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要教好 ,首先得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学生要学好 ,也要了解老师 ,熟悉教法。然而 ,在现实中有部分老师师道尊严过重 ,也有部分学生不会主动让老师了解自己 ,师生间的鸿沟往往很难跨越 ,这样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为了搭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 ,笔者近年来在所教班级中做了以下尝试 ,收到了校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一颗心温暖众颗心  教育事业是爱心工程 ,诚如马卡连柯所说 :“爱是教育的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心去感化学生 ,关心呵护学生 ,是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 ,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先决条件。只有让…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好老师,在平凡中实现伟大呢?"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立起标杆、提出要求——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当我们觉得学生调皮、不听话时,当我们看到学生违纪时,当我们怒发冲冠批评学生时,当我们婆婆妈妈抱怨工作烦锁时,当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好学生,可见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决不能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与观念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要在与学生不断进行心灵与情感接触的过程中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4.
关爱+规矩=?     
正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与学生朝夕相处,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师生感情也与日俱增。这时,有的老师因无原则地容忍学生的言行,在学生面前没有丝毫的威信,学生有言不听、有令不从,这种"爱"让双方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而有的老师则从一开始就板起了面孔,与学生没有丝毫的亲昵,不苟言笑,这种"畏惧"让双方也都没有丝毫的快乐。如何在这两种极端的师生关系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如何让师生都能感到成长的幸福感?通过实践,我发现用"基于关爱的规矩"才能架起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正>"亲其师,信其道",大意是亲近他的老师,相信他的道理。要想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就要让学生亲近你,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爱的指导下将智慧的光芒发挥到极致。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想得到学生的亲近并且成为学生信赖的好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本身,我们要从这些方面努力。一、爱人者,人恒爱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责任在于"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其  相似文献   

6.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教育者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各个方面,用爱内化学生的缺点,持之以恒地关爱学生,同时要把握好爱的尺度.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基础,而构建师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一、用爱心走进学生教育植根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我的教育生涯中,热爱学生一直是我走近学生心灵赢得学生尊敬的法宝。每当遇到家庭困难的学生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我都特别关心  相似文献   

8.
"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便是爱。在教师道路上,我一直在摸索怎样做个好老师,陶行知的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生活即教育,走进孩子的生活"爱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爱是相互的,所以第一步要走  相似文献   

9.
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引导好教育好学生,常常要与学生沟通。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用什么方式沟通呢?一、积极聆听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的聆听对方,了解他心中的感受。听学生讲话时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往往是师生沟通失败的重  相似文献   

10.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教师教学技巧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也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老师常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她的眼中,没有不可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之一:教育的全部秘诀就在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爱,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因为爱,让每个学生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因为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成长。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于永正老师说得好:"在教育的现实中,我们不允许不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爱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爱滋润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世界上如果没有老师会怎样?我满以为他们会说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没有老师就没有科学等,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没有老师就没有考试,没有老师就没有作业,没有老师就没有暴力……听到这些回答,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孩子,我用什么触动你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  相似文献   

13.
美育,也称作美的教育或"美感"教育,其本质就是情感教育。国家教委明确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是高大上的解释,非常准确、非常到位,而作为一个小县城的初中思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试着将这样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确实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感触更深的是,当用心教学,用爱感化学生后,思品教学不再困难,不再枯燥,师生可以在感受中完成知识的传授,老师愉快地教,学生愉快地学。  相似文献   

14.
张建英 《生活教育》2014,(15):42-43
一项调查显示,40%的学生觉得老师不爱他们,但95%的老师却认为自己爱学生。这两组数据引发了一个热点问题:学生为何不领教师的情?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只是爱学生爱的不得法,以为出发点好就行了,没有注意教育方法,甚至简单粗暴,学生怎么会感受到老师的爱呢?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有真爱,并"会爱"。  相似文献   

15.
教师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是一份充满收获和快乐的职业。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和家长的纽带,是学生的朋友。如何搞好学生教育,把一切处理得恰到好处,带领全班同学努力进步,做一名快乐的班主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从师生的相互关爱中获得快乐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爱"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除了关爱,你还要经常让孩子的心灵受感动。老师要关爱学生,同时,要让你所爱的学生也爱你。  相似文献   

16.
爱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是转变后进生,使他们良好发展的灵丹妙药。学生能做到对老师"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老师无私的向学生奉献爱的回报。参加工作十几年,担任班主任也超过十个年头了,按说经验一定是有的,按说办法也是不少的,可被学生气得在课堂上哭鼻子,这是刚参加工作时很多同行都难免的,然而对于我这个有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来说,竟也在前不久发生了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过程中,无论什么阶段教育都离不开情感教育。在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加入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还可以建立师生双方的良好关系。在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用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而学生也要配合好老师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8.
谢咏 《江西教育》2012,(9):32-32
<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教师教学技巧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也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老师常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她的眼中,没有不可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育需要爱     
<正>记得有人说过,"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不记得哪位名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所谓的教育。是的,一个老师首先必须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在教学中运用好教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要相信孩子,同时要和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