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隐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高职教育现状,将高职人文教育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大类,重点开展了对人文素质教育隐性教育的评价指标的研究,并对高职人文素质隐性教育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教育课程建设行为的日益复杂,高职教育课程质量评价逐步要求脱离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评价领域.其评价指标的构建可以需求、结构、内容、条件与实施这五个要素为基本框架.这五个要素既相互独立又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体现高职教育课程质量的关键要素.为提高评价效度,还须结合实际进一步确定这五大要素中能真正反映高职教育课程质量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职专业教学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以业绩为核心,建立教学团队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既要注重对团队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团队带头人影响力、团队凝聚力等隐性成果的评价.同时,要根据不同阶段教学团队的建设重点及时调整指标及其比重.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的问题,探讨灰关联分析对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借鉴灰色系统理论,简述灰关联分析的基本思路。在权衡内部与外部、显性与隐性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多指标的评价方法,构建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的灰关联分析模型,并给出算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工作大致可分为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两大类.[1]依据这两种工作的性质构成两种评价模式: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显性工作是指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与教师职业相匹配的、易量化可操作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企业、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等共赢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高职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则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职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共赢?本文在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及高职毕业生评价指标应注意的原则的基础上,从政府、高职院校、学生和社会氛围等四个主体方面来阐述高职毕业生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以便满足各企业对高职毕业生高质量的需求,也为以后高职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师院校,有必要遵循教师专业化发展素质指标评价体系的建构原则。建构显性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应避免同质化现象;学校内部应划分四类评价体系,使其具有宏观和微观上的可操作性;应把发展性评价列为核心的环节予以高度重视。隐性审美评价,应把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以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作为重要标准。高师院校还应充分发挥好各二级学院自主建构、自主评价的作用,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不同学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强化高职院校对不同学制的培养模式进行质量监控的重要措施。可从思想品德、知识与技能、能力、就业竞争力、社会评价五个方面,构建不同学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指标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不同学制下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着手,要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环境;组建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保证学生在能够学到一门技术的同时,让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这要求学校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包含了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两个方面。目前,用人单位对员工的隐性职业素养有着高标准、高要求。因此,学校必须通过一定的培养模式来提高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另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应采取措施来对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进行量化评价,从各方面加强对于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石峰 《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5):13-15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教育体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体系的设计由素质目标设计、课程体系设计、资源体系设计和评价体系设计等部分组成。进行素质教育应以尊重个体素质差异为前提,以个性发展促全面发展,以隐性课程为核心,同时开展具有职业针对性或职业倾向性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直接面向学生,也是高职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高职院校课程评价能够促进课程发展,有利于培养更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分析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的内涵,探讨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的原则,提出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指标,目的是促进课程评价的发展,完善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最终促进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3.
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与考核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职生的评价与考核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不能简单地对应学历与资格并重的社会砝码而仅用学科成绩和证书等级来评价高职生,而要在以高职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为最根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评价与考核手段和标准的多元化,强调高职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切实达到高职生“低进高出”和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中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当代高职学生的特征以及在此特定环境中教育实施载体的特性,探索高职学生人文素质隐性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包含隐性的环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实践体验教育和网络文明教育5个维度,共17个测项的评价体系理论模型,以期针对性地指导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职业教育历史悠久而且发展体系健全。美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项目的评估,通过立法强化评估的地位,并将评估与问责结合。联邦政府各部门、各州/地方政府、各院校和各类组织相互协调,制定评估指标与标准,尝试多样化的评估模型与方法,共同推进职业教育评估工作的开展。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该从强化立法评估的法律地位、建立动态评价指标、实施多维度分类评估、搭建职业教育大数据系统等四个方面做好职业教育的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教育质量评价日趋多元化,学生作为高职教育的主体,也应当是质量评价的主体。依据高职学生专业学习、顸岗实习、毕业后发展的培养过程,开展基于学生视角的教育质量评价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全过程纵向评价、全要素横向评价体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研究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针对目前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多元能力指标和职业核心能力指标缺失的问题,提出以学生的成长引领和就业导向作为构建原则,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指标体系、评价流程、个人色彩评价量表的构建路径,为职业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全过程全要素评价体系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教育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问题。要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建立明确的课程体系改革原则;联系实际进行课程开发、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评价内容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政策评估体系,是推动职业教育政策科学、有效发展的前提.其中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是职业教育政策评估的核心环节.指标选择重在引导政策主体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提高政策执行的水平和效益,最终实现让政策受众及利益群体满意.评估过程一般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运行和评估反馈三个环节,各环节须重视行业企业参与.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学生正确发展的灯塔。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仍沿用普通高校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存在评价主体单一、重过程轻结果等问题,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必须重新认识和建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科学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笔者针对现有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了新的认识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