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莉 《贵州教育》2012,(11):8-9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笔者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构成青少年教育的完整系统,至于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重要性,不用笔者赘言。笔者在此要阐述的是如何防止学生与家庭相分离而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从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3.
现实中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客观因素的不良影响,以及青少年自身的因素,一部分青少年形成心理和行为的偏激导致心理失衡,道德低下。其表现为打架斗殴,离家出走,沉迷网吧,生活上追求高档奢侈、盲目崇拜、金钱至上等现象,有的甚至走向犯罪(据统计显示,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数量上升,年龄偏低的趋势)。这就给家庭、学校、社会敲响了警钟:关注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和人生观教育。要落实在各个教育环节,其中学校教育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相似文献   

4.
试论学校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健康人格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青少年的人格培养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具有方向性和选择性。因此它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培养必然起着关键性、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武刚 《文教资料》2014,(1):104-106
文章介绍了博物馆教育的特点及内容、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内容,阐述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博物馆的作用,提出了博物馆与学校相结合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中国能否全面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青少年各方面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青少年担负的历史重任和可塑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努力解决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诸如溺爱、学校教育力度不够、市场经济负面教育等问题,学校、家长、社会要联合起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学校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联系社会和家庭,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和家庭中的积极因素,构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育人的立体网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的品德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熏陶下逐步形成的,因此,注意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特别在农村,青少年辍学、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理所当然地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的面前。我校在这种形势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结合实际,总结出一套适合农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蔺平 《教育革新》2006,(1):71-71
一、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最早始于1900年。近两年,美国政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美国掀起了一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全国性讨论。2000年3月,美国白宫首次召集了有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会议;随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教育部和司法部下属的十几个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