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袁红 《函授教育》2003,7(4):3-6
加强对各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的质量评估与监控,是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办学机构应真正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制订科学而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评估指标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继续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控;建立与国际接轨的ISO9000教育质量认证体系,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继续教育的质量评估与监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的质量评估与监控,是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办学机构应真正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制订科学而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评估指标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继续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继续教育的质量评估与监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全面开展,对其办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必要的工作。对继续教育开展评估应当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进而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和评价,以利于继续教育事业的稳步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元评估是指对评估技术的质量及其结论进行评估的各种活动,它是对评估的评估。随着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学校评估工作开展元评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采用学校办学质量评估元评估量表,对17份省级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方案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方案的整体平均水平介于“一般”和“较差”之间。四个维度的表现中,实用性略好,准确性和可行性次之,合理性最不理想。针对我国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优势与不足,建议促进办学质量评估方案文本的规范性,保证评估的完整性,加强评估的服务性,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强调效率与效益,重视评估伦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方案的元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张东娇 《教育学报》2013,9(1):28-36
元评估是指对评估技术的质量及其结论进行评估的各种活动,它是对评估的评估。随着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学校评估工作开展元评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采用学校办学质量评估元评估量表,对17份省级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方案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方案的整体平均水平介于"一般"和"较差"之间。四个维度的表现中,实用性略好,准确性和可行性次之,合理性最不理想。针对我国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优势与不足,建议促进办学质量评估方案文本的规范性,保证评估的完整性,加强评估的服务性,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强调效率与效益,重视评估伦理。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回顾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历史的回顾和分析,提出该省近年来合作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进资源的结构不尽合理,合作机构存在重申报轻办学现象,缺乏规范性的评估体系,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适应合作办学发展需要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依法行政,严格审批,提高引进资源的质量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开展调查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估监督体系;科学统筹,提高管理队伍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刚刚起步,在工作中应特别避免以下几种倾向:一是认识上的防卫心理;二是行动上的应付倾向;三是行为上的重结果、轻过程。开展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不仅是政府和教育部门对高职高专办学质量的监控,对高职高专本身而言也是机遇,是挑战,更是发展的契机。通过评估,学校应实现的硬件一定要硬,软件要有亮点,使学校的办学质量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小议构建科学的教学与教学管理评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与教学管理评估是对学校教学价值作出判断的一个过程,是加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学与教学管理评估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摘要:由于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没有针对继续教育的国家质量评估体系,而继续教育的质量又是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建立继续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自我评估的实施过程是继续教育机构不断探索、积累和改进继续教育质量的过程。自我评估模型则是实施自我评估的有效手段,是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的有效工具,通过自我评估模型的使用可达到发现问题、持续改进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继续教育质量的内涵、质量控制的特点、质量控制观、关键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阐述,对运用评估进行继续教育过程控制进行理论探讨,提出对继续教育机构及培训项目双向评估的理念,并论述了评估与培训项目运作的双循环模式,最后提出建设继续教育评估管理体系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1.
实施成人教育教师绩效考核,可以提高成人教育整体绩效,提高成人教育办学质量,增加成人教育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帮助成人教育教师改进工作绩效.实行绩效考核,首先要建立成人教育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还需要对考核双方进行相关培训,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并注重考核方法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评价是学校质量认证、自身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需要。高职办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是:评价的关键内容无关切,缺乏维度;专家队伍不专业,缺乏信度;评估结论无结果,缺乏效度。基于高职办学质量评价的职业化理性回归,应确立"第三方"评价制度,重构多元评价体系,突出"三主"导向理念,注重评价过程体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在评估主体及评估结论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将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划分为办学资格评价、专业质量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三个子系统,分别发挥办学资格准入评价、专业内涵质量建设评价和教育质量保障等作用,以克服现行体系定位、职责、功能划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Following the rapid expansion of Kenya's education system from 2003, raising education standards has emerged as the country's next major nation-building challenge. There is acknowledgement within Kenya that high education standards are dependent upon the quality of its teachers, which is in turn dependent upon the quality of their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subsequent in-service training. However, amidst accusations that educational standards are declining, in-service training programmes in particular have been singled out as being overly bureaucratic, under resourced, poorly delivered and ineffective in helping to raise teaching standards. Further, the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current in-service training programmes are failing to address more fundamental issues surrounding Kenyan teaching professionalism as a whol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literature surrounding teacher in-service training in Kenya, as identified by Kenyan researchers, with the aim of synthesising and clarifying the major issues surrounding quality and delivery, and then present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reframing and building effective in-service provision for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握教师教育的根本要求和核心内容,以理念、目标、系统、要素为内容构建科学的完备的监控体系。要通过实践,探索切合地方师范院校实际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引导加强教师教育内涵建设,打造自身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目前,广州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存在部分专业重复设置、办学效益低、供需矛盾较明显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广州地区高职教育应遵循职业性、开放性、服务性的原则,不断更新和调整专业;探索定向培养或在职培养模式,提高特殊专业的办学效益;进一步统筹优化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等教育扩招形势下的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保证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得到广大学者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虽然在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指导下,各高职院校均对自己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进行了监控和评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但是距离办学水平评估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应用AHP法和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适合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运用该体系针对学校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设置相关参数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18.
刘宝生 《教育科学》2008,24(1):6-10
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省级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的软、硬件办学条件及教育经费投入实现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标准、均衡化,在省域内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初步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公平。针对制约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济、政策、制度和管理等因素,推进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对策包括:一、明确各级政府在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二、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促进均衡化;四、在省域范围内统一教师工资标准;五、建立城区教师定期流动长效机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六、加快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步伐,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八、加强督导评估,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回归公益性是治理影子教育野蛮生长的关键所在。影子教育作为文化传播活动具有天然的公益性,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具有承继的公益性,作为法律所规定的公益事业具有拟制的公益性。影子教育的公益性表现为办学目的非营利性、办学收益的不可分配性以及办学产品的社会有益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影子教育公益性,应以优化非营利性登记制度设计限定办学目的,以构建影子教育行政执法的协同机制规范办学过程,以建立健全影子教育产品质量评估监督机制提升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客观上应由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两部分构成。在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隐性指标往往使评价、导向更具现实性和健康性,充分展现办学特色,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但在实践中往往成为盲点。构建隐性指标体系,需要学校不仅要设计好、管理好显性课程,而且要精心设计、细心培育良好的校风校纪、学风学纪、和谐的师生关系、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等涉及学生身心成长的非正式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