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道光十九年己亥,公元1839年,时年四十八岁的龚自珍(定盒)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告别了京师北京。在自谦为龚自珍“同县后学”的吴昌绶所编订的《定盒先生年谱》中留下了这样一笔:“先生官京师,冷署闲曹,俸入本薄,性既豪迈,嗜好奇客,境遂犬困,又才高动触时忌;至是嗣斋先生年逾七旬,从父文恭公适任礼部堂上官,例当引避,乃乞养归。  相似文献   

2.
一、龚自珍的“尊情”说与“感慨”说龚自珍(1792—1841).字(王瑟)人,号定庵,一名易简,字伯定,更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九年进士,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在其五十年的生命历程中遗留下的三百多篇杂文、六七百首诗词中充满着对封建统治的辛辣讽刺和犀利批判.著作有《定庵文集》,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五年,朱杰勤先生在《龚定庵研究》一书中,曾经颇为感慨地写过一段话.他说: 定庵至今,仍无详细之专传。而稗史所载.信口雌黄,以笔随人,全无负责。间有捏造事实,污他名节,以致一代奇士。沦于正人君子之口,亦一不平事也。如今,时光流逝了半个世纪。应当说。学术界对于龚自珍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建国以后,许多同志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总体以至各个侧面,实事求是地评论和肯定了龚自珍作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开一代风气的文学家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4.
龚自珍(1792—1841年),号定庵,浙江仁和人,地主阶级改革派代表人物之一,晚清名士。其外祖父段玉裁,游戴震之门,湛深经史,尤精说文之学,所著《说文解字注》三十卷,王念孙谓“千七百年来无此作”,为大师级文字学家。段玉裁冀龚自珍为一代“名儒”,或为“名臣”,不希望他成为“名士”,然而他却走上了名士道路。龚自珍曾游扬州,当地士人大欢,他在《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一文中叙述道:“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著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  相似文献   

5.
跨越过去,展望未来.2015年10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京师厅,一场凝聚东西方智慧的跨界对话在这里举行.对话双方分别是中国教育界泰斗、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与世界级管理学大师、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2030中国未来乡村学校计划"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彼得·圣吉先生.两位大师围绕"未来的教育:我们如何迈向新的时代"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思想交流.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担任对话主持人.  相似文献   

6.
宋拓本《裴岑纪功碑》之说自在清人陈元禄《羽逸事》抄本首度凭空出现以来,被张祖廉先录入《定庵先生年谱外纪》,然后再扩充为龚自珍跋宋拓本《裴岑纪功碑》,收入《定庵遗著》,之后在邓之诚的《骨董琐记》、王佩诤先生校编的《龚自珍全集》等再被认可收入,广为讹传。本文通过多角度分析,考证此说源起及其失实之处。  相似文献   

7.
《病梅馆记》(亦题作《疗梅说》)是龚自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比较突出地反映了龚自珍的美学思想的一个方面.龚自珍在文章中,要求解除对"病梅"的束缚,明确反对那种"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娇揉造作的审美趣味和风尚,并对摧正就曲、蔑视社会中"正"、"直"的美的不合理性进行了无情批判和揭露,斥责了"文人画士"们病态的审美主张.他指  相似文献   

8.
孟浩然年四十游京师一事,王土源《孟浩然集序》不载,唯《旧唐书》卷一九○下《文苑(下)·孟浩然传》云:“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下)·孟浩然传》亦云:“年四十,乃游京师”。此说一向无人提出疑问,陈贻掀先生在《孟浩然事迹考辨》(载《文史》第四辑)  相似文献   

9.
之所以说龚自珍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诗人,是因为龚自珍的诗既反映了封建社会,又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相比较而言,尤以后者的比重为大。龚自珍字璱人,号定(?),浙江仁和人,生于一七九二年,卒于一八四一年(即鸦片战争爆发的第二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鸦片战争爆发后才开始的。战前,中国的领土尚完整,社会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战后,英国割占香港,葡萄牙  相似文献   

10.
龚自珍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自幼接受外公段玉裁的严格训练.段玉裁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精通经史子集,其经世致用的思想给龚自珍以深刻影响.此外,龚自珍与有识之士魏源、包世臣、何绍基等多有交往.28岁时,龚自珍拜今文经学家刘逢禄为师,以此为转折点,龚自珍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从而奠定了他以经学倡言社会改革的思想基础.面对鸦片战争带来的民族危机,龚自珍走在时代的前列,提出了挽救社会危机的方案.这一方案尽管只是从经学中寻求医治中国的药方,没能在充分研究西方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变革的方案.然而却率先喊出了要求变革的时代呼声.龚自珍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和启蒙主义文学的第一位诗人.其文学创作有两个基本倾向:一是直抒胸臆,一是曲折己意.他善于捕捉不同的意象或物象来表达高远的政治理想,在这一过程中,经过诗人的反复皴染,一些看似平常的物象往往生发出象征性的意义.如在诗歌创作中,龚自珍特意强调了入世进取精神的"剑气"和不甘寂寞及冷遇的"箫心"这两个意象.龚自珍的诗词文都有追求奇崛的特点,其摄物取象往往给人以新奇之感.他的诗歌给刻意模仿晚唐、推崇宋诗的晚清诗坛吹进了一股清风.当众人以模仿晚唐、推崇宋诗为荣时,龚自珍却能全面地吸收中国古代文学的营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龚自珍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诗词、文学、思想方面.在史学界,龚自珍史学专题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所涉猎;1990年代后,以纪念龚自珍逝世150周年(1841-1991)和诞生200周年(1792-1992)为契机,龚自珍史学研究步入正轨;21世纪以来,龚自珍史学成就开始较全面的被关注,单章节论述龚自珍的史学开始出现,成绩不斐.因史学领域对龚自珍的专门研究起步晚,且偏重于思想方面,龚自珍的史学成就还有很大空间亟待史学工作者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第二单元一,阅读下面二段文盲文,注意文中加点加线的词,句,按照文后的要求答题。(一)先生性介厚重.居京师三十年,杠粝仪给未尝爱人一物,自奉极清苦。平日未尝轻议时事,盅人物,而偶一及之,辄确当不易.官京师数十年未尝有宅,皆僦(租赁)僧寺中。纸窗布摹.破屋风号,霜华盈席,危坐不动。.暇则向邻寺手花看竹.僧言.虽苦行僧不是过也。  相似文献   

