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因此,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促其发展的氛围;推进区域、城乡职业教育的合作;政府加强政策倾斜,地方广开校资渠道;合时调整与优化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西部高职教育对于促进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也受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政策、人口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当前二、三产业以重化工、商业贸易、交通运输、房地产、制造业等为主,西部高职教育必须适应这一产业格局,科学定位学校类型,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相似文献   

3.
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袁振国 《教育研究》2005,26(7):3-11
教育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教育差距大于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是教育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缩小教育差距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突出主题。缩小教育差距,制度建设是关键,政策保障体系构建是重点。当前,要逐步弱化并最终消除人为扩大教育差距的有关政策;要根据城市反哺农村、东部反哺西部的思想,制定新的政策;要对某些政策作必要的调整,以利于教育公平合理地竞争。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历史赋予的新任务。本对西部地区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具体的政策进行了讨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具有明显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人力资本流动和知识溢出决定了教育投入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18年各省域单位面板数据,借助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各省域单位教育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第二,东部区域内教育溢出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东、西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强于中部与东、西部之间;第三,经济发展速度、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力度会对教育溢出产生正向影响,劳动力成本和高等教育水平则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兼顾其他地区教育发展政策,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来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政策,以平衡区域间教育资源分布,疏导教育溢出效应传导机制,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地如何进一步促进发展、迎接西部大开发指出了五个方面的思路,即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持和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2环境;积极调整和 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科技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不同区域居住的人们收入水平差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也普遍较高,甚至出现了优秀人才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或重点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三个区域的教育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通过分析得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地域之间生产力、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力流动性、生活成本开支的差异。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为大力发展和完善基础性教育,以提高整体受教育水平;促进优化区域产业发展;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同时要控制经济发达区域的生活成本,打破就业障碍和壁垒。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力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国家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中的区域教育发展战略选择与公共教育政策调整”(课题批准号:AGA010005),目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成果鉴定,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法规的形式,把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确定下来了。在这种背景下,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应该而且能够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并在此过程中求得自身以及整个西部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上的大发展。西部高等教育如何适应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呢?突破口在于体制改革,在于优化结构,在于调整服务方向。一、调整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加强工科教育东、西部地区之间…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矩,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西部地区教育超前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战略措施:率先普及高中教育;调整人才结构,抑制人才资源流失;构建新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公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教育公平问题是制约教育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综合了教育公平问题的基本现状,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根本属性是社会公益事业,同时,教育作为生产非物质产品的服务业,又兼具产业属性,主要表现为教育的服务性、市场性、企业性、特殊性。当前,加快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是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发展教育产业的政策取向,关键在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培育教育产业市场;借鉴产业运作模式,增强学校办学活力,积极拓展多元办学渠道;防止弱化政府教育责任和教育产业“企业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制度路径,应通过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为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制度保障。教育管理方式包括教育行政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两个方面。转变教育行政方式,关键是政府要加强教育宏观统筹,形成教育发展的合力;优化教育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转变教育资源管理方式,为教育发展提供条件;建立教育问责制度,完善发展目标的实现机制。转变学校管理方式,重点是学校要明确服务教育教学的目标,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校长教学领导水平,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管理学校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之间民办教育发展差异仍然较大,但东、中、西部地区在民办教育在校生的绝对数量和相对占比方面已无显著差异。以我国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15 年民办教育在校生占比为因变量,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14 岁以下人口占比、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民办学校的投入、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民办教育政策法规健全度等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民办学校的投入和民营经济占比显著影响民办教育在校生所占比例,民办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对民办教育发展规模有一定影响。我国民办教育区域发展模式已经从经济主导模式转向经济与政策共同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论“一费制”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及其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一费制”教育政策,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一费制”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说明“一费制”教育政策存在能力限度。因此为了确保“一费制”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政府必须实施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加强政府机构自身建设、建立教育政策评价体系以及调控教育政策制定执行四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虽然高中教育已基本普及,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阶层之间在资源配置上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与教育外部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内部的重点中学制度和择校制度的影响有关。要逐步消除这种差距,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发达地区应在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前提下,确立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为起点,坚持高中的底线均衡,在此基准上追求高中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视野下的教育投资体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西部教育问题,关键是改革教育投资体制。为此,必须设法增加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确保国家对西部地区教育投资的快速增长;调整财政教育经费的地区配置,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负担西部义务教育的全部费用;继续实行特殊的教育投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西部教育的资助和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蒲蕊 《教育研究》2006,(6):34-40
评估型政府的形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一个共同特征。对“评估型政府”概念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政府管理教育职能的改变,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政府如何在放权的同时保持对公共教育的强有力的领导。在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评估型政府的形成与发展意味着政府与公共教育关系的重建。在我国,公共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出现与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的政策思路和改革路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政府管理教育模式与新的政府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19.
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战略选择。要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实现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城乡学校布局和教育教学体系、终身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环境、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变革;落实各级政府统筹城乡教育的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强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政策法制体系;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试验区;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理论体系;建立完善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督导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