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相当成熟了。伴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羽毛球技术及战术水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比赛中节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节奏就是羽毛球比赛的灵魂。本文通过对羽毛球比赛中节奏控制的重要性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员对羽毛球运动员节奏感培养的重视,旨在为日后我国羽毛球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2.
现代篮球比赛节奏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控制篮球比赛节奏,提高竞技训练水平,运用献资料、观察、逻辑等方法对这一复杂比赛现象进行探讨,影响因素主要有心理与精神因素、个人与全队的关系、队员的临场应变能力和队员战术意识的强弱等。建议从技术、战术和比赛三个层面上重视节奏的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3.
散打比赛中的节奏主要包括技术节奏、进攻节奏、全场节奏。散打的对抗就是双方运动员争夺对全场节奏的控制权。不同类型的运动员有不同的节奏战术,同一运动员在对抗不同类型的运动员时也会变换不同的节奏战术,而运动员的技术节奏则一般都会按平时训练时的节奏进行。运动员的节奏感及体育素养等因素,对节奏战术的使用和最终的表达有显著的不同。体能是影响驾驭节奏战术发挥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比赛节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乒乓球比赛节奏进行探讨,梳理出影响比寨节奏的因素及调控方法,并建议从技术、战术和心理三个层面上重视比赛节奏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运动中比赛节奏是赛场上的灵魂,它体现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快速、灵活、多变的特点,直接影响战局的变化与发展,是技战术运用好坏和心理调节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本文对乒乓球比赛节奏的概念进行深层次理解,从特点、影响因素及如何调控三个角度,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这一复杂比赛现象进行探讨,梳理出影响比赛节奏的因素及调控方法,并建议从技术战术和心理三个层面上重视比赛节奏的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6.
羽毛球比赛中节奏是灵魂,是所有技术好坏的综合体现。通过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对羽毛球比赛中的节奏进行分析,总结出羽毛球比赛中的节奏及调控比赛中节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冰球比赛进攻节奏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现代冰球比赛攻防转换较快,对抗激烈,控制进攻节奏就可获得了比赛的主动权.通过对技术、战术、体能、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分析,探讨如何才能控制好冰球比赛的进攻节奏.  相似文献   

8.
影响篮球比赛进攻节奏诸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篮球运动的进攻与防守对抗激烈,在进攻中能控制好比赛节奏就能获得比赛的主动权。要控制好比赛进攻节奏,取决于以下因素: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意识、心理、判断力、克服防守阻力等。  相似文献   

9.
杜敏 《体育师友》2004,(5):18-19
现代篮球比赛攻守对抗激烈,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比赛双方除了在技术、战术、作风、心理和体能等方面进行较量外,对比赛节奏掌握和控制的好坏也影响比赛的胜负。因此,提高对篮球比赛节奏的认识,重视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把握其运用时机,并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对进一步推动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篮球运动节奏的涵义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影响篮球运动的技术、战术、比赛节奏的各个因素,提出了加强技术动作节奏控制,提高个人攻击能力,实施灵活多变并针对实战和比赛形势等若干提高篮球运动节奏控制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就"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实行新赛制后明显缩短水平接近运动员之间比赛的时间,比赛的节奏加快;世界男单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发接发抢攻的趋势得以推进,后场采用先下压控制的打法得以凸显,网前和平抽挡技术更受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的研究四川省羽毛球男队重点后备队员技战术训练质量,为队员及教练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和数据的支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临场技术统计法对四川省羽毛球男队重点后备队员的队内训练及比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后备队员在训练中应加强发球落点区域的变化,增加单打训练中劈吊、劈杀、推挑的训练比例,提高由守转攻的能力。在双打训练中加强主动进攻意识的引导和重杀及拦网技术的训练。重视各种基本技术动作的一致性、灵活性和节奏的突变性,努力加强对前半场的控制与反控制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21分制与原来的15(或11)分赛制相比在竞赛特征上具有许多显著的自身特点.主要对羽毛球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在21分和15分赛制的后场技、战术进行对比,分析转变赛制后对羽毛球运动产生的影响,为中国羽毛球队保持今后世界级的训练和比赛水平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录像统计所得文中的各组数据来分析新旧赛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1分赛制的比赛节奏变化快了;技、战术水平要求更稳定,体能要求提高;技术全面,有突出特长,打法风格是稳中带凶的运动员将会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蔡健 《福建体育科技》2013,(1):24-25,36
运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以2011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中国的林丹与马来西亚李宗伟的决赛视频为基础,对比赛过程中的发接发、主动网前、后场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对发接发、主动网前的处理体现出两位选手都有着很强的网前抢网意识,目的是让对方起球,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进攻机会,而重杀就成了后场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建议:在训练中要重视运动员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其战术意图,让其多看高水平赛事,明确训练方向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15.
寇世雄  徐秋 《湖北体育科技》2012,(4):488-490,497
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打基础阶段,高质量的步法技术直接影响其它技术的发展,灵活快速的步法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步法灵活性好,在步法移动过程中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准确方向、定时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节奏感强。通过分析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特点和作用,总结出了科学的羽毛球步法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对如何根据羽毛球比赛的需要、步法的特点、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掌握技术的一般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步法训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网球运动基本理论和目前很多体育教师及教练员只重视对网球基本技战术的训练,而忽视对网球比赛节奏训练的现实情况,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现代网球比赛的节奏特点、影响网球比赛节奏因素、比赛节奏的控制手段以及如何培养网球运动员掌握比赛节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旨在加强教练员与运动员对网球比赛节奏的认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的调控比赛节奏,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羽毛球竞赛女双项目的制胜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新芳  许伟民 《体育学刊》2005,12(2):102-104
在羽毛球界传统观念中,没有正确认识技术风格与制胜规律的关系,因而推导出现代女双正朝着“拉开、调动突击”方向发展的论断。分析两对奥运会女双冠军的一场经典比赛的技术数据,并借鉴男双项目的发展规律,深入探讨女双项目的制胜规律:(1)中国特色的羽毛球技术风格,无论单打、双打,集中体现在“快、狠、准、活”4个字上。其中“快”字为核心,其它3个方面都是“快”的具体表现。对于不同的单项,“快”的具体表现不同。(2)1978年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所提出的“快、狠、平、近、压”的双打指导思想是对技术风格的一个不完整表述。(3)羽毛球项目制胜的核心因素是“快”,影响“快”的因素有“狠、准、活”。三者统一在“快”的基础上,在综合形成“快”的过程中,表现出总和律、突前律和更迭律。女双项目同样遵循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羽坛男单四大天王的逐渐隐去,新一代各国男单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明显可以发现我国羽球男单已经不再是不可撼动的地位了,一家独大已经成为历史,世界羽坛男子单打已是百家争鸣。本文基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战术研究中心最新研发的羽毛球技战术分析系统,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2018年南京羽毛球世界锦标赛四强选手中2名中国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的击球得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出石宇奇、谌龙各自的打法特点及战术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田敏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611-613
注重少儿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培养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的必备条件之一.其重要性决不亚于任何技战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文章通过对少儿心理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的一般概念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些有关提高羽毛球运动员心理能力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