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其课程化建设成为保障研学旅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借鉴情境感知理论,结合旅游和学习情境,以“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研学基地”为研学场所,设计研学旅行课程,阐明课程设计思路,以提升学生研学旅行效果。为进一步保障研学旅行课程的有效性,研究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标准作为综合实践取向,设计了研学旅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标准和内容,以完善研学旅行评价机制的建设。研学旅行课程化是研学旅行常态化的重要路径,在不同领域体现着多元的价值属性,综合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活动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问题,构建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为此,以课程要素分析为理论框架,根据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政策文本,从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五个维度构建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体系,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实施、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学评价研学旅行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效果,是当前研学旅行教育深入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本文以珠海淇澳岛地理研学为例,从知识的实践价值视角出发,探讨基于问题情境和真实任务的地理研学课程实施表现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淇澳岛地理研学课程实施评价的标准和方案进行了初步构建。分别从“个人探究”和“合作互动”两个过程维度以及地理观察、地理操作、地理探究、地理表达与交流四个能力维度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进行了水平等级划分与设计,旨在为进一步优化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和开展地理实践力素养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一门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新型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中发现的重游轻学的现象,提出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构建项目式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模式,并以青海湖国家公园为例,提供完整的课程设计范例,以期提升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效性,达到综合实践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研学旅行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初中生物学“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模块知识,结合初中学段学生特点,以昆明植物园研学旅行主题课程设计为例,践行“一路行程,一路学程”的研学理念,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3个方面设计研学主题课程,旨在培养中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研学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依托桂林市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从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总结等方面,利用区域内具有特色的资源进行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7.
从研学旅行、劳动教育和地理教学“三位一体”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出发,以丰县农业研学课程为例,分别从地理时空视角、学生素养视角、研学旅行视角、劳动教育视角、学科思维视角,就课程设计的诸多方面提出了设计建构县域农业研学课程体系的方法,并以“农业覆盖技术”为例,说明主题课程的具体实操路径。  相似文献   

8.
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可以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实践育人功能,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以南宁东站研学为例,从确定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验收项目四个环节进行高中地理交通运输相关内容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期为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实施以来,研学旅行日益成为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选取福建省泉州湾河口湿地作为研学地点,依托其丰富的自然生态、人文遗迹,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从研学课程目标与主题确定、研学路线与设计思路、课程实施、评价总结四方面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加强地理教学与研学旅行的结合,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场馆研学是在场馆中开展的主动探究学习与参观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集体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聚焦场馆类地理研学,引入目标模式的课程设计操作程序,整合出场馆类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七步设计法",并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设计了"眼观历博话陕西"研学旅行课程.  相似文献   

11.
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新形式,近年来颇受关注与重视。然而,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课程主题模糊、规划设计不当、实施方式单一、评价环节薄弱等困境。究其原因,既有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缺失的制约,也与教师的课程设计实施能力欠佳有关,更受制于学校对研学旅行课程定位不清。将项目化学习应用于研学旅行课程是解决其实施困境的一味良药,从行前、行中、行后三个阶段构建实施环节,有利于提升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卢卡斯模式”,以揭阳市空港经济区研学课程设计为例,从确定研学地点、主题目标、设置研学任务、研学评价四个方面阐述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建构“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框架,深入探究人地系统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卢卡斯模式”在研学课程实践中对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效果,为地理教师进行研学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目前,针对中职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研究相对较少。为进一步拓展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学校开展了“茶中问道”校本研学旅行课程的研发与实践,探究、总结校本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流程、实施策略,为进一步搭建校本研学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态研学课程设计以生态文明教育为指导思想,围绕生态旅游资源展开。以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研学为例,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范例设计,从技术路线图、任务设计、效果评价3个方面说明研学课程设计的流程,落实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15.
研学课程是研学旅行的核心部分,是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依据.湖南省研学旅行资源丰富,但研学课程开发存在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设计停留在表面、课程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文章以湖湘特色为核心,以学生为本,根据资源价值分层次、分类别来开发研学课程,设计具有湖湘特色的研学实践项目,挖掘体验性和探究性强的湖湘特色活动,打造湖南特色研学课...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有效推进研学旅行课程化,文章依托南充市近郊青居曲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选取南充市区高三学生为研学对象,从研学课程设计、研学课程实施、研学课程评价及研学课程反思等方面,为开发南充市近郊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建言献策。认为应从大概念主题、多学科融合、体育兼美育协同培养等方面优化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十分契合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 活动模式,值得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和应用。教师应当对研学旅行内涵以及其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有准确理解,并重点从优先解决基础问题、规范设计与组织开 展流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方面,就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展开 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课改提倡的实践育人理念,结合北京师范大学房山综合实验基地特色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从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内容、活动设计和总结评价等方面,设计针对高一年级的、紧扣“土壤侵蚀”主题的单日短途研学旅行课程,以期为京津冀及其他地区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研学旅行在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成效方面具有传统课堂教学不具备的优势。对于“通道县侗乡”研学旅行课程,教师应基于目标设计、任务设计与评价设计三个课程开发维度,结合地理实践力的相关理论,在准备、考察与反思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运用地理知识完成研学旅行任务,提升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20.
从深化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出发,选择腾冲北海湿地作为研学旅行目的 地,依据"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内涵与表现及水平划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研学课程设计.研学课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从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三个维度展开,同时针对研学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