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普通Ni-P-SiC化学镀工艺基础上,添加纳米尺寸的SiC粒子,采用超声波工艺分散纳米微粒,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探索最佳试验参数(镀液PH为6,温度为86±1℃,镀液中纳米SiC浓度为3g/L)的复合镀层在不同温度的热处理时对硬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电沉积法,在20#钢上制备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通过将试验样片恒温25℃静态全浸泡在pH=3.5,NaCl的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中浸泡210h的方法。研究脉冲电流密度。脉冲占空比,超声波功率,纳米。Al2O3颗粒度等工艺参数对纳米复合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及测量复合镀层的断面厚度?利用理学D/max 2400型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镀层中含有第二相纳米Al2O3粒子。  相似文献   

3.
电刷镀技术是一项以机械设备维修为主要目的的表面工程技术。电刷镀单质金属镀层不能满足高温、重载、疲劳等苛刻条件下的工作要求,这限制了电刷镀技术的应用范围。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刷镀复合镀层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途径。传统的获得复合镀层的方法是在镀液中加入微米级的固体颗粒,如果将颗粒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理论上将可以大幅度提高镀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4,(2):57-58
液体成膜新技术是原昌平七一制镜厂总工韩刚高级工程师发明的,其顺应当代人类保护环境意识大潮,积40年在电镀、化学镀、真空镀经验的基础,发明了无污染、常温下、无电源条件的镀层新技术——“液体成膜法”,简称“水镀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n—Sic/Ni—P复合电刷镀技术的研究,将纳米颗粒材料和复合电刷镀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配制n—Sic/Ni—P复合电刷镀液,优化普通电刷镀技术的工艺参数,制备含有纳米颗粒、性能优良的复合镀层,并分析该镀层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等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微纳米SiC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处理,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微纳米SiC—MoS2/Ni基复合刷镀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研究微纳米SiC和MoS2的含量对镀层形貌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经表面修饰的微纳米SiC颗粒可以提高镀层硬度;同时在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微纳米SiC—MoS2复合刷镀层具有良好的耐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7.
技术市场     
《发明与创新》2013,(3):42-43
一种碳化硅纳米纤维/炭纤维复合毡体的制备方法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纳米纤维/炭纤维复合毡体的制备方法,将针刺整体炭毡进行去胶处理或不去胶,再将过渡族钴或镍中的一种以细颗粒状方式,采用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吸附在炭毡纤维的表面上,干燥后在化学气相沉积炉中沉积碳化硅,控制沉积气源三氯甲基硅烷,载气氢气和稀释氩气的流量,在沉积温度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在电路加工工业中,3D-MID技术因其设计的自由度大、能实现的功能多、可减少安装层次和装配的数量已广泛应用于通讯行业领域。但是通过现有化学镀工艺在对被镭射过的塑胶件表面进行化学镀铜和化学镀镍时常常会有漏镀、溢镀、上镀速率慢等问题,影响产品的良率和企业生产成本。本文选取LDS产品在化学镀过程中的溢镀情况进行跟踪实验分析,并根据一定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大量化学镀步骤方案进行比较,选取能够控制PC及ABS塑胶件表面化学镀溢镀的情况,对LDS产品生产成本和良率控制有一定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乾  汤小东 《大众科技》2006,(3):62-62,61
锌镀层的使用寿命取决于镀层的耐蚀能力,为达到提高其耐蚀能力目的,文章探讨了纳米CeO2/Zn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锌镀层中的应用,并从其应用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热浸镀新型Zn-Al-Mg合金镀层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Zn-1%Al-2.5%Mg合金镀层微观形貌并通过中性盐雾试验、Na2SO4溶液全浸试验测定其腐蚀失重速率,从而确定其耐蚀性能。结果表明Zn-1%Al-2.5%Mg合金镀层耐蚀性能远优于纯Zn镀层,接近Zn-5%Al镀层。  相似文献   

11.
化学工业     
《中国科技信息》2006,(12):335-336
电刷镀镍基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我国能源化工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Ⅰ),新型非氟芳环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溶剂型木器涂料中苯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估,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10周年,聚己内酯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在喷射电沉积装置上,采用直流和方波脉冲两种电流波形,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制备纳米晶镍镀层。详细研究了电流波形、电流密度对镀层晶粒生长、微观结构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在两种电流波形下沉积的镀层的微观结构,展示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镀层硬度随电流密度的变化趋势,主要由晶粒尺寸随电流密度的变化决定,总体上,硬度值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在相同的晶粒尺寸范围,脉冲镀层的硬度值要高于直流镀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化学镀应用于水轮机部件的原理、工艺以及达到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较低的表面能够减少海洋生物的附着,减少因海洋生物的附着导致的换热器、海水泵等设备输送管路堵塞及其他故障.Ni-P镀层具有优秀的耐腐蚀能力,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低表面能Ni-P基镀层制备方法,利用聚四氟乙烯(PTFE)纳米颗粒的低表面能特性,实现了低表面能Ni-P-PTFE镀层的制备,并通过多层镀层结构提高了沉积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薄壁直角金刚石滚轮因其外型结构的特殊性,使用过程中出现镀层脱落的质量问题,无法保证使用要求。改进了设计结构及加工工艺,通过改变镀层厚度及在镀层上进行车加工环槽等方法,制造出合格的薄壁角型金刚石滚轮,解决了这一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32)
本文重点介绍了氰化物镀金、无氰镀金工艺,综述了每种镀金工艺的基本组成、镀金工艺参数等因素对镀层和镀液体系性能的影响。在无氰脉冲电镀金铜合金工艺中,镀层含有铜、金元素;镀层表面无裂纹,平整性好,孔隙率低,细致均匀;镀层耐蚀性强,结合力好,硬度高;镀液稳定性好,电流效率高。对相关镀液体系中金的电沉积行为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无氰电镀金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机械混合和化学镀法制备了铜镍粉末,经过压片和烧结,得到粉末冶金铜镍合金,研究了其密度和硬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烧结温度提高,对其硬度和密度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方法在测量汽车发动机机体主轴承镀层硬度时,存在稳定性差、测量耗时长的不足,而且难以获得满意的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位置聚类的维氏镀层硬度测量方法研究,首先进行轴瓦的合金镀层制备实验,分析不同的镀液配方和控制参数对主轴承硬度快速测量的影响;提取维氏硬度测量压痕四周的边缘点,基于最小二乘法对压痕边缘进行归类和拟合,获取压痕的边缘直线,提高硬度检测的精度,实现对基体主轴承镀层硬度的快速测量。实验证明,提出的镀层硬度测量方法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能够满足发动机整体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硫脲作为硫源,在瓦特浴体系中通过电沉积方法获得Ni-S合金电极。阐述了电沉积过程中各工艺条件(硫脲浓度、电流密度、pH值及温度)对镀层中S含量的影响,指出硫脲浓度和电流密度为Ni-S合金镀层中S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用恒流充放电实验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163-164
分子共振快速高效节能加热技术,铝及铝合金化学镀技术,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成型泡沫塑料制品技术,省力自行车,健身自行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