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学科教材论是一门主要探讨学科教材的编写、使用、评价、管理、历史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注重揭示学科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使用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兼具实践应用性与理论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以学科教材编写和使用等现象和事实为基础的、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学科教材问题,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学科教材论基本原理系列、学科教材开发和使用过程系列、学科教材历史发展与比较系列。发展学科教材论需要凝聚研究力量,建立学科教材论的学术共同体;需要扎根实践土壤,把握学科教材论建设的重难点;需要着眼独有元素,突出各学科教材论建设的个性;需要知悉理论基础,以多元视角开展学科教材研究;需要增强方法自觉,构建学科教材研究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是培养新时代教师的主要学科,其教材建设为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着内源性的支撑。文章基于教材演化的历史逻辑,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切入点,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舶来与依附、恢复与重建、开放与援引、创新与自足、稳步与深化”等五个阶段的历史嬗变,并从价值、理论、内容、治理等维度对教材的发展困境进行审视。针对存在的教材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缺失、教材内生性理论质素供给不足、教材内容结构一体化程度不够、教材治理效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的问题,提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以及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纾解策略,即“厚植中国本土现实,坚定教材价值立场;把握学科逻辑之基,加强教材理论供给;超越边缘学科层级,统整教材内容体系;创新教材治理机制,重构教材发展生态”,以更好地满足处在全新历史起点上教师教育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教材建设先后经历了停滞、重建、繁荣发展和深化探索四个阶段,在曲折前行中取得了突出成就。教材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不断增强,教材体系持续创新完善,教材内容不断丰富优化,教材编写的国际视野日益开阔。基于对以往历程的回顾与反思,教育社会学教材建设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强化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并举,坚持学科逻辑构建与现实问题分析并重,以及坚持本土化追求与开放性借鉴的并行,进一步明确提高育人质量、推动学科发展的时代使命和学术责任。  相似文献   

4.
2001-2005年,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突显出对人、对实践和对学科自身发展的深切关注,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以转型为主调的浑厚旋律,先后经历了学科存在价值与发展空间的寻找、学科研究转型、学科发展意识觉醒与迷乱这样几个阶段,最后进入“问题意识增强、本土研究强化、重建力量集聚”的新时期。总之,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使人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正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载体与依托。2022年8月20—21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以“中小学高质量课程教材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举办了第四届全国课程与教学青年学术论坛。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行实施的新背景下,建设高质量课程教材是对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政策的积极响应,是发展中国特色课程教材理论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课程教材质量的实践之需。当前高质量课程教材的建设,紧紧围绕以素养导向建构新目标、以“学为中心”打造新教材、以“学科实践”推进新教学、以“促进学习”开展新评价展开。基于此,未来应继续深化发展机制、凸显文化底蕴、强化数字赋能,进一步推动课程教材育人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对于学科教育和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所属三级学科的教材建设表现出较严重的滞后现象。基于对体育人文社会学所属三级学科现行教材的研读与梳理,归纳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实践的现实环境和学科教育的特点,运用教育学中有关教材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一般性的改进原则。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一是需要以前瞻性为基点推进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建设:立足长远,做好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学科特色;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夯实学科育人根基。二是要以创新性为重点推进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体系建设:把握教育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的时间向度,协调教育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的三对关系,坚持教育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三学”并重。三是要以影响力为焦点推进教育社会学的话语体系建设:明确教育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践进路,加强教育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提升教育社会学话语体系的双重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对1979~2010年比较教育学教材的梳理、分析看出,比较教育学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入三个阶段,其学科属性逐渐明晰,即由"比较方法"的工具性转为"比较视域"的本体性,研究目的由借鉴转变为借鉴、理解双目的共存,研究对象则从发达国家转为多中心文化圈等。并据此提出建议:应加大学科内与学科外的联系;应注意方法理论与研究实践的结合;应增强"本土关怀"。  相似文献   

9.
围绕针灸推拿特色专业教材建设工作进行介绍,指出针灸推拿特色专业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教材建设要结合学科学术特色与优势、注重师生互动,突出经典理论与临床操作技能;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主编高质量的全国统编或精编教材;强化实践教学教材体系;依托学科研究方向优势,重视针灸医籍经典课程教材的建设。介绍了本学科教材建设的成果。指出教材要不断完善以弥补教学的不足,立体化教材建设是教材体系建设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教材建设中要重视青年后备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德育教科书作为德育课程的物化样态,是德育教与学的具象媒介与主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在铸魂育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历程大致分为恢复调整、改革完善、繁荣发展、统编统用四个阶段。其中的基本经验呈现为: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控意识形态维度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根本前提;立足德育学科体系,科学择选教材内容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基本要求;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守多重逻辑起点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科学方法;统筹机制体制改革,打造专业编研队伍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重要保障。未来我国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要立足于:把握教材建设正确方向,强化教材建设领导能力;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加快多维立体教材开发;借鉴多元教材建设经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基因;创新教材建设体制机制,优化教材建设编研队伍。  相似文献   

