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冠 《出版广角》2015,(16):46-47
数字出版业务不同于传统形式的出版业务,它主要是借助数字技术对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加工编辑,并借助于发展迅猛的网络技术将相关内容传播给大众的一种比较新型的出版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出版方式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它也使出版企业的会计核算出现问题。为此,本文就数字出版业务中的会计核算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杰 《新闻传播》2012,(7):10-1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出版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数字出版的应用,在推动出版社发展的同时,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了出版业务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出版效率。本文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两个方面出发,针对数字出版背景下的业务流程再造这一问题,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正成为出版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但大多数出版企业对怎样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没有明晰的思路。本文从出版企业数字出版中心发展模式、出版企业数字出版中心主要任务、数字出版中心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阐述出版企业数字出版中心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共存,但数字出版终将成为主导的情况下,对出版业务流程进行必要改造以适应出版新形势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对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进行适当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出版对传统业务流程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基于数字出版的业务流程的设计与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5.
于文 《出版科学》2011,(4):83-86
通过对谷歌数字出版业务的案例研究,揭示谷歌在数字出版方面的成功经验以便深化对数字出版的理论认识,并为我国出版企业发展数字出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型出版集团凭借其资金、技术、内容资源优势纷纷开始涉足数字出版业务,有的还制定了长期的数字出版规划,将其作为未来投资发展的主要领域。传统高校出版社必须清醒的分析自身优势,分析细分市场需求,做差异化数字出版,走专业品牌之路。打造具有品牌价值的中小型高校专业类数字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7.
胡涛 《出版参考》2012,(30):18-19
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但具体到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出版现状则是,虽然大多数出版社都基于自身优质内容资源进行了数字产品开发,但市场契合度与市场接受度都不高,在内容资源的深度开发、多次应用和增值服务等方面也都不尽如人意。更为突出的是,目前出版社数字出版业务更多的是数字出版部门的事情,传统编辑基本不参与或甚少参与。数字出版部门作为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先行军"进行先期尝试和试点,自是出版社基于当前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全媒体数字出版内涵的分析,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全媒体出版的数字延伸的特征,解析了全媒体出版数字延伸结构所具有的模块化整合的全媒体出版平台、创作主体的核心地位等特点,并探讨了深入挖掘用户群体价值、扩大出版业务规模等全媒体出版的数字延伸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争 《编辑之友》2012,(4):20-22,25
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深入发展,内容管理在出版行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如何对内容资源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管理,影响到数字出版业务的开展和出版企业的长远规划.本文研究了内容管理系统在数字出版中的具体应用,论述了出版内容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架和基本功能,探讨了数字出版与内容管理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刘刚 《出版广角》2016,(22):53-54
数字化给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变革,出版企业在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时,大多面临数字出版管理人才和编辑人才缺乏的困境.数字出版时代,出版企业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现状,制定和施行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积极建设数字出版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1.
国内出版机构对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得培养具有融合思维的全媒体复合型数字出版专业人才成为出版机构完成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升级的第一步.在此前提下,笔者以个人实践经验从强化版权意识、掌握传统出版业务、理解数字专业壁垒、巧用生产工具、尊重人才五个方面思考了出版机构如何培养并留住数字出版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瞿微  董亚峰 《出版广角》2013,(11):78-79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兴出版业态,专业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是大势所趋。专业出版社在数字出版过程中具有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要以此为基础,采用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施普林格: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跨越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出版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科技出版社,从1996年正式推出全球第一个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开始,施普林格已有十多年的数字出版经验,并且目前其收入主要来自其数字出版业务,完成了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成功跨越.2004年,它在欧洲市场上的在线出版销售额已超过印刷版.  相似文献   

14.
“构建统一资源库,实现跨媒体出版”项目是作者将传统出版业务与互联网进行结合,以互联网开放、融合、互动、思想对传统出版资源进行碎片、标引、加工,从而提出进行数字出版技术建设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国内各大出版集团的数字化出版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凡  罗敏超 《出版广角》2015,(10):34-35
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也是其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对绝大多数中小出版社来说,转变思维,依托现有出版资源拓展数字出版业务,加强数据库及网站建设,整合数字出版内容和传播平台,建立与本社优势资源相适应的数字出版体系,才有可能打破出版、传媒、网络、电子、电信等行业的界限,走出有特色的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刘蒙之 《出版参考》2013,(10):16-17
目前,全球图书出版业加快了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步伐,这一趋势从最初的激烈争辩变成当前的埋头苦干。如今,我国的数字出版业也取得历史性的发展,2010年全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达到1051.79亿元。数字出版新贵如盛大文学的数字出版业务如火如荼。电信运营商平台如梦网书城和天翼书城依靠手机阅读终端续写手机出版的成功。电子商务平台如当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互联网出版产业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北京地区互联网出版产业的发展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出版业的逐步转型,近年来,全国和北京的数字出版产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经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互联网出版单位有50家,但是实际从事数字出版业务的机构和企业约1.3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超过3万人,其中各类编辑人员超过1万人.  相似文献   

18.
刘琦  王华丽 《中国编辑》2023,(9):68-71+85
随着数字技术在出版产业的广泛应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不断深入,出版技术、出版内容、营销方式、出版人才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走向深入。文章分析了在出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出版单位进行编辑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原则和支撑要素,并结合出版实践,详细阐述了编辑营销一体化业务流程的运行过程,以期对数字时代出版单位的出版业务工作实践提供一种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融合出版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尝试分析近年来传统出版企业融合出版业务探索不断,但是成效不彰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传统出版企业通过不断的业务实践认识融合出版与传统出版的不同,加深对融合出版业务的理解,加强内部的制度创新,积极营造有利于融合出版业务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出版单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许多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出版机构纷纷向技术提供商延伸.文章就传统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通过数字出版流程的建立和数字出版平台的搭建给传统出版社带来的转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传统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策略,进而探讨其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