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相比其他专业的男生和学前专业女生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更需要来自多方面的社会支持。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从多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健康提供支持,有利于提高对此特殊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SES)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25名石河子市初中生进行现场施测。结果显示:(1)初一、初二学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初三学生,性别差异不显著;(2)初一到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递减的趋势,女生恐怖性倾向高于男生;(3)初中生自尊水平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说明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不再是清一色的女生,也有少数的男生报考了本专业,这给学前教育专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这些男生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许多困扰他们的问题。研究困扰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问题及其对策对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对广东省3198名4-6年级小学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小学女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心理问题。(2)小学女生心理健康存在城乡差异,城市学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学校女生。(3)小学女生心理健康存在年级差异,6年级毕业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较4、5年级女生差。(4)小学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同龄男生差。  相似文献   

5.
维西县不同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维西县16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l_维西县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2.维西县汉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少数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明显;3.维西县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男生,在强迫、抑郁、焦虑、偏执项目上女生明显差于男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07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表明,被测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和谐,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男生心理素质略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7.
高等师范学校的专业设置中,学前教育专业是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专业之一,男生人数极少。与女生相比,男生心理上的"断乳期"持续时间更长,心理尚不成熟,面临更多的来自思想、学业、人际交往和前途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惑,长期处于女性环境下的男生沦为"弱势群体"。因此,高等师范学校要高度关注及及时疏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困惑,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专业认同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心理品质;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增加就业信心。  相似文献   

8.
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和成人内外控制量表(ANSIE)对师范院校、综合类大学519名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还是比较健康的,但在诈病、躯体化、病态人格、兴奋状态因子上的均值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均值;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的学生在PHI量表上的测验结果基本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不如女大学生;男生的外控比例显著高于女生;内控组与外控组在心理健康量表(PHI)各因子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的水平,内控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外控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独立学院的2643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独立学院大一新生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在性别差异比较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男生。最后就产生这种心理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九年级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应对策略,本文以九年级学生为被试,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经研究发现,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46.54%,10个因子排名前3位的是焦虑、情绪不稳定和学习压力,男生和女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总平均分和各因子平均分上并无显著差异.可以看出,九年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焦虑、情绪不稳定和学习压力是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CR)量表对青海省1580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说明青海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良好;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予男生;从各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高一年级与其它年级相比心理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赣州三中学生社团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社团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50名学生社团成员进行集体测试,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150名非社团学生进行集体测试,比较两个群体的测试结果。结果:(1)赣州三中学生社团成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与敌对;(2)社团成员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社团学生;(3)初中社团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女生,高中社团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性别差异;(4)高中社团成员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初中社团成员。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男生从事学前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招收了为数不多的男生,可是,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他们深受传统观念以及社会现实等多重压力。以与一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访谈为例,分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现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泰州市多所中学初中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惑、心理健康状况相互影响,密切相关。结论: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托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GSES均分比女生高。但从各年级的GSES的得分来看,初二年级〉初一年敛〉初三年级。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初一有32%,初二有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初三57%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325名学生进行性别角色调查,发现女生在未分化、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四个维度上的分布差异显著,并发现护理专业男生与女生在性别角色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而其他专业的男生与女生在女性负性量表上得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对性别、生源地、家庭不同群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问题突出;女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比男生突出。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学生除了敌对,其他因子均差异非常显著;家庭不和谐学生心理问题比家庭和谐学生严重。应及时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调查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以下简称MHT)对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八所中学的233名离异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考察,并同312名完整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调查结果表明:一是离异家庭学生与完整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各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二是在离异家庭学生中,男生与女生在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方面有显著差异,男生更倾向于孤独,抑郁,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女生则有更强的恐怖感;三是将离异家庭的男生和完整家庭的男生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对人焦虑倾向和孤独倾向方面有显著差异。调查还发现,中学生普遍有较高的学习焦虑。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MHS)对巢湖学院2007级4072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结果:2007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处在全国大学生的中等偏上水平.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独生子女.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169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俊杰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3):83-85,88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浙江省丽水师专169名2001年入学的一年级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浙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落后于女生,主要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攻击性,偏执呈显著性差异,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  相似文献   

20.
师范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某师范学院08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方法对某师范学院2630名大学新生施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与国内正常人群、大学生常模比较.结果被试中SCL-90各因子至少有一项达到3分的共有303人,检出率为12.56%.大学新生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的水平;除躯体化、恐怖、焦虑外,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的水平.08级文、理科大学新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理科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更突出;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性别差异较大,女生的问题显著多于男生.结论高等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着重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理科和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