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张娅彭  王紫霞 《编辑学报》2017,29(5):460-462
根据《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编辑部的工作实践,列举多个稿件初审实例.通过实例分析,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如何提升稿件初审质量做了梳理和归纳,旨在与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探讨提高稿件初审质量的有效方法,为后续的稿件送审等工作打好基础,以点带面,促进编辑工作整体的高效运转,助力青年编辑自身成长.同时认为,青年编辑应发挥学习主动性,完善和更新知识架构,并注重初审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丹 《编辑学报》2019,31(3):279-281
为了在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稿件初审的效率,本文结合编辑部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种从稿件最后的结论开始看起,反向追溯作者的研究过程,以提问的方式一路质疑到引言部分的初审方法。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式对文章进行梳理,可以快速地对文章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做出判断,从而高效地完成初审工作,并有助于给出明确的让作者信服的初审意见。此外,还指出了几点初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抓大放小”原则的辩证关系,以笔者所在编辑部为例,从编辑部业务流程控制出发,讨论了其在科技期刊编辑部管理中的重要性、使用的必要性和使用原则,指出“抓大放小”原则在编辑部管理中使用的关键流程节点。实践结果表明,在“抓大放小”原则运用下,从制度规范、稿件初审、终审、终校、编辑培养几个关键节点上可以有效控制稿件的质量,同时激励每位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稿件初审环节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初审环节中稿件相关材料和信息检查、稿件质量初评、稿件查新检索及初审时滞把握等步骤中存在的问题和要求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从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一些提高稿件初审环节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编委初筛”环节强化稿件初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敏  董悦颖 《编辑学报》2014,26(1):49-51
《检验医学》为加强稿件初审工作,在审稿流程中引入了"编委初筛"环节。实践证明"编委初筛"可缩短低质稿件的审稿周期,提高审稿质量,对树立期刊良好形象、提升学术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初审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开颜 《出版科学》2011,19(3):28-30
审稿是对科技论文质量的评定,初审是审稿程序的第一步,其任务是对稿件总体水平进行初步评价,对稿件形式、适用性及学术质量进行初步审查。责任编辑在初审中应该注意履行职责,公平对待每一篇稿件,不为稿件的表象所迷惑,善用网络检索信息,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初审工作,提高刊发稿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双盲与非双盲法审稿在审稿质量上有差异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家审稿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1994年11月以前,本刊与其他中华系列杂志一样一直沿用非双盲法审稿.审稿流程为:作者投稿时只送一份稿件,并在稿件正文内注明作者单位和姓名,编辑部在初审后,先将稿件送给第一位审稿专家审阅,第一位专家审阅完毕将稿件寄回编辑部后,再送第二位专家审阅(包括第一审的审单),即审稿人之间非盲,审稿人知道作者姓名,但作者不知审稿人姓名.论著类稿件一般送二审,个别送三审(前二审意见不一致时),个案送一审.专家审毕,上审稿会定稿.  相似文献   

8.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园艺学报》编辑部李亚新审稿是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科技期刊审稿一般实行三审制,即编辑初审、编委或同行专家评审、主编(或副主编)终审。其中专家评审对于评价稿件的学术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与国...  相似文献   

9.
针对研究生稿件及其作者群体特点,编制了作者自查表,在稿件初审、退修等阶段予以应用,提示和引导作者对稿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检查和修改,以提高稿件质量,减少编辑的工作量,同时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实践表明,该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稿件的规范性和质量,提高初审通过率,降低编辑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论"疑问式"审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爱琴 《编辑学报》2007,19(4):259-260
在科技学术期刊的质量主要决定于专家审稿的今天,变审稿过程中简单结论式问答为"疑问式"层次问答,是提高审稿质量的关键举措.要做好"疑问式"审稿工作,编辑者必须对稿件进行深层次了解,做到向审稿者提出的问题个个都涉及论文的实质和核心.为此,作者必须撰写出规范的论文摘要;编辑者初审时必须认真细致阅读稿件,必须准确选择审稿专家;编辑部必须适量提高审稿酬金.  相似文献   

11.
吴爱华  王晴  李彩  杜冰  王姝  张玉楠 《编辑学报》2013,25(4):381-383
医学期刊的存稿量适当,可以将发表时滞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文根据医学期刊的刊期和审稿制度的特征,总结出控制存稿量的方法:根据来稿量和刊期确定时间单位,在单位时间内根据稿件审理阶段来调整存稿量,其中审稿阶段根据往年的录用率进行整体调控,定稿阶段根据每期发文量进行精细调控。这样,既可保证发文量,又可控制发表时滞不致过长,还可以选择到学术质量相对较高的稿件,从而提高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的一类滞审稿件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论文,分析其送审过程和审稿结果,探讨适合刊物自身特点的审稿专家遴选方法。编辑在选择审稿专家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内外交叉审稿、选择学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审稿专家,同时注意多关注和挖掘学术活跃度高、精力旺盛的青年审稿人,建设有针对性的审稿专家队伍,以期提高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华妇产科杂志审稿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潘伟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2,14(1):29-31
为探讨科技期刊审稿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抽取200份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年审稿单及60篇论著类文稿的144份专家审稿意见,分别对审稿时间和审稿质量进行分析.除去初审退稿外,外审时间最短7 d,最长206 d,平均42.7 d,一篇文稿从来稿到刊出平均最快要7个月;60篇论著类文稿的专家审稿单144份,共提出审稿意见263条,最少1条,最多7条,平均1.83条(两审意见重叠时,按1条计算).建议:1)根据来稿总量调整初审退稿比率;2)建立标准化审稿程序;3)完善和扩大审稿队伍;4)建立专业副总编评审制度;5)提高编辑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4.
张祥合  王丹  赵莹莹 《编辑学报》2017,29(2):155-157
充足而优质的稿源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根本.文章从作者角度分析投稿过程中的认知和投稿取向,包括对稿件内容水平的认知、对发表时间的要求、对期刊的认知程度、期刊层次以及投稿体验等5个方面;从编辑角度有针对性地从突出自身特色、提高稿件处理效率、强化编辑服务意识、加强期刊宣传、熟练掌握现代编辑手段方面提出了如何争取优质稿源从而促进学术期刊发展的5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为提高期刊编辑处理稿件的质量和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VBA的Word稿件编辑工具。该工具可以线下和在线编辑稿件规范信息,建立和不断完善稿件规范数据库;在Word软件中调出工作界面,通过大小栏目选择或检索功能,快速找到相关编辑规范问题,可以方便、快捷地在Word稿件中进行插入、替换、批注等文字处理。经试用发现,该工具不仅提高了稿件处理效率,而且可以方便地整理规范信息,积累编辑稿件处理经验,建立和完善编辑个人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一稿多投"、"一稿多用"与稿件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彩霞 《图书与情报》2006,(2):57-59,65
学术稿件具有作者独享的知识产权。我国法律法规对未刊稿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缺位,导致“一稿多投”和“一稿多用”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但出版单位对作者稿件的处理也存在几种可能侵权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19.
王妍  陈银洲 《编辑学报》2019,31(6):614-618
退稿转投时带来的发表延误和同行评审重负是一个受到各界重视但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结合文献和国际著名期刊网站的调研与分析表明,便携式同行评审与稿件转投服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方向。退稿及其同行评审的转投推荐能提高转投稿件处理效率、缓解同行评审压力,也是提升作者科学素养的现实途径,对我国科技期刊改善同行评审和期刊合作、缩短稿件出版周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