学录像后评课,评课过程中又能就评课的内容直接与执教教师沟通,执教教师在评课结束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进。这种评课方式对校本研修是一个很好的示范。评课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反思能力以及教学评价能力,基地的学员观看了上海市课改探索实践课中由青浦高级中学陆跃勤老师所上的高一年级《Surprises at the studio》的教学录像,并展开了认真的研讨。由于执教者陆跃勤老师也是基地的成员,我们可以与她面对面地对这节课进行全面的剖析及反思。  相似文献   

8.
听评课是最常见的校本教研方式,教师对于教学现场的评价指向,影响着执教者和课堂观察者的专业发展。如何使听评课的效益最大化,需要听评课者与执教者之间依托教学现场,通过多元对话,积极重构课堂形态,生成有效的教学智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评课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工作,评课能力是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行之有效的评课,既有助于执教者改进自己的教学,也有助于听课者专业能力的提升。根据执教者、听课者、评课环境的不同,评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五级评课法就是一种关注教学细节的有效评课方法。所谓“五级”评课法,就是根据某节课的授课情况和评课需要,酌情使用字、词、句、段、篇五个层级中的某一层级进行评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管我们在评课时采用何种技巧和评说方式,我们内心在肯定或否定一堂课时,总会有自己的判断依据。我在这里提出我的“体、面、线、点”评课观。一、“体”,评课时看整体、看主流。评价一堂语文课,既要看它方方面面关系的处理是否恰当,也要看它的枝枝节节处理得是否妥贴,更要看它的目标、方向是否正确。一堂课,不能孤立地、分割地看,而是要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先有一个整体印象,整体印象决定对课堂优劣的定论。整体印象的获得,就是要抓住主要的,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抓住一两个细节大赞特赞或大批特批。主要的东西处理得好,就应该是一堂好课;细节处理得再好,但方向有错误,就应该是一堂有待改进的课。所以,我们评课教师要有整体观。有了整体观,就能避免犯一叶障目的错误,就能客观、正确地把握评课的基准。二、“面”,评课时看各种关系的处理。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显示了教师的课前功底,教师的文本观念、教师的预设能力,教师课备得深不深,把握教材的能力强与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成与败。从哪些地方可以发现执教者预设能力的高下呢?①作为评课者,我们要能清晰地发现执教者是否准确把握了这堂课在这个单元、这本语文书中的位置。②要能评判执教者确立的课堂重点、难点是否恰当。该...  相似文献   

11.
"复盘式"评课是一种基于事实、基于合作、基于研究的新型质性评课范式。它克服了经验式评课的主观性,改进了定量式评课的繁琐,既有对教学事实的真实回放,又有对教学行为的溯源归宗;既有对教学过程的清晰审视,又有对教学改进的深度思考;既有评课者的他者立场,又有执教者的教者立场,因而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教者的设计意图、课堂的真实面貌,执教者、听课者和评课者都能在议课、辩课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2.
评课是教学评价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评课,既是对执教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鉴,又会影响学科教学和教研的思维走向和探索目标。评课是否准确、公正、全面、深刻,一方面对教学研究的效益影响很大,另一方面还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一、评课存在的问题1.重听轻评,敷衍了事。一些学校人为规定教师每周的听课节数,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只重视听课,有些该评的课不评,一方面因执教者心里没底,另一方面评课的作用没得以发挥,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使有的课评了,有碍情面,评课敷衍了事,走过场。评课大部分是虚假的评议,只唱赞歌,不讲缺点。评议会上,发言人少,评议只有三言两语,  相似文献   

14.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评课是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以人为本、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这几乎是每个参与评课者的心理需求。纵观诸多的评课活动,似乎从教学的目标、结构、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关注得多一些,从心理需求层面关注似乎少了点儿。然而,如果评课者既细心关注其他评课参与者的心理需求,又满足执教者的心理需求,努力使个人的评议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那么评课就能更好地实现其切磋教艺、提炼教学经验的目的。而要从执教者和参评者的心理需求这一角度去评好一堂语文课,  相似文献   

15.
追问式评课作为一种新兴的评课形式,是以对话的方式,回顾并认定教学事实,追溯并反思教学理念,以期获得教学启发的活动。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由事实到理论的图示,有效突破了当下评课人点评、执教者接受的单向评价、静态评价的局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评课,是对执教老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客观评价,也是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点穴式评课让评课的目标更为清晰、评课的内容更有针对性,也让受众更具启发性。这种教学评价,具有本真性、主题性、聚合性、智慧性、规整性等特征,可采取分解式评课、聚焦式评课、延宕式评课等策略。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近年来,课堂观察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我国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作为一种专业的听课、评课范式,课堂观察无论对观察者、执教者的专业成长,还是对学校教研组的建设,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期"视点",我们选录两篇关于课堂观察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以飨读者.也希望借此能引起更多的教师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评课,是校内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不同的评课思路,体现着不同的评课理念,具有不同的评课效果,同时也关乎对教学的导向。常见的评课思路都是侧重从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基本功等因素做评价,而后才由教及学,评价学生的课上表现和学习效果。这样的评课,我称之为"先因后果"式,它的关注点是教师,侧重点在"教"上,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无论是识字写字、  相似文献   

19.
公正、合理、一分为二地评课,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鞭策执教者改进教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达到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但现阶段的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评课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问题,这不仅挫伤了执教者的教学积极性,而且影响了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致使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育发展缓慢。因此,如何把握好度与量的关系,怎样处理好评课活动中的诸多环节问题,已成为当前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上形式多样的教研课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就美姑县彝族聚居区…  相似文献   

20.
本期来 ,华容县梅田中学实行教师“打卡听课制” ,杜绝了少数教师关起门来假听课、报个到就走人的现象。该校十分重视教师间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老教师每期要上带教课 ,新教师每学期初要上求师课、期末要上汇报课 ,全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18节 ,评课不少于12节 ,完成情况直接与岗位津贴挂钩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为保证评价公正客观 ,杜绝“关门听课”、“五分钟听课”现象 ,学校推出了“打卡听课制” ,听课卡不仅要登记听课时间、执教者姓名 ,而且要有执教者和值周校委签名才能交教导处存档生效。梅田中学教师打卡听课@田胜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