13.
正龚自珍是嘉道之际的大诗人,是放言论政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创作与思想标志着古代传统社会结束和近代社会开端。《己亥杂诗》是龚自珍的代表作品之一。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4月23日),龚自珍被迫辞官,只身南归,往返期间创作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龚自珍在与其好友吴虹生的书信中这样写道:"弟去年出都日,忽破诗戒,每作诗一首,以逆旅鸡毛笔书于账簿纸,投一破篦中,往返九千里,至腊月二十六日抵海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四年夏,因事滞留沪上。偶有余暇,輙继续寻访有关龚自珍的资料。五月初,经顾廷龙先生、丁景唐先生的指示和介绍,承蒙上海博物馆的慷慨帮助,非常幸运地获读了该馆所珍藏的龚自珍一封从未发表的致江矩香的手札。六月中旬,在郑逸梅先生寓,又意外地见到王佩诤编校、中华书局出版的《龚自珍全集》未曾编入的[台城路]《客秣陵时作》词一阕。这两件龚氏的集外诗文,诚如沧海遗珠,至为珍贵,既可补《龚自珍全集》之未备,也为近代文学的研究者增添了难得的资料。现辑录如次,并作简要的说明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5.
先师季来之先生逝世已有一年多了.每一念及,总觉得恩师难忘,绝不是一篇文字所能尽述的.这里,我仅着重记述季师关于龚自珍研究以及对“龚学” 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浙江杭州人,是清朝道光年间名重一时的大才子,生性傲岸不羁,狂放怪诞,不守礼法。科场应试:笑骂考官道光九年(公元1830年),年已三十九岁的龚自珍入京参加会试,他的试卷应该由考官王植批阅。王植在批阅头场第三张试卷时,看到一份卷子行文和立意都很怪,不由得大笑起来。他隔壁的另一个考官温叔平听到后,走过来把那份卷子看了一遍,说:"这是浙江举子的试卷,考生肯定是  相似文献   

17.
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是近代中国由政府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外语学校,包括英文馆等外语教学机构和天文学馆等西学教学机构。《八年课程表》是京师同文馆草拟的一个"由洋文而及诸(西)学"的学习进度表,其本质是为"诸(西)学"教育,而非外语教育。《八年课程表》的招生对象,系从英文馆等外语专业借调学生,这与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员学者不能适应"诸(西)学"教育有关。《八年课程表》的出台,体现了140余年前近代中国在西学教育中盲目求广、求快的心态,试图以有限时间追求诸多西学专业的全面教育目标,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客观规律,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八年课程表》最终没有实施,"诸(西)学"教育实际上朝着专门化、长期化的方向发展。部分学术成果以未执行的"诸(西)学"教育《八年课程表》,对京师同文馆的外语教育,做了过多的解读,颇值商榷。  相似文献   

18.
龚自珍(1792~1841)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被柳亚子先生推为“三百年来第一流”。遗憾的是,他却没有留下多少专门论述自己创作主张和美学思想的文章,因而给这方面的研究带来困难。不过,我们细检《龚自珍全集》,其中,虽是“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但通过这些“鳞爪”,细加寻绎,或可见其诗文创作主张和美学思想的“全龙”。  相似文献   

19.
刘传德 《教育导刊》2007,(11):51-51
22.司马光教子"节俭"司马光,字君实,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出生于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受过比较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1039年考取进士。宋神宗时,王安石主持变法,司马光持反对态度,自动离开京师,花费19年的时间编写了《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事实。此外,司马光还著有《稽古录》和《司马文正公集》等。  相似文献   

20.
略论龚自珍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于一七九二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在嘉庆、道光年间,做过内阁中书、礼部主客司主事、宗人府主事等官。由于他尊法反儒,抨击时弊,提倡更法,“持论每与当世忤”,一直受到当权的地主阶级顽固派的排挤和打击,最后被迫辞官。死于鸦片战争爆发的第二年——一八四一年(道光二十一年),终年五十岁。龚自珍是我国封建社会解体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