11.
一、编写宗旨为在经济学科教学与研究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突出优秀教材在繁荣和发展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本着“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的原则,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成立“创新型经济学系列教材”指导委员会,由刘国光教授、程恩富教授、贺耀敏教授任总主编,组织编写“创新型经济学系列教材”(暂定名),特向国内经济学界同仁征稿。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循证实践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循证实践从理论与实践、证据与决策、个体与社会等维度,引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式创新;从突破拿来主义困境、构建本土心理健康理论框架、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等层面,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创新;从构建本土心理健康数据库、建立本土心理健康教育模型、强化科学实践依据、打造专业高效工作队伍等方面,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本刊进一步扩版,页码由过去的112面,增加到128面。在新的一年,本刊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宗旨,一如既往地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服务,成为"教师的挚友,教研的助手,教改的参谋";继续为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师生、课程教材研究者、教育行政领导和教研员服务;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研究的创新与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加强实践研究及其推广价值;继续办好固定内容栏目,如课程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理论与方法、学科课程与教材研究、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等。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本刊的看点,呈现教学、教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论教材建设与高师数学学科教育课程的发展历史是分不开的,尽管近几年数学教学论教材建设成果不断,但作为新兴和发展中的学科,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需要把握好研究的逻辑起点,突出数学特征;重视数学教学价值观研究,解决"为什么教数学"这一核心问题;进一步完善教材结构,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注意与同类课程内容的整合,避免重复;教材容量与教学计划要匹配.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管理学是研究教材管理现象,揭示教材管理规律的科学。探讨教材管理学的体系是要回答“用一个什么样的逻辑结构来论述教材管理的现象和规律”这个问题。建构教材管理学的体系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一般管理与教材管理、教材管理共性和教材管理个性、教材管理措施与教材管理制度,以及教材管理与教材建设五对关系。处理好这五对关系,既有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观照,又有应然逻辑到实然逻辑再到应然逻辑的观照。由这种逻辑观照所建构的教材管理学体系由教材管理学导论、国家教材管理、学校教材管理三篇九章组成。这样的教材管理学体系力求做到处理好上述五对关系,并弥补已有教材管理学体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创新教学创新强化实践:落实创新理念的三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要树立创新理念,而且把它作为教学实践的主旋律,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材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引擎.教材创新不止内容新颖,而且体系有所创新.教师要努力把课堂作为创新教育的平台,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实践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可视为师生共创新知识的过程.实践中要重视当前地学研究发展出现新的特点:高新技术的应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各种不同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的交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经济学自学科创立以来,其研究发展大致经历了发端、兴起、繁荣和成熟四个阶段,同时呈现出由学习借鉴欧美理论到中国化改造的历史演进逻辑、由单一理论来源到多元理论兼容并蓄的理论演进逻辑、由致力于解决宏观教育经济问题到宏微观并举的实践演进逻辑和由分散碎片化方法到系统全面方法论的方法演进逻辑。展望未来,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仍然需要开展学科性质的"再讨论",进一步厘清学科归属问题;吸纳多学科研究者加盟,培养能够胜任交叉研究的"生力军";继续发扬实证研究的优势,更好地实现服务教育决策的功能;加强跨学科理论借鉴的规范性,确保学科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相似文献   

18.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新时代繁荣教育经济学的根本方向。建设中国特色教育经济学“三大体系”,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结合,坚持将传统教育经济思想和当代教育经济问题相结合,坚持将本土化和全球化相结合,形成能够科学回答教育经济的中国问题、世界问题、时代问题的新学科新理论新话语。建设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要优化学科体系架构,明确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务实教材体系和人才体系。建设教育经济学学术体系要创新教育经济思想,注重原创理论生成,促进研究方法融合发展。建设教育经济学话语体系要打造新概念、新范畴,优化话语表达与转化,提升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材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新阶段,教材研究呈现新主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把教材意识形态关;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完善教材管理与治理模式;对教材内涵的理解不断深化,由“教材”转向“学材”;教材评价更加科学,关照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关注数字教材的开发、建设与管理,聚焦服务教育教学。教材研究体现出的新特征是:多元研究主体推动教材研究进入新格局,教材研究主题呈现精微化趋势,教材研究服务教材政策意识与能力进一步提升,教材研究思路更加开阔、方法更加多样。未来我国教材研究的新趋势为:坚持教材作为国家事权,推进意识形态进教材;重视教材元研究,积极构建教材学;研究新背景下教材建设重点主题,继续服务教材决策;倡导教材的跨学科研究,形成教材研究学术共同体;促进教材研究规范化,推动研究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20.
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教材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总结“十五”期间我国高校教材建设所取得的经验和分析“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提出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发展策略。包括:强化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开放式教材建设规划管理模式;完善高校教材建设管理,建全教材市场监督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