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测定青海歧穗大黄中5种蒽醌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RP185μm 4.6mm×150mm column;流动相甲醇∶水∶磷酸=83∶17∶0.04;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5种成分达到基线分离,芦荟大黄素(r=0.9999)、大黄酸(r=0.9992)、大黄酚(r=0.9999)、大黄素(r=0.9998)线性范围为1.0~16.0μg;大黄素甲醚(r=0.9996)的线性范围为0.50~8.0μg;大黄素与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8.81%和99.27%。结论不同生境青海歧穗大黄蒽醌类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大黄久煎其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以大黄中蒽醌和总鞣质两个主要成分为分析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分别测定大黄在不同煎煮时间中蒽醌类成分和总鞣质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总鞣质成分含量在规定煎煮时间内一直上升,结合蒽醌含量先上升后稍微下降,游离蒽醌一直上升,总蒽醌含量保持基本不变。结论:结合蒽醌在煎煮过程中转化成游离蒽醌,且久煎大黄泻下力减弱的主要是由于收涩类成分总鞣质的大量游离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刘红文 《青海科技》2009,16(5):20-21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润肠丸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依照《中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大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以C18(Zorbax Eciipse XDB-85μm,4.6mm×250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小于3000。结果:大黄素、大黄酚与辅料及溶剂峰分离良好;大黄素进样量在0.0499~0.2496μg.mL-1范围内线性相关良好(r=0.9966)、大黄酚进样量在0.0955~0.4976μg.mL-1范围内线性相关良好(r=0.9966);大黄素平均回收率为98.50%,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8.79%。结论:本法简便、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润肠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江  赵景丽 《青海科技》2006,13(5):33-34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唐古特大黄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和水(含0.04%的磷酸)的比例在0~20min内由85至100线性洗脱,流速0.8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3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分别为:0.056~0.336μg(r=0.9998),0.08~0.48μg(r=0.9998),0.07~0.42μg(r=0.9993)。结论:方法测定迅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茵黄胶囊是西藏军区总医院研制的医院制剂,含藏茵陈(蒂达)、大黄二味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该方原为汤剂,经多年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由于藏茵陈味极苦,为了临床服用方便,减少服用量,把汤剂改为胶囊.由于藏茵陈主要含蒿属香豆精、β-蒎烯、茵陈炔酮、茵陈烯酮等①,大黄主要含蒽甙、芪甙、鞣甙、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的衍生物大黄素甲醚-8-0-β-D-龙胆双糖甙、番泻甙元C、大黄二蒽酮B和C、鞣质等②,根据其成分化学性质,结合长期的生产实践,发现用30%乙醇作溶剂提取效果较好.为了更好地保证质量,扩大生产,本文用正交试验法对该胶囊提取时加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了考察优先.  相似文献   

6.
以金荞麦叶和覆盆子叶为植物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备农用酵素营养液,研究其发酵过程中主要营养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金荞麦叶和覆盆子叶农用酵素营养液各营养组分的变化趋势类似。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总氮含量呈不规则变化;总酚、总酸和总磷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钾离子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再上升变化。但两者养分含量除钾离子外差异较为明显。金荞麦叶农用酵素营养液的总氮、游离氨基酸以及总酸含量高于覆盆子叶农用酵素营养液;而覆盆子叶农用酵素营养液的总糖、总磷和总酚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芦荟凝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C18柱(218 mm×4.6mm,5μm),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在360nm处测定芦荟苷的含量,在430 nm处测定芦荟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芦荟苷在线性范围2~5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1%;芦荟大黄素在线性范围1~4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芦荟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决明子用于泌尿外科手术前肠道准备15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泌尿外科手术前充分清洁肠道,可防止因肛门括约肌松弛而排便于手术台上,并且可以减轻术后腹胀和便秘。以往术前肠道准备采用术前肥皂水清洁灌肠,不仅增加护士劳动强度,病人不易耐受。决明子是一种常用的泻下药,主要成分含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及大黄酸等,为豆科草决明的成熟种子。由于它泻下作用显著,在临床上通常用于解除便秘。我科采用决明子泡水饮服,替代清洁灌肠,效果显著,现将体会总结中如下:1,一般资料: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科住院的选择性手术患者153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3岁,平均57岁。2,方法:手术前1日中午开始,成人6-8g,儿3-5g,…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取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测定其水溶液总酚含量和分析研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水溶液中总多酚含量,并通过GC/MS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GC/MS技术鉴定出10个成分(见表1)。结论:总多酚含量为6.56mg/ml;挥发油主要由烷烃(72.88%,相对质量分数,下同)、醇(12.93%)、醚(14.19%)组成,其中烷烃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锁阳中熊果酸的含量并研究其提取工艺,提高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进行熊果酸的提取,运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影响熊果酸提取的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验。结果:熊魏酸在0.02316~0.15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得到了的最佳提取工艺,使熊果酸的提取率达到了94.2%。