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星 《出版科学》2011,19(3):48-52
在当前报刊退出机制环境下,以57家河北省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从类别分布、区域分布、创刊时期、出版周期、传播途径、影响因子和特色建设等方面对河北省高校学报的出版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只有增强高校的科研实力,借助积极的市场元素,向专业性方向发展,才能提高高校学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数据,对高校学报开放存取(OA)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高校学报OA的总体情况、各个学科学报OA的情况和OA的途径分布.调查结果表明:OA高校学报的数量占其总数的80.9%;可1个途径OA的学报数量最多,占OA学报总数的40.0%.通过自建网站和编辑办公管理系统实现OA的学报为118种,占学报总数的38.2%.认为高校学报办刊人应努力变革办刊理念,加快数字出版进程,即时OA,缩短出版周期,主动展现自己,提高论文显示度.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生存基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葛赵青  刘杨  杜秀杰 《编辑学报》2005,17(2):148-149
分析高校学报的历史、性质和功能.认为:高校学报是由高校拨款,为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宣传交流的需要而自觉创办的;高校学报虽然也有销售,但在本质上具有宣传品的属性;讨论高校学报的改革,不能脱离高校办学报的目的而仅从学报自身的角度考虑;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生存基础正是高校对学报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学报论文出版时滞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信息社会里,科技信息的传播,是抢占学术制高点的重要手段。高校学报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应以最快的速度且以高质量的载体形式向社会各阶层介绍高校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最短的时间被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推广、运用,产生其客观价值。但目前高校学报出版时滞普遍较长,不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要求。为了探讨高校学报论文出版时滞,作者对新乡医学院学报(以下简称新医学报)1991—1998年所载全部论文的出版时滞分布作了统计分析,旨在客观反映出新医学报论文出版时滞状况,为同道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邱峰 《出版科学》2016,24(4):72-76
对104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数据采集,探索现阶段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情况,并分析其对高校学报影响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比率在20%—60%之间;985或211高校、具有社科博士点高校学报更倾向于刊发本校作者的论文;从区域上来看,华东、华北、东北的高校学报更倾向于刊发本校作者的论文;CSSCI 和非 CSSCI 高校学报在本校科研人员发文占比上差异不显著;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占比并未显著影响学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现状和改革面临的困难,分析高校学报改革和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高校学报改革应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利用产学研结合的契机。探讨高校学报改革与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刊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不要妄自菲薄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赵大良 《编辑学报》2002,14(6):404-404
在这改革的年代,高校学报当然需要改革.我办过高校学报,现在负责期刊(包括高校学报、专业期刊、科普期刊等)的管理工作,也在工作中探索高校学报的办刊和办刊模式.  相似文献   

8.
陆遐 《采.写.编》2021,(6):99-101
高校学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性、政治性及创造性,因此,对高校学报的责任编辑具有较高的要求.高校学报责任编辑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学报的质量.高校学报责任编辑,不仅是学报学术规范和质量的把关者,同时也是作者和读者联系和沟通的纽带.在高校的发展中,学报责任编辑是一个重要的岗位,需要付出很多的脑力劳动,才能出色地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责任编辑要加强学习,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投入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当中,不断为大家呈现优质的学报刊物.  相似文献   

9.
拓展高校学报发展空间的有益尝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通过对高校学报特点和目前上网状况的分析,提出了扩大高校学报影响的途径.开设Web网站或者建立网上数据库,为高校学报与读者、作者交流提供了窗口,但这只能是等客上门;而利用电子函件列表,创办<高校学报导读>电子杂志,通过文摘和目录的形式向读者介绍高校学报最新发表的论文,这无疑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学报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院校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术环境的改善,高校学报成为高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经验的平台。目前,全国的高校学报有三四千种,学报成为反映高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由于高校学报是依托高校而成立的,其主要内容是学术性的文章,不具有盈利性和娱乐性,所以目前市场上的高校学报雷同性严重,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学术空间是高校学报赖以生存的基础,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目前高校学报学术空间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高校学报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学术研究日益功利化、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困难等等。要实现高校学报学术空间的健康化、有序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建立一种尊重学术的整体社会氛围,尽量减少功利因素对高校学报学术空间建设的影响;二是要建立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体制;三是学报编辑要力争学者化,同时,主办单位也要为学报编辑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孙涛  闵甜 《编辑学报》2021,33(3):344-347
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出版事业的重要力量.本文从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强化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3方面阐述了高校学报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主要途径.旨在为高校学报在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正名;同时以期引起高校管理者对高校学报的正视与重视,加大对高校学报的支持与扶持,使高校学报能借建设期刊强国的战略机遇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学报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术刊物,代表着高校的学术导向,已经成为所属高校的"一张烫金的名片"。当前,学报信息利用的网络化、学报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和学报信息管理的标准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对高校学报提出了传输网络化、学报数字化和管理智能化的要求。特别对高校学报信息建设中的硬件、网络、信息、管理安全性的保障提出了挑战,应从建立技术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和培养专业网络人才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校学报转型发展的有效模式,以促进高校学报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调查法分析传统高校学报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转型发展的有效策略和途径。【结果】办刊专业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特色主题出版、培育青年人才、高质量的办刊团队、一流的出版平台等措施可以实现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助于高校学报向一流科技期刊稳步迈进。【结论】高校学报的转型发展对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稿源质量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一流平台建设是高校学报转型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开放存取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力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葛赵青  赵大良  苗凌 《编辑学报》2006,18(2):144-146
简介国内外开放存取的历史和现状.根据高校学报的特点论述高校学报适合进行开放存取的理由,并提出了高校学报进行开放存取的构想:由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牵头,统一研究、协调学报网站的建设,推动全文上网,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分散储存-集中检索"模式的中国高校学报检索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孙永泰 《编辑学报》2010,22(1):58-60
高校学报网站传播实效性直接关系高校学报网络资源传播的效能及影响力。对其传播实效性的探究,核心在于把握当前高校学报网站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定位尚不清晰、缺乏对运营建设的科学评估、网站综合运营管理较为滞后等因素,应明确高校学报网站的总体定位、突出高校学报网站建设的特色、强化高校学报网站的科学评估、提升高校学报网站管理运营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具有编辑和教师双重身份的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着学报编辑工作和高校教育改革带来的双重压力。文章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成因,认清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而探讨缓解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邓泽辉 《中国出版》2013,(13):34-38
高校学报作为一种特殊的学术期刊,在我国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权威统计,当前我国正式出版的期刊9873种,其中高校学报类期刊占1800种,在所有期刊中所占比重居为首位,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特殊科技期刊群体。随着高校学报的发展,学报编辑人员在高校教育科研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高校学报即将改制之际,笔者对高校学报的工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稿件组织选择误区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登武 《编辑学报》2004,16(5):336-337
高校学报在组织选择稿件时若找不准其社会定位,就会走进不利于学报生存发展的误区.要使高校学报得到可持续发展,学报建设必须成为高校整体建设的一部分,使学报工作与高校学科建设、科研工作互动,真正实现高校学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岳广腾 《青年记者》2012,(26):45-46
高校学报是科研教学人员发表科研成果的阵地,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国高校学报的数量不断增加,高校学报编辑的队伍也增加了不少新成员。下面,笔者对高校学报编辑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谈一下个人体会。所需的素养1.政治水平。高校学报是宣传、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