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政府引导下支撑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的最佳途径,高职院校在参与区域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与本科院校在地域、人才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有不同之处,目前地方高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调、长效、监控等机制均存在问题,应针对创新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制定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创新能力的涵义和工科院校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通过改进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实学创新工程”建设,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实施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倡议,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拥有更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新兴产业工程人才。“新工科”的提出为地方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实践平台建设的不足,探讨了新工科建设中实践平台建设思路,提出对原有的实践资源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4.
构建基于工程实践的"工程化"师资队伍和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工科院校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背景或经历的问题,总结了学校把握工科教学的工程实践性,依托独特的校企战略联盟,构建教师工程化培养体系,探索工程化教学模式,培养未来创新型工程师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实践,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生、发展现状、合作模式以及在合作中的问题,提出了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目的和原则:发挥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当中的作用,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建立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平台,加强高校主导型的战略联盟组建模式,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的责任与义务等对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才能更加持续有效地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的实践必修课。基于新工科建设下工程育人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思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及成果集聚的重要场所,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依托,对促进高校人才资源开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实践项目知识库,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依托,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提出“新工科建设”这一思路,人工智能作为新工科专业中的代表,对于适应其产业发展的人才有着全新的要求,主要表现有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前瞻眼光。为培养出具备较强工程理论能力、胜任工程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路径需从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展开,以期抓住新工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叠加的历史机遇,借助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技术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这是由高新技术产业 化的规律所决定的。但这丝毫不意味着高等学校在技术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无关紧要的,更不意味着高等学校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相反,理工科院校承担着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光荣任务,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高等学校工科招生人数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都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1996年招生人数已达36.7万,扩招后已突破40万。此外,我国工科在招…  相似文献   

10.
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是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阐述了地方工科院校教师的理想素质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师工程实践化是推进工程特色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重点探索了如何构建教师"工程化"培养体系从而培养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如何探索"工程化"教学模式,达成"专业适应性-能力拓展-卓越人才"层层递进的培养目标;如何采取有效的实施路径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工程实践化服务于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构建新型工程实践平台强化工程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模式和教改实践的研究,发现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此实践能力培养实行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线的教改思路,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比较完整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工程师素质的培养。通过搭建新型工程实践平台,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为满足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行动是深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而青年教师是工程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文章针对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提升其工程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新能源车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新的人才需求增长点,论述了新能源车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对新能源车辆专业人才的培养原则、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体系建设等方面加以研究,探讨了新能源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政府及企业培养新能源汽车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实施深化产教融合战略性举措及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要求,使得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初步探讨了如何在印刷工程专业中践行产出导向、产教融合的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从专业、课程、师资、资源共享及共建等方面阐释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与探索.项目的实践有效推动了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有助于培养适应新经济要求、符...  相似文献   

16.
齐炜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239-240
生物医学工程这一新兴学科对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需要培养大量的交叉复合型专业人才。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详细阐述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过程,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信息通信技术(ICT)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重大战略发展计划中的新兴产业方向之一。建设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信息通信工程训练中心,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工作。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ICT工程训练中心的构建及中心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各个环节,重点探索了建设目标与定位、建设思路与模式,运行机制和内涵建设等,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科研训练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并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促进专业骨干教师深度参与、指导管理全过程定制化,并充分与大创项目、竞赛项目等具体实施结合,从多个方面推进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这些探索与实践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创建国内领先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   总被引:15,自引:16,他引:15  
文章介绍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的教学改革理念、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系列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以及在国内同领域产生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2016年加入"华盛顿"工程认证协议之后,"新工科"建设成为中国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战略选择。历经"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一系列探索实践,我国的"新工科"建设走向纵深。对于高校而言,如何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和研究实践,仍有诸多困难。文章从新工科的内涵出发,将"新工科"专业分为新型工科专业、新生工科专业、新兴工科专业等三类,并分析了"新工科"专业的发展理路,包括学科专业建设的新路径、课程内容设计的新理念、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标准等四个方面。浙江省提出"新工科"建设的"浙八味"行动方案,浙江高校如Z大学、H大学、K大学、N大学分别通过课程群建设、复合型专业建设、建立"新工科"创新资源数据库、建设融入城市发展的学院集群和专业集群等方式有效推进了"新工科"专业建设,其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未来重点方向,即打造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构建教师跨界发展的新机制、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