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特有精神的表征,大学校训也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因此,不同的大学理念在校训中也有所体现。中国的大学校训中蕴涵了一种中国特有的大学理念:大学除探索知识外,还应当探索并完善道德;除为社会服务处,还应当在社会中倡导并践行道德。这种以道德为核心的大学理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大学中的体现,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开放大学建设是远程教育实践探索的深化,应当开辟思维与认识的新境界;开放大学建设是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应当形成创新性的思路和设计;开放大学建设是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的战略转型,应当明确转型发展的任务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研究所得到的启示是:在知识社会转型过程中,哲学本科专业的大学定位不能仅限于人文学科范围内,而是应当从现代大学的整体布局中来定位;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应当根据主辅修制和差异发展原则来进行;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调整在我国必须结合非淘汰性学制和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下,许多行业性重点高校相继提出了学校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其共同点在于走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新的发展道路。本文重点以河海大学为例,探讨了什么是特色研究型大学、为什么建设特色研究型大学、怎样建设特色研究型大学等有关这条新发展道路的三个基本问题,认为:特色研究型大学是一种重要的独特大学形态;建设特色研究型大学是新形势下原行业性重点高校必要而且可行的战略选择;在建设特色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应当继续发展原行业性重点高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中的多学科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大学治理理念和治理结构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大学理念理论,大学治理强调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大学治理主张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大学治理重视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根据管家理论,大学治理应当创设一种授权和参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者的潜能.在大学治理实践中,应当汲取各派理论中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6.
抓住机遇,实现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将是我国教育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开放大学的建设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翻牌,而是要有新的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促进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实现实质性的历史新跨越。在广播电视大学向现代开放大学转型过程中,应当着重探索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重视研究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开放大学的建设,应当以巨大的勇气、胆略和魄力改变现有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水平总体不高的状况;处理好开放大学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创新体制机制,为开放大学整合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首先从教育入手实现三网合一;政府部门应当把开放大学作为新型一流大学的重大项目来立项、投入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前,影响较大的五个大学排名均有其特色,但也有明显不足,主要是评价理念不清晰、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方法有问题。大学科研实力评价应当基于大学主要职能,针对不同类别的大学进行分类评价基础上集成;大学科研评价应当进入世界主流、具有中国特色,倡导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大学科研评价应当关注科研服务人才培养、推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影响较大的五个大学排名均有其特色,但也有明显不足,主要是评价理念不清晰、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方法有问题。大学科研实力评价应当基于大学主要职能,针对不同类别的大学进行分类评价基础上集成;大学科研评价应当进入世界主流、具有中国特色,倡导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大学科研评价应当关注科研服务人才培养、推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9.
大学体育教育应当凸显现代大学职能并与之有机结合,拓展延伸大学体育教育空间;拓展延伸大学体育教育应当对大学体育教育准确定位并对其任务以新的释义;构建新型的大学体育教学平台是拓展延伸大学体育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不应当仅仅看作是一次教学改革,同时也是课程教学改革。本轮改革中凸显的几个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才能巩固改革的既有成果:大学英语教学应当以听说为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着眼于改变教学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应包括评价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在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所依据的相关理论,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内涵和意义,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想模式和体系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探讨大学英语课程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英语教学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英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相对不完善,与英语教学改革脱节。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主动发挥其教育改革的使命,构建有效反映大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发展方向的多元评价体系,突出评价体系在英语教学中的引导性价值,以保证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技术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后教学法理论为理论基础。这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并发生转变,以适应大学英语改革趋势。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是立体化教材中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和新教学理念的自主践行者,是意义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学和科研的自主发展者,是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者和教学改革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5.
CET改革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将从语法的本质属性和语法教学原则出发,重新探讨语法的作用,并分析有效地语法教学实施方法,旨在说明CET改革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不可忽视,在英语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应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After an explor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the paper finds out that the upcoming years will probably usher in another decade of reform characterized by ESP.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some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terms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it finds that the controversies or confusions concerning some concepts like GE or 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or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should be clarified while moving toward ESP in College English.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考务管理更是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需要不断提高报名的效率,加强考试的监控,强化考风考纪的教育,进一步规范考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对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应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修改现有的大纲;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改革评价系统和四、六级等级考试方法。从而使学生达到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标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本分析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要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学须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及分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还应让其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并能够用英语对外传播本土文化。因此,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几乎被忽略的状态,英语教师应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促进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教学的兼容并蓄,从而最终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