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正这一天我讲的是乘法分配律,当讲完例题时,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做书中的简便运算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25×12=?学生埋头练习,我巡视大部分学生的练习情况,完成后我拿其中两位同学做的给大家看。25×12 25×12=25×(10+2)=25×(4+8)=25×10+25×2=25×4+25×8=250+50=100+200=300=300我说:这两位同学算对了,两种算法都可以,你们是这样算的吗?是的请举手。学生们说:是!(学生纷纷举手自  相似文献   

2.
崇冲 《湖南教育》2007,(1):15-15
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我出示这样一道题:求右图长方体的表面积.当我肯定了学生列出的(5×5 10×5 10×5)×2,5×5×2 10×5×2 10×5×2,5×5×2 10×5×4三种解法后,竟出现了这样的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3.
[案例]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我组织学生练习这样一题: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列出了(5×5+5×10+10×5)×2、5×10×4+5×5×2等两种解法的算式,我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正当我要鸣金收兵时,出现了如下一幕: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列式是5×5×10。”我打量了一下公式,马上“明白”了。于是“点拨”他:“你把题目看错了,把长方体的表面积错求成长方体的体积了。”众多学生都点头称是。“我没弄错!我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学生大声争辩。我大吃一惊,心想:怎能不错呢!好,看他有什么说法。于是,我说,“你能把想法和大…  相似文献   

4.
杨玲 《湖南教育》2007,(4):27-27
贵刊2007年1月号“短论精粹”栏目刊载了崇冲老师的《“老师,我没错”》一文,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的描述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求一长方体(见右图)的表面积.当教师肯定了学生列出(5×5 10×5 10×5)×2,5×5×2 10×5×2 10×5×2,5×5×2 10×5×4三种解法后,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我让学生练习如下一道题:编织小组每人每天可以编织10个竹筐,照这样计算, 5人8天可以编织多少个竹筐?学生很快列出如下算式:①10×5×8②10×8×5③10×(5×8)在讨论解题思路时,对第①和第②种解法,大家都能流利地说出道理,对第③种解法发生了争执,大多数学生认为  相似文献   

6.
如此求面积     
学完了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我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10厘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列出了(5×5 5×10 10×5)×2,5×10×4 5×5×2两种算式,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当我准备继续讲下一题目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列式是5  相似文献   

7.
解法多样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平面图形”复习课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已知正方形的对角线是10厘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得出了如下四种解法。解(一):沿着两条对角形,可把这个正方形分剪成四个面积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因为每个小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是5厘米,所以S_正=5×5÷2×4=50(平方厘米) 解(二):正方形分成两个面积的相等的三角形。S_正=10×5÷2×2=50(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我组织学生练习这样一题:求左图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列出了(5×5+5×10+10×5)×2、5×10×4+5×5×2等两种解法的算式,我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正当我要“鸣金收兵”时,出现了如下一幕: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列式是5×5×10”。我打量了一下公式,马上“明白”了。于是“点拨”他:“你把题目看错了,把长方体的表面积错求成长方体的体积了。”众多学生都点头称是。“我没弄错!我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大声争辩。我大吃一惊,心想:怎能不错呢?好,看你怎么辩解。于…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中的简便运算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具有较高的智力价值。而学生在简便运算时 ,对某道题究竟该用什么定律、性质 ,能否简便运算 ,往往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为此在小学毕业总复习时 ,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专项练习 ,以帮助学生提高简便运算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一、基本练习练习的题式与四则运算的定律、性质的模式完全相同。如 ,1 1.2 5× 8× 0 .2 5× 4=(1.2 5× 8)× (0 .2 5×4) =10× 1=10  2 .(38+ 47)× 5 6=38× 5 6+ 47× 5 6=2 1+ 3 2 =5 3  3 .4711+ 14 + 5 411+ 9.75 =(4 711+5 411) + (14 + 9.75 ) =10 + 10 =2 0 …  相似文献   

10.
王希 《江西教育》2004,(22):37-38
教学片段一(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14×2.题目一出,学生异口同声:等于28。师:你们都会算了,那28是怎么得到的,能不能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生1:10×2=204×2=820+8=28生2:14+14=28生3:14÷2=77×4=28生4:4×2=810×2=2020+8=28生5:10+10=204+4=820+8=28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出理由?生6:喜欢第3种,因为它每一步都是表内乘除法。生7:喜欢第2种,因为它只要一步就可以了。生8:喜欢第3种,因为我就是这样从个位算起的。……师:你对哪种方法有意见,说说理由?生9:第2种,假如是乘9的话,那要加9个14,不是很麻烦吗?生10:(抢着说):第5种也是一…  相似文献   

