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随着新能源汽车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后备人才梯队不完善的问题。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模块能力培养角度出发,提出具有专业建设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体系、培养平台和目标体系,试图建立基于工程项目的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模块能力培养平台,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特点,给出为满足电车紧密结合为特色的新型车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进行的理论教学优化;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在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与实施保障环节进行改革与探索;实验教学改革较好地适应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对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新四化”进程的加速,各大车企对于智能车辆技术投入了巨大研发力量,企业对“懂汽车+懂IT”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这些新需求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车辆工程人才来说,依托传统机械工程学科的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汽车“新四化”的要求,特别是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人才方面需要对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深入分析多学科交叉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以“真问题”驱动为核心,结合新能源智能网联车辆人才培养需求,设计了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知识体系,采用“微—综”项目群、“虚—实”教学手段和“真题真做”产教融合三层体系构建培养平台,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为新时代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呈爆发性增长,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递增。为顺应社会和市场需求,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等4个方面,建设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背景下,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已成为车辆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探讨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相关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实施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增强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措施,旨在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相关课程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辽宁省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岗位要求的转变,以及汽车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且质量不高的局面,对职业类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了培养符合目前及未来企业所需的汽车专业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步增长给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带来了契机,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也随之应运而生。但目前该专业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基地和设备不足、系统的专业教材缺乏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优化重构课程体系、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快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教师编篡系统化优质新能源教材等措施,使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内涵,进一步通过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内容项目和校外基地与创新平台4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建设,整合构建了新型新能源汽车方向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适应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对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由此带来的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成为当前迫切任务。本文在进行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和教学团队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国内汽车产业正聚焦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化、智能制造和现代汽车服务,对汽车行业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完善和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必将产生良好的效应。针对汽车产业的新发展,分析智能制造背景下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指出当前国内高等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时代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提出基于智能制造的汽车专业人才创新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应用型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导向,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型。分析了当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存在学科方向不明,培养定位不明确,培养模式倾向学术化,师资队伍应用型水平不够,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没有有效衔接等问题。从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案编制、人才培养环节、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构建了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双驱动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任务是一流本科教育,而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流本科建设的核心。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建设基础和“三海一核”发展定位,开展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推进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双一流”建设,更好地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为我国其他兄弟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新工科专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科学研究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等实践进行探索,通过实践教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科研支撑新工科新生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的阐述,希望对新生工科实践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鹤  葛琪  杨扬 《绥化学院学报》2013,(12):128-130
以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方案.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等途径,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改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际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问题,以广西民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重点探讨面向东盟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该方案在实践中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更具个性化、国际化,满足东盟国家用人单位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对比传统工科与新工科人才培养不同模式的基础上,介绍学程的起源,以及国外高校,尤其是新加坡大学的相关实践,从学程与专业招生、学程与第二学历学位、学程与学分银行、学程与“合格+”多元人才培养、学程与企业专班5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跨界交叉多学科人才培养、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以及打通专业辅修通道、建立微学位学程体系等构想,以实现个性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多元化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特殊性,确立了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构建的五大原则。以新能源汽车行业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在构建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库的基础上,依据原则构建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TOPSIS算法,通过对不同课程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