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香港,一个熟知的名字,当代香港文学,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本文在极其有限的资料的基础上,拟勾勒当代香港文学的发展脉络,且加以评述.以飨关注香港和香港文学的同仁.当代香港大学独立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1949年前由于内地和香港的社会制度基本相同,两地作家可以自由往来,文学运动息息相通,因此一直未能形成具有独立意义的香港文学,只有特内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香港和大陆才出现了文学发展的不同走向,具有独立意义的当代香港文学始告诞生.此后,当代香港文学的发展大约每十年有一次较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2.
李碧华的小说是香港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现象。李碧华的小说有着骨子里的中国古典情结,同时通过现代性的视角与表现手法创造出和谐的交响。香港的独特历史身份赋予李碧华小说古典性与现代性的文化底色,古典的因素与现代的因素在文本中相互交融。李碧华的爱情书写富于古典情结与现代视角,而其呈现方式有着现代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在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地历史里受到英国非常大的影响,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英语的痕迹,香港粤语里更是掺杂了很多的英语词汇,这似乎已经成为香港人的语言习惯和交流方式。但随着1997年的回归,香港与祖国的交流日渐频繁,对普通话运用的重视开始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政府到普通百姓,香港人开始努力地了解普通话、学习普通话,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在香港这片特殊的土壤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文章尝试以后殖民理论的观点,探析香港粤语与英语的混用现象,并以香港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为基点,探讨香港今后的语言走向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梁庆梅 《阅读》2013,(30):19
香港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为什么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呢?首先,香港属于中国,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其次,香港三面环海,高楼林立。晚上,从飞机上俯瞰香港,可以看到灯光璀璨的繁华景色,整个香港犹如黑夜中的明珠。香港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同时是全球最为安全、富裕和繁荣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5.
梁庆梅 《阅读》2013,(11):19-19
香港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为什么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呢?首先,香港属于中国,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其次,香港三面环海,高楼林立。晚上,从飞机上俯瞰香港,可以看到灯光璀璨的繁华景色,整个香港犹如黑夜中的明珠。香港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同时是全球最为安全、富裕和繁荣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6.
身心病是当代占比例最大的常见病,涉及面远远超过一般人关注的心血管病与癌症。举美国为例,全美医院中有一半的病床为精神病患者占用,而这一半病床中又有一半属分裂症。据估计,美国人口中有百分之一以上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达二百万人之多。若按这比例估算,台湾目前约有二十万精神分裂症患者,而只有十分之一可以住院。1986年5月15日的香港《中报》报导,医务卫生署精神病临床心理学家陈稳诚估计,香港有近二十万人患上或深或浅的精神病,即三十人中便有一位是精神病患者,而据《深圳特区  相似文献   

7.
短暂的香港之游早已过去,但登上太平山眺望香港夜景的情景时刻浮现眼前,那七彩辉煌的亮丽灯火,汇成光与热的洪流涌动在我的心田.香港的繁荣,东方之珠的灿烂辉煌,实在难以用笔描画,可王一桃却能把香港的过去、现在、未来表现得如此深刻,他不愧是一位倾吐豪情歌盛世,直挥健笔写风云,为香港回归树碑立传的优秀诗人.在《<王一桃诗世界>自序》中,诗人说:“出了《香港火凤凰》,我意犹未尽,又出了这本《王一桃诗世界》,在第一辑《香港见证》中,就有《三赋》(《香港赋》、《明珠赋》和《紫荆赋》、《三诗》《香港传奇》、《香港史诗》和《香港放歌)》,以及热情讴歌一代伟人邓小平的《你,早已来香港》.这一辑,可说是整本《王一桃诗世界》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前夕,武汉市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学习考察团一行14人,应国务院专家局京港人才交流中心和生呈人才管理有限公司的邀请,于1997年4月17日至26日赴港举办了成人教育学习考察培训班。在港期间,考察团听取了香港专业进修学校高级顾问张先生、香港职业训练局首席主任马先生和有关院校的专家、学者所作的专题报告:《香港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香港的教育制度》、《职业训练局属下成人教育机构的营运及内部管理》、《香港民办成人教育机构的营运及内部管理》、《香港成人教育现状及发展展望》、《专业院校成人教育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香港小学生体质若干指标的调查,并与加拿大、广东省,等国家、地区小学生身体形态的比较,客观地分析香港小学生身体发育情况为了解和研究香港小学体育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谈香港职业教育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考察香港职业训练局考察后的总结。作者在对香港职业教育体系和香港职业训练局做了简单介绍后,分析提炼出香港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特点,最后思考了香港职业教育对内地职教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香港回归后体育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香港经济繁荣的实质,剖析了香港体育没有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国的压制。指出香港回归后体育将对香港文化及社会心态产生巨大的影响;香港的圆满回归为香港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对我国形成统一的体育“兵团”在世界竞技体育比赛中取得更多金牌、更好成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香港教育有很多值得内地高职高专借鉴的地方。笔者通过一段时间对香港的实地考察和访问,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及培训和实训基地五个方面总结了香港在教育上的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3.
对内地和香港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中一元二次方程内容的背景信息、内容结构、知识呈现方式、例习题难度、扩展学习资源以及章末小结设置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香港版教科书与人教版教科书对一元二次方程在教学安排上存在差异;香港版教科书例习题背景与实例结合较少;香港版教科书中有较多与IT技术以及与艺术作品整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2017年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香港民众对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经历了从低到高再到低的一个发展过程。特别是近些年来,"反国教、占中"等一系列运动的激化,使得香港民众的民族认同下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对"一国两制"的推行和特区稳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香港近现代史不同时期经济、教育、传媒三个方面对民族认同的影响,提出增强香港民众民族认同的路径,实现香港民众民族认同的真正全面回归。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香港基本法出发,在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国家统一,各法域平等原则的指导下,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对香港、澳门及台湾对外引渡制度及其与内地移交罪犯制度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由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香港高等院校持续教育联盟、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的“2011国际终身教育论坛”,于2011年10月18-19日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国际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印度、英国,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国际终身教育经验分享和开放大学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本次论坛吸引了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18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的殖民统治。“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成为现实。标志着香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新中国对香港问题的一贯立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是: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时候我们接受国际体操联合会的委托和国家体委的派遣,以国际体联第一副主席、国家体委体操处长冯冀柏、国际裁判员陈少珊和我一行三人前往香港主持举办第六届国际体操裁判员训练班。值此机会能与香港体操界人士广泛接触,交流体操教学和训练工作,了解香港体操活动的开展状况。目前香港各界人士和业余体操协会、中小学体育老师对开展体操活  相似文献   

19.
香港没有自然资源,唯一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香港的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关键在于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他们把发展教育作为经济起飞的一个基本条件,并贯穿于现代化进程的始终。教育的发展,不仅保证了香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为后来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变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作为香港高等教育一个重要方面的研究生教育,其办学规模、办学形式等也都与香港经济的发展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20.
每年农历七月,在全球汉字文化圈的不少地区都会举办一个传统节日的相关活动,这个传统节日,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始于移居到香港的中国潮州、海丰、陆丰等地的人士,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2011年5月18日,"香港潮人盂兰胜会"获列入第三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潮人盂兰胜会的起源与发展、特征和活动及其教育价值,分析这个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发现和总结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在传承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以更好地促进盂兰胜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并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