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先规范一下“引进节目”的概念。所谓的“引进节目”就是泛指通过赠送、交换和购买的方式所获得的、由境外电视机构和电视公司生产的电视节目,包括影视剧和电视专题节目。影视剧和专题译制节目除了题材和表述方式的截然不同之外,在节目的选择程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通常,影视剧的选择要耗费时间和精力,需要引进人员谙熟节目的具体细节和情节;而专题译制节目的选择耗费时间短,更注重题材的内容和制作质量,同一主题的节目选择余地较大。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专题译制节目之例证研究 我们先规范一下“引进节目”的概念。所谓的“引进节目”就是泛指通过赠送、交换和购买的方式所获得的、由境外电视机构和电视公司生产的电视节目,包括影视剧和电视专题节目。① 影视剧和专题译制节目除了题材和表述方式的截然不同之外,在节目的选择程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通常,影视剧的选择要耗费时间和精力,需要引进人员谙熟节目的具体细节和情节;而专题译制节目的选择耗费时间短,更注重题材的内容和制作质量,同一主题的节目选择余地较大。 中央电视台专题译制类栏目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A…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专题译制节目之例证研究 我们先规范一下“引进节目”的概念。所谓的“引进节目”就是泛指通过赠送、交换和购买的方式所获得的、由境外电视机构和电视公司生产的电视节目,包括影视剧和电视专题节目。① 影视剧和专题译制节目除了题材和表述方式的截然不同之外,在节目的选择程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通常,影视剧的选择要耗费时间和精力,需要引进人员谙熟节目的具体细节和情节;而专题译制节目的选择耗费时间短,更注重题材的内容和制作质量,同一主题的节目选择余地较大。 中央电视台专题译制类栏目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A…  相似文献   

4.
第一,较为隐蔽。同影视剧的直接引入相比,引进节目引进的是节目的版权、节目形态与节目流程、节目制作手段与方式,版权引进后还要进行本土化制作。从表面上看没什么影响,但从实质看,引进节目的意识形态建构往往在一种较隐蔽的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观众沉浸于节目所营造的华丽热闹的氛围和戏剧效果之中,潜移默化下,其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理念都会受到影响。电视是建立民族和社会想象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方式,节目越是迷人,对意识形态建构的影响力就越大。第二,以价值观的输入为主。相比于影视剧等外来文本,引进节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价值观的输入。如以竞争、对抗为主的真人秀和游戏节目所传达的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选手通过不断的比赛来获得观众和评委的认可,则体现了一种“奋进就能取得成功和财富”的美国精神和美国梦的内涵。这些具有鲜明西方特色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重构了社会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众媒介来讲,经济节目属于对象性较强的节目,与新闻、影视剧、综艺节目这样最大众化的节目相比,想获得高收视率是非常困难的。走在收视排行榜最前面的始终是娱乐节目。但随着非娱乐电视栏目开始大胆接受“娱乐”这根“魔棒”的点化,  相似文献   

6.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4,(11):69-70
<正>引进节目对社会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特征第一,较为隐蔽。同影视剧的直接引入相比,引进节目引进的是节目的版权、节目形态与节目流程、节目制作手段与方式,版权引进后还要进行本土化制作。从表面上看没什么影响,但从实质看,引进节目的意识形态建构往往在一种较隐蔽的无意识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 ,一些有线电视机构在处理影视剧类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时 ,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倾向。表现为两个极端 :或者完全无视影视剧节目的商业属性 ,将影视剧的“政治作用”强调到了不恰当的程度 ,或是把影视剧的效益片面地理解为“金钱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上。无论那种倾向都割裂了影视剧节目本身的商品属性和社会意识形态属性的有机统一 ,将影视剧类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为地对立起来。市场机制能有效地促进有线电视荧屏的繁荣 ,将市场机制引入影视剧节目制作和播出领域 ,尤其对播出进行市场化管理 ,无疑将…  相似文献   

8.
南京的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将新闻之眼投向了社会新闻,从贴近性的角度看做得不错。但也有一些新闻做得有些出格了。比如“暗访卖淫女”的节目,将记如何与卖淫女接头、商谈、及卖淫女脱衣的镜头详细的呈现在了银屏上:比如“中介里的争端”的节目,将争议双方的对骂、对打,甚至连滴落的鲜血都给了特写性镜头。这样的新闻看了让人有种不适感,有些群众将之怒称为“新闻三级片“。  相似文献   