结论:该工艺可充分将锁阳中的活性成分熊果酸提取出来,提高了药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毛蒟的水溶性浸出物、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A中的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ⅨH中水分测定法(甲苯法)和附录ⅨK中的灰分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毛蒟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5.65%~23.90%,平均值20.75%;水分含量为9.46%~11.83%,平均值为10.87%;总灰分含量为7.03%~11.48%,平均值为9.21%;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53%~1.81%,平均值为1.28%。结论:所得结果可为制定该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确保大明胶囊的清热降浊,活血化淤的作用,故对该药的主要成分大黄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药中的大黄酚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磷酸(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酚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结果: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0.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及重现性好。可做为检测该药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确定优化的钛白废酸循环利用工艺参数,以提升钛白废酸循环利用工艺的技术经济性。通过实验,研究了调配酸浓度与硫酸亚铁结晶析出情况及温度的关系、调配酸浓度与过滤难易程度和滤渣游离酸含量的关系,并确定了采用反渗透法浓缩钛白废酸的最高浓度为40%,废酸的操作温度为40℃;一次调配酸浓度为45%~49%,二次调配酸含酸浓度为6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并建立该口服液的质量研究方法,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本实验采用澄清吸附沉淀和醇沉法两种方法相结合来制备清热解毒口服液,并将该方法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生产,同时我们通过对清热解毒口服液进行留样观察来对其质量跟踪考查。结果:本实验的含量测定结果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留样观察其品质稳定可靠。结论:本实验的制备工艺可行,易操作,能够应用于该制剂的生产,质量考察方法可靠,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膜分离纯化技术提取双黄连口服液。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双黄连口服液提取工艺和膜分离技术提取双黄连口服液,并比较醇沉和膜分离处理后物理化学常数与各成分,以外标法计算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含量,膜分离纯化工艺均优于醇沉工艺,对其稳定性的考察实验,双黄连口服液的性状、含量、PH值和相对密度均稳定。结果:经过膜分离纯化工艺的提取双黄连口服液的稳定性明显增强。结论:本方法可以节省双黄连口服液的提取时间、药液稳定性和药液澄清度,可在今后的大工业化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对西藏大蒜晒制干粉提取大蒜素进行了三种常规提取和超临界提取的比较实验,并对未经提取的大蒜干粉、提取物、超临界CO2提取剩余干粉进行了大蒜素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1)大蒜晒制干粉中每克干粉含活性成分(含硫化合物)0.0341g,超临界CO2萃取后的大蒜干粉中每克干粉含大蒜素为0.77g,超临界CO2萃取的效率理论值为77.6%,(2)超临界CO2萃取实验中实际得到的大蒜素远低于理论值,只有0.0012g每克大蒜干粉,其原因可能是超临界系统容积大损耗大;(3)通过水煮-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浸泡提取法以及乙醇浸泡提取法三个实验的比较,表明,无论在大蒜油得率、大蒜素纯度以及大蒜素含量方面,水煮-有机溶剂萃取法均比其他两种方法有优势,乙醇浸泡提取法大蒜粗提物多,杂质含量也很最高.  相似文献   

17.
陈欢  滕建文  韦保耀  夏宁  黄丽  尹世磊 《大众科技》2022,24(2):40-44,21
以六堡成品茶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不同极性部分进行胆汁酸结合能力测试,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主要化学成分测定.最后用相关性分析找出具有胆汁酸结合能力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对胆汁酸结合能力与特征物质、多酚与多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六堡茶中具有结合胆汁酸能力的主要为酚类成分,除酯型儿茶素外,没食子酸(GA)与总酚含量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制备替米沙坦片的工艺及其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高效、准确的反相高效液相法对其中主药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以优选处方工艺制备的样品外观、崩解时限、溶出度等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并且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回收率高,适用于该片替米沙坦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定碱花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为了对藏药材碱花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此研究建立了藏药碱花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四部相关方法,对碱花药材的干燥失重和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测定;采用电位滴定的方法测定碱花总碱的含量,采用重量法测定碱花硫酸钠的含量。结果干燥失重为7.16%-8.04%,酸不溶性灰分为1.71%-5.13%;初步确定碱花总碱和硫酸钠的含量限度。结论所建立的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及理化指标可作为碱花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0.
采用螺旋压榨法、液压压榨法和正己烷浸提法提取粳稻米糠油脂,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对粳稻米糠油脂提取率的影响与提取机理。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红外光谱(FT-IR)法对米糠油脂成分进行分析。采用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去油后粳稻米糠中的蛋白质,采用导数热分析(DTG)法和扫描电镜(SEM)对粳稻米糠和提油后米糠渣样品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阐明了提取油脂过程及机制。分析表明:螺旋压榨法提油率为8.01%,其中以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为亚油酸和棕榈酸,角鲨烯含量为1.41%;液压压榨法提油率为5.08%,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角鲨烯含量10.28%,棕榈酸含量最少;正己烷浸提法提油率为14.25%,含量较多的是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并检测出肉豆蔻酸、菜油甾醇,未测出角鲨烯。DTG分析表明,水酶法提取蛋白后的米糠渣样品存在一定的差异,SEM分析发现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剩余米糠渣在微观结构未见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米糠油脂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