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珂 《高等理科教育》2002,(2):32-35,65
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也是评价数学理论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对数学美的表现,数学美的类型等方面的论述和分析,充分展示了数学美,以期达到让学生认识数学美,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的鉴赏力及创造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的美是一种化美,有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奇异美等,在数学课中进行美的教育,是培养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必须有数学美的意识,在教学中,用心进行设计,提示数学美的特征,唤起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其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3.
陈秀琼 《湖南教育》2002,(19):37-38
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有惊人的差异,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数学美的领悟和鉴赏。数学美是一种极其严肃、雅致和含蓄的美,学生受到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的限制,并不都具有理想的鉴赏能力。因此,唤醒他们对数学的美好情感,倡导对数学美的崇尚是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一、数学知识的结构美与教学数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概念、命题、法则以及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的和谐美和简练美是数学知识结构美的两个主要方面。数学知识的和谐美是数学的普遍形式。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对这种美有较深刻的领悟,且要能艺术地表现出来。例如,…  相似文献   

4.
才文 《考试》2009,(6):74-74,92
数学美丰富多彩,教学中充分发掘数学自身所具有的美感,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真实美、简洁美、和谐美为特点的数学美,会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美的丰富多彩,因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数学也就感到乐在其中了。  相似文献   

5.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主要表现在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和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6.
数学美     
该文论述了数学美的概念和数学美的基本特征——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并简要地论述了数学美作为数学发展的动力与价值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所具有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7.
推理的严谨、语言的简练、构思的巧妙等是数学美。文章结合高等数学教材,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关、鉴赏数学美,从而去创造数学美。  相似文献   

8.
作为美的一种形态,科学美已经在美学界站稳脚跟,数学科学的基础性及其特点使数学赢得了科学的“皇后”之地位。因此科学美的基础和它的主要内容乃数学美。如果在我们的课堂内外。让学生不断认识数学美。充分感受数学美,那数学的魅力就会使学生着迷,学生当然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数学美是普遍存在的,渗透和加强数学审美教育,使学生在鉴赏数学美的过程中领悟数学,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不少学生眼里,抽象、乏味、单调、枯燥成了数学的代名词,只是苦于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去学数学、做数学题,因而学而无趣,学而无劲,难以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审视数学美、发掘数学美、追求数学美、创造数学美、应用数学美,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王国,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丰富  相似文献   

11.
美无处不在 ,无地不有。问题是我们如何发现和看待它的存在 ,如何欣赏和审视它的价值 ,如何应用和发挥它的作用。由于徐利治先生的倡导 ,“数学美”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数学中的美有些玄乎 ,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样实在 ,是不好捕捉的美。但要搞好数学素质教育 ,必须对数学美肯定和认同 ,必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美的存在和价值。挖掘数学教学中的美育 ,是我们数学教师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存在存在决定意识。美的意识美的观点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开普勒在发现著名的天体运动第二定律时说 :“数学是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2.
数学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性,它们是形象、生动而具体的,数学中的符号美、统一美、和谐美和奇异美均展现着数学自身的美。  相似文献   

13.
美元处不在,把生活中的美贯穿在教学中,不仅能使呆板冷峻的数学符充满活力,使枯燥抽象的数学公式变得生机勃发,而且也使学生心灵受到美的陶治,精神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为数学课堂教学融入了一份和谐,一分愉悦。  相似文献   

14.
袁怡  李明洋  杨梅 《考试周刊》2013,(28):74-75
本文介绍了数学美的特征,并且研究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数学美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论数学美     
数学美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美的本质属性,数学创造的具有独特风采的自由形式就是数学美,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数学美的研究的意义,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数学中审美教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美,字典上解释:“好看”“令人满意的”“好”“得意”。数学美应是“数学中能带给人愉悦的东西”。学生学习数学枯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体会到“数学美”,不懂得欣赏数学美或缺少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因此,充分挖掘数学美,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欣赏数学美。  相似文献   

17.
追求美是人的一种本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简单美、对称美、统一美、奇异美等各种各样的美的形式。通过教师采用各种各样适当的教学方法、生动的语言、规范的板书或再加以多媒体的使用等手段,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发掘数学美,去感受美的熏陶,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增长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并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91):49-51
从数学美的源头探寻数学本质的美,通过教材解读、课堂教学作为传播数学美的途径,进而形成经过数学美熏陶的结果,学生养成有序、简洁、缜密的数学思维,感受数学思想的精髓、提升数学思考能力等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美的知识和进行数学审美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数学美的简单性、对称性、统一性、和谐性、奇异性等特征要通过审美者对特定的数学对象的审美活动反映出来.数学美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数学学习过程与数学审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美的,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独特的数学美.本文通过对数学美的阐述,呼吁重视和加强数学的审美教育,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思维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