9.
丰富多彩的广播专题、文艺、影视剧节目,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媒体新闻“炒作”的喧嚣之下,文艺广播,尤其是固守传统文化堡垒的戏曲广播,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的深入发展,消息类新闻节目的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不少以社会新闻为主的主持人栏目都采用了“说新闻”的方式。从严格意义上看,被传授双方都认可的“说新闻”,不仅仅是对文字稿件的口语化处理,更有对新闻进行解释、说明、补充和稍加分析的信息加工,也就是说,消息传播中适当地融入传播者主观的分析来与受众沟通。采用“说新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新的传播理念,顺应受众接受心理,它的目的是为了缩短传受双方的距离,通过主持人为受众的理解提供引导和服务,从而优化消息,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1.
胡焱 《记者摇篮》2009,(3):44-44
在中国国内的几乎所有电视台里,有关这种“脱口秀”节目都是由新闻评论部门或者社教部门来制作。与国外不同的是,许多电视谈话节目是由娱乐公司来制作的?但是,“脱口秀”到底是新闻评论节目,还是娱乐节目?笔者认为,“脱口秀”节目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新闻评论节目,另一种是娱乐类节目。两者在性质和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把外国影视剧介绍给本国观众这个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见仁见智的做法,就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推出的《电影艺术词典》上所列“翻译片”的条目中所指称的“译配字幕”和“译配解说”。世界各国的媒体在引进国外影视剧时都会根据自己国家的受众状况、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设计出一种为本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引进片加工方式。比如在欧洲进口影视份额较大的荷兰、比利时等国,他们一般都要采取配字幕的方式;而在进口影视剧所占比例较低的法国,则是采用配音的方法。美国在引进外国影视剧这个问题上一向采取保守的态度,在极少量的引进片…  相似文献   

13.
“两克拉八心八箭要20多万,而我们的八心八箭只需要998块,998块人民币!只有39颗哎。”主持这档“水晶钻石电视购物”节目的侯总因生动的“主持风格”迅速成为网民讨论的热点,而且还在短时间内集聚了大批“粉丝”。人们之所以会将购物节目“主持人”和传统主持人划为一体,是因为二者都是在荧屏上用语言来表达有效信息的信息传播者。但购物节目“主持人”不能与传统节目主持人划为一体,因为节目要求他们成为购物专家。  相似文献   

14.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推出的一个以记者的调查采访为主要形式,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经过7年发展,“新闻调查”已经成为倍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栏目。在央视新闻频道开播,新闻节目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新闻调查”的节目形态成了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借鉴。 运用调查方式推进深度报道 “新闻调查”的成功,就是在关注“正在发生的历史”和“新闻背后  相似文献   

15.
陆虹 《青年记者》2006,(4):18-19
在“新闻立台”的理念下,许多媒体纷纷奉上以新闻为主菜的资讯大餐。以“国视资讯,视听天下”、“一个开放而负责的资讯平台”为宣传口号的“国视资讯”,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资讯节目,它由一组国视字号的栏目组成,其中包括日播节目《国视新闻》、《国视资讯·报刊导读》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4,(2):68-68
2003年6期《现代传播》陈芳的《论电视引进节目的“本土化”》,对外来节目的形式、内容的加工和对外来节目样式的消化吸收作了阐述。对引进节目中原片主题准确的阐释、立意精确的表达、形式风格的理解把握等都是要通过进行“中国化”式的语言转换和拆解来完成。这个语言转换与拆解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引进节目的接受、理解和喜爱程度。“本土化”绝不仅仅是局限在节目外在样式的加工上,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对外来节目的思想内容进行“本土化”加工。东西方民族在政治观念、历史观念、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同样在电视节目中也得到了表现。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引进的大型专题片《千年沧桑》了。这是一部完全由美国人拍摄的关  相似文献   

17.
许靖 《视听界》2014,(4):112-112
县级电视台要想在同一收视平台上吸引受众的目光,节目设置必须立足本土、亲民、服务,用足有限的节目资源。这是由其地域性特征和新闻传播价值决定的。县级电视台的节目,主要由自办节目、外来节目和影视剧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8.
"百家讲坛"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01年10月推出的一档学术讲坛类节目。节目开办以来,一直未引起太大关注。然而在不经意间,这档只有午间和深夜才出现在屏幕上的讲课式栏目竟然火了起来,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大,乃至成了一种众说纷纭的文化现象。作为一档科教节目竟能取得如此的成绩,自有其独到创新之处。但是在“百家讲坛”取得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影响到节目未来的发展。学者明星化与学者自主性的丧失“百家讲坛”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打“名家牌”,推出了一批“学术…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对广播新闻滚动播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实行滚动播出,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基本走向。目前在我国,新闻滚动播出已被大多数电台采用,成为新闻节目的一种主要布局方式和播出形式。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广播新闻滚动播出也较普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重视程度不够。广播新闻节目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各台都形成了自己的重点新闻节目,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它们在听众中威信高、影响大。因此,各电台都下气力精心办好自己的重点新闻节目,调用“精兵强将”,严格把关,并将节目放在最好的收听时段。而其它的整点新闻无论节目长度、时段还是在听众中的影响面都不及重点新闻节目。虽说口头上都在讲要发挥滚动新闻的优势,但实际上,对待整点新闻的态度远没有对待重点新闻节目那样认真。有的同志甚至错误地认为不大重要的新闻才上整点,整点新闻往往成了“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