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有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潜  储金宇  刘宏 《大众科技》2008,(12):198-200
文章阐述了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就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重点课程建设带动学科发展的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有特色的专业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程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对青年教师培养中,提高其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是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分析了企业实践对环境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起到的作用和不利因素,并提出了环境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所应采取的政策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浅谈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华  张一波 《大众科技》2010,(2):170-170,173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培养创新人才、有效服务社会,是大学科技创新的意义所在。环境工程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文章在环境工程创新教育的尝试和经验基础上,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田采霞 《科教文汇》2010,(18):55-56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为适应新形势,文章结合河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从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与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考核方式等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导向和本质是培养学生运用微生物学知识解决环境工程真实问题的能力.文章分析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和解决方法,为全方位提升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基础理论、过硬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分析化学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重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分析化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集培养目标、教学过程、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和考核方式改革五方面于一体的改革方案,以期更好地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社会对高素质环保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尚有待提高。文章在分析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课程模式、教学体系和导师机制改革方面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知识框架及存在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环境工程专业服务的岗位群与岗位知识能力,提出构建"专业+设施+岗位"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三大专业核心能力及四个能力培养阶段,从岗位能力培养的角度积极开展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环境工程工艺综合实验》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江南大学《环境工程工艺综合实验》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促进《环境工程工艺综合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化,构建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环保产业的人才,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环保产业需要具有污染控制技术与管理的“文武双全”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嘉兴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从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深化实践实习、融合学科竞赛、推进校企合作等方面着手,力求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工程制图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高职环境类专业必修课程。结合实践教学,课程以实际水处理工程项目为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绘制环境专业图纸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AutoCAD绘图能力。本文就此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必要途径,文章针对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以及目前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将社会需求、理论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进行系统重构,以期建立相互关联、相互印证的理论学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进一步深化,并提高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吴景龙  黄守刚  孙亚丽 《科教文汇》2013,(16):75-76,173
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系统性、交叉性和社会性等特征。交通工程学(Traffic engineering)是从道路工程学中衍生出来的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它是把人、车、路、环境以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的。交通工程专业的课程大多属于应用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学科的实践性及其操作性很强,所以对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交通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本文从交通工程的特点和研究内容入手,探讨了交通工程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思路和体系,旨在通过课程建设改革将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改革来实现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贯穿整个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实验教学是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联系理论与工程实践的重要纽带。通过对以往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成绩评定办法等方面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工科的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该文以提高工科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针对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活动,经过探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具体措施。经过实践验证,该文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可为工科的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庆辉  杨军  朱江 《科教文汇》2012,(24):36-36,39
一体化教学是针对专业理论课与配套实践课分离教学的缺点,从大工程观角度出发提出的,其一体化体现在教学内容、师资、教学计划、考核等方面。一体化教学将专业理论课与配套实践课融合为一门课,使实践内容紧随其理论依据,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17.
安康 《大众科技》2014,(10):162-164
文章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环境中,将实践课堂产生的工程案例应用到理论课堂教学,同时网络教学平台服务于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合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学生科研、专业竞赛和社团活动等多种元素,构建一种多元化闭环式项目互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李杰  陈涛  丁继斌 《科教文汇》2011,(28):73-74
校内实训基地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工科高职数控专业的实训教学由于硬件条件所限,严重制约了学生专业实训效果。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我们与企业合作,共建生产性数控实训基地:学校提供企业数控加工的相关设备及场地,把企业完整的数控加工过程引入实训教学,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分工协作带领学生,使学生在真实的数控加工情境中,参与完整的数控加工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实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培养提高机电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是工程训练中心的核心目标,通过建立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教学体系,科学的设置金工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各类竞赛项目训练为契机,进行传统机械创新、机电一体化创新和创意制作等各种实训教学改革,将传统教学体系中金工实习以"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教学体系,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综合平台,经过系统的实训教学和创新创业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蒋霖 《大众科技》2012,(12):117-118,120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工程测量》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克服《工程测量》教学中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力,从而促进《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