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所以,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观"生活小镜头",积累独特的素材;诉"亲身经历",凸显习作个性;抒"真情实感",展现习作童趣;求"多向思维",触发习作灵感。养成坚持每日一记的好习惯,积累自己的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2.
冯兰婷 《小学生》2012,(11):44-44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可见,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习作能力的关键。一、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和写作著名作家孙犁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这部"无字"的大书。还要引导学生积级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有目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才能让学生习作开出更美的花.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只有用个性化的眼光,发现个性化的生活素材,进而提炼个性化的生活体验积累,才能写出个性化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留心观察、静心阅读、用心体会,是积累丰富的素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独特感受”是自己独有而别人没有的感受,它靠的是观察发现,靠的是感悟体现。只有全身心投入生活,  相似文献   

7.
黄春凤 《广西教育》2014,(13):43+53-43
作文需要积累,积累才会有创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怕写指定写作范围的单元习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特别是缺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素材积累。要让小学生喜欢作文,把单元习作写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8.
一、感受生活,注重积累素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形成一个"素材库"。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泉涌。例如,在进行"一件难忘的事"写作指导时,我组织学生开了一个故事会,要求是讲讲自己经历的一  相似文献   

9.
李文平 《今日教育》2014,(7):118-118
你是否有这样的苦恼,学生写作文总觉得无话可写,思路打不开,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课程标准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因此,在小学生写作起步时,教师就要训练小学生如何去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更能提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若要使观察"丰富见闻",有"独特感受"并能作为"习作素材",就不能只停留在狭义的"看"上,而应当对事物作全方位的观察。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语文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生作文指导应指向关注生活、实践生活、品味生活,从中积累素材,写好纪实作文,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学生留心观察周同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13.
小学高年级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必定不会留心观察与积累素材,兴趣之重要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赵兰华 《现代语文》2014,(10):148-149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是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悟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会观察,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学会观察,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和提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富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各方面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丰富、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独特个性的作品。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以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习作训练过程中"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根据这一要求,我们老师习惯于把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也就是要小学生走进生活,写生活中的作文。本文围绕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究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邵静 《教师》2011,(28):50-50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也就是要小学生走进生活,写生活中的作文。本文围绕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究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