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海斌  孟晓姣 《档案》2015,(4):6-12
民国时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文档名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书、档案、公文、案卷、文案、文牍等名词仍然表现出较好的继承性,文件、文书、档案、公文等名词被社会普遍采用,文书类名词和档案类名词也有了比较清晰的区别,文档名词的统一度大大提升,并有理论研究作为支撑。特别是"档案"一词成为统一的通用名词,"档子"、"档册"等词则渐被淘汰,但"档案"一词在专业领域之外的社会普及度还很低;"文件"一词自清末产生后,迅速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文档名词之一。民国文档名词的普及度大大提升,作为文书和档案名词主要代表的"文"族名词和"档"族名词的使用频率高达两位数,取得了突破性的提升。这26个文档名词划分为五大族类,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档案价值问题的讨论中,档案一直是作为一个整体性的集合名词对待的。这种整体性的集合名词往往只涉及到档案的整体价值问题。事实上,档案既是一个可数名词(如一份档案),也是一个不可数名词(如国家全部档案);档案价值既有一个整体性价值问题,如“凭证价值”,“情报价值”,也可以将这种整体价值划成若干个部分进行考查。这种将档案的价值按级分层,使之成为一个价值梯度样图的分析方法称之为档案价值层析法。作者不揣浅陋,试图运用该法对档案价值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案族”文档名词是指含有单音词“案”的文档名词,主要包括“文案”“案牍”“案卷”“档案”“书案”“案牒”“案记”等名词,是中国古代文档名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案族”文档名词中的名词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名词使用频次较低,但“文案”“案牍”“案卷”“档案”等词都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以计量语言学的方法,分析了“案族”及该族类内主要文档名词的基本使用特点及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一个新的名词:家庭档案。那么家庭档案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5.
在论述电子档案概念之前,我们不得不提起与之紧密相关的另外一个名词,即电子文件。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电子档案作为电子文件的终极归宿,也就是最后归入档案部门管理的那部分电子文件,两者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宋代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认为:宋代档案原件意识是明确的,在多数场合下都是受到重视和强调的。首先,这一意识表现为宋代档案工作中存在与“原件”相关的名词,这些名词分别是:“元本”“正本”“底本”及“真本”。其次,这一意识表现为在宋代档案工作中皇命文书和官文书都需按要求保管原件。最后,这一意识表现为档案原件在信息的核验、诉讼和国土争端得以广泛利用并发挥着证据价值。以宋代相关史实为基础,进而我们相信传统档案管理中“档案原件”意识的确立时间应大大早于已有研究者所提出的“近代以后”。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目前,一个新的名词又给档案界的理论研究激起了一丝涟漪,这就是内容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张会超先生在2007年第1期的《山西档案》上发表的《档案内容管理引论》,对档案管理的纵向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引出了内容管理带给档案工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卉 《档案学研究》2020,34(4):87-96
拼音名词规范化控制在近代海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它是构建海关档案数据库的基础数据源,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厘清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语言、书写、专有名词不断变换的障碍,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开发,从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的效率。本文以近代广东海关档案为对象、以粤海关档案为中心进行此次研究,通过整合粤海关档案中的人名、地名、机构名等拼音文字数据资料,梳理粤海关档案中语言文字的特点、不同的拼音系统及其复杂的演化过程,结合传统的规范控制方法和基于网络的关联数据技术,将粤海关档案中不同拼音系统所导致的一音多词、一词多音、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等问题进行合并,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已有的书目框架基础上,提出构建以拼音名词为核心的海关档案文献规范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9.
"水利"一词的翻译,经历了hydraulic engineering,water conservancy和water resources等为主流的不同译法,至今没有统一。它启示我们统一对传统科技名词的翻译,必须利用档案了解名词的含义及其变化、考察历史上的习惯译法。翻译工作者应该在国家权威机构主导下积极参与其中,群策群力促进科技名词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崔丽 《山东档案》2010,(1):45-46
一说起"档案",我们就会联想到单位里一排排的档案柜及一个个的卷宗,总感觉是很严肃、很神秘的样子。近年来,出现了"家庭档案"这个名词,我们觉得很新鲜。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很难把家庭与档案联系起来,其实家庭档案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  相似文献   

11.
对于"档案"这个名词,我并不陌生,因为我似乎与"档案"有着不解之缘,报考大学的时候,我第一志愿填的是法律,却阴差阳错地被文秘专业录取,这似乎还没有和"档案"沾上边,但文秘专业与档案专业是临近学科。我们在大学二年级时开设了档案学课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档案",  相似文献   

12.
李健  王运彬 《兰台世界》2017,(16):26-29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统计与计量语言学的方法对《元史》中所提到的"案牍""文书""文案""文卷""簿书"五个文档名词进行检索,然后对其含义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些可供借鉴的信息,可以对学界深入研究档案工作、档案事业以及档案现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有档案信息资源配置,在档案学界似乎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名词,学界使用更多的是"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保障"、"档案管理体制"等术语,比较忌讳一些所谓的"文字创新"或者"填补空白",而本文所使用的"国有档案信息资源"及其"多元化配置"恰巧有类似的嫌疑,对此,笔者无意于此类的争执,但必  相似文献   

14.
《档案天地》改版改革,我们又议出了一个新栏目,初步考虑,叫“揭示历史的名词”。这个栏目,是与王潮、张继卫等同志交谈时得到启示。当时考虑要新设的栏目叫“一档一议”。结果,骑着马找马,就找到了这个“历史的名词”。照此思路向前走,以后。我们会找到更多的“好马”。《档案天地》刊发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数字档案馆内容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目前,一个新的名词又给档案界的理论研究激起了一丝涟漪,这就是内容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张会超先生在2007年第1期的《山西档案》上发表的《档案内容管理引论》,对档案管理的纵向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引出了内容管理带给档案工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成长档案和核心竞争力两个同属于不同领域的名词会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笔者通过对两个概念的深入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通过建立健全艺术学院学生成长档案来促进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并展示了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7.
成长档案和核心竞争力两个同属于不同领域的名词会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笔者通过对两个概念的深入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通过建立健全艺术学院学生成长档案来促进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并展示了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8.
《兰台世界》2018,(Z1):40-41
<正>档案是一个可数名词(如一份档案、一本古籍),也是一个不可数名词,具有原始性、真实性,这是档案价值实现的基础。国内外档案学界关于档案价值定义的研究很多,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一书认为,在档案学和档案工作实践中通常所说的档案价值,指的是档案的利用价值或使用价值,实质是档案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意义,档案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又指出,档案的价值是通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9.
笔记作为一种重要史料,对于档案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及独特的作用。独特之处在于它是非官修著作,多为在朝廷任职官员或乡野文人自己编著而得,可以据此与官修正史相对照,具有扩展意义,并达到查考、证实的目的。笔记类档案史史料中的内容有记录古代档案管理、档案利用的,也有阐述档案价值的。后人多应用这些史料在档案词源研究、文档名词发展研究、古代档案工作研究等领域。笔记史料是不可忽视的档案史史料类型。  相似文献   

20.
大档案:面向未来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民主政治的提升,一个与大经济、大科技、大文化相适应的崭新名词--"大档案"悄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它的内涵主要表现为未来档案的社会化、多元化、开放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