11.
案例:在练习课上,我出示了一组思考题:110+120+130+140+150=()×(),230+240+250+260=()×()。这道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懂得了只有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是,上述两道题的加数都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时 ,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 ,运用线段图教学工程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出示准备题 ,学生分组练习一段公路长3 0601 2 0千米 ,甲队单独修 1 0天完成 ,乙队单独修 1 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学生列式解答 :3 0÷ (3 0÷ 1 0 +3 0÷ 1 5 ) =6(天 )60÷ (60÷ 1 0 +60÷ 1 5 ) =6(天 )1 2 0÷ (1 2 0÷ 1 0 +1 2 0÷ 1 5 ) =6(天 )提问 :(1 )为什么公路的长度发生变化 ,完成任务的时间却一样 ?(2 )数量关系是什么 ?二、引出例题 ,学生尝试练习既然公路…  相似文献   

13.
【案例】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口算2×10的乘积。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1:2×10表示10个2相加,2+2+2+2+2+2+2+2+2+2=20,所以2×10=20。生2: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相加,10+10=20,所以2×10=20。生3:2×10表示10个2相加,我知道2×9=18,再用  相似文献   

14.
我唤回了学生的“自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是一节令人难忘的“分式的加减运算”的新授课 .两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着同一道习题 :计算4(x + 1 ) (x + 2 ) + 3(x + 2 ) (x -1 ) -2(x + 1 ) (x -1 ) .学生甲的解法 :原式 =4(x -1 ) + 3 (x + 1 ) -2 (x + 2 )(x + 1 ) (x + 2 ) (x -1 )= 5x -5(x + 1 ) (x + 2 ) (x -1 )=5(x + 1 ) (x + 2 ) .学生乙的解法 :原式 =4(x -1 ) + 3 (x + 1 ) -2 (x + 2 )=5x -5 .板演结束后 ,我与学生有了以下的对白 :教师 :甲、乙两位学生的答案不一样 .哪一位同学正确呢 ?学生 (异口同声地 ) :甲———(这时 ,我看到乙同学的头慢慢地低了下去 )教师 :哪一…  相似文献   

15.
口算首先要求算得正确,在正确的基础上,应该逐步增加迅速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如:8+4.这是一年级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在学生熟练掌握10的组成与分解的基础上,可先采用凑+法,即8+2+2.这是一般的思考过程,为了提高速度,可进行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可设计一组练习:8+2、8+3、8+4、8+5,使学生掌握8+几的一般思维方法,再利用2+8、3+8、4+8、5+8等加以巩固,辅之以12—4、12-8逆运算关系的练习和7+4、8+4、9+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第7题是这样的一道习题:1+3=□1+3+5=□1+3+5+7=□2×2=□3×3=□4×4=□显然,这道题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涵,那么如何让孩子们感受更多的数学意义、体会数学的神奇与伟大呢?我在教学时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数学复习课与新授课、练习课并称为数学三类课。它的特点体现在"清"上,即理清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片断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说起数学,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生:+、-、×、÷和阿拉伯数字。(板书:+、-、×、÷)师:对,数学就是用0~9这10个数字和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不断变化组合,组成了一个简洁优美的世界。今天我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新课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活动:让学生先在桌上摆学具:第1排和第3排摆6个,第2排和第4排摆4个,然后用算式表示桌上一共有多少个学具。学生们通过思考,想出了如下方法:方法1:4×2+6×2=20(个)。方法2:3×6+2=20(个)。方法3:4×6-4=20(个)。方法4:4×5=20(个)。方法5:6+4+6+4=20(个)。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自己当小老师,让下面的同学发问。甘语秋首先发问:“赵老师,你为什么要用4×5来计算?4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赵国宇边摆边说,俨然一副老师的模样:“我是把第一排和第三排的圆片分别挪1个到第二排和第四排,这时,圆片总共有4…  相似文献   

19.
下面是六年级下学期一节复习课的片段: 师: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 生:(a+b)c=ac+bc. 师:计算下面几道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3.52×1.7+1.7×6.48 (2)15.26×7.3-5.26×7.3 (3)89×101-89 (4)18×(1/2+4/9) (5)(48+64)÷16 (6)18÷(1/2+9/10) 第(1)~(4)题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正确.第(5)题,全班45人中,有35人计算如下:(48+64)÷16=48÷16+64÷16=3+4=7.第(6)题,有30人是这样计算的:18÷(1/2+9/10)=18÷1/2+18÷9/10=36+20=56.  相似文献   

20.
课堂回放一(教师A): 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同学们为了布置教室,买来了漂亮的绸带.(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图,如下图)3/10米 师: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小芳所用的米数吗?(学生在练习纸上涂色) 师:做3朵绸花一共用了多少米绸带?你能列式表示吗? 生:9/10.(教师的第二个问题还没问完,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你们会列出算式吗?(教师依然按照教学预案进行) 生1:3/10×3. 生2:3/10+3/10+3/10. 师:你能算出3/10×3的结果是多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