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人文地理学社会调查的重要性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从学科体系看,人文地理学属于地理学的二级学科,研究对象偏重于社会环境,包括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带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只有通过对区域的实地勘察,才能深刻理解人文地理现象的各种特征.而且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日益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实践教学是人文地理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2.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有“人地关系论”、“区位论”、“行为论”等等。其中“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客观的关系。不论是采集狩猎的原始社会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时刻也离不开自然环境,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人地关系理论就是对这种客观关系的主观反  相似文献   

3.
张述林 《地理教育》2014,(3):4-5,60
正风景现象是在各种自然地理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发生的,风它同地理学科有最直接的联系,应有专门的地理学来研究风景。风景地理侧重于研究自然风景的地域特色和分布规律,人类活动影响和创造的人文风景的显著特征与空间变化,探讨各种风景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分析人类活动对风景空间结构的影响。简言之,风景地理是一门运用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解释、分析风景空间差异和人景关系变化规律的学问。一、风景地理中的风景概念1.风景是构景要素在特定区域美感表现的时空组合体风景之所以不同于景色、  相似文献   

4.
石倩 《地理教育》2015,(Z1):25-26
一、研究背景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高中人文地理以区位论、人地关系论为理论基础,侧重研究人对地、人与人的关系,以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承担着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和培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基本任务。高中地理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必修二以人文地理为主,必修三则侧重区域地理。无疑,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5.
“人地关系”理论发展历程及其哲学、科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着重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发展史上的每一阶段都存在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每种“人地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相应的哲学基础和科学背景。它的发展就是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辩证法战胜形而上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聚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衣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生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之家”——地球表层空间系统的科学,在新课程中地球表层中的人地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地理学作为人与自然互动的一门科学,决定了地理教学是立体的、多层面的,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因此我们原来沿用的“纸上谈兵”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文地理学研究注重区域和空间的主线,并继承了人地关系的传统,使其研究领域和方法及手段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生态化、社会化、人文化倾向明显,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应用性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发展综合研究受到重视,但是,人文地理学理论创新较少,而且对传统的野外调查、观察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忽视。  相似文献   

9.
穷人地理学:研究贫困问题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穷人地理学是研究穷人及其贫困问题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科学.它不但从地理学视角关注"穷人"的"穷"和"人",而且更强调人地关系研究.不平衡发展理论、发展极理论、点轴理论、社会贫困空间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不但丰富了贫困理论和地理学理论,而且促进了穷人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各国的反贫困实践加速了穷人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地关系泛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与自然辩证法的交叉部分。近现代的人地关系理论归纳起来有两类,即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世界上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人地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思考,终于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指出,人类必须科学地认识自然并按’照自然规律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观点与教材体系的突破人地关系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地理学是以地域性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的记录和描述为对象,以人地关系作为中心内容。然而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基于地理学指出的人地关系可知,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由翁锡全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环境·健康》一书指出:“一定地域中的气候、地形、土壤、水、动物、植物、矿产和能源等自然条件是人类生存、繁衍并创造活动的客观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进行体育运动的客观物质环境。”因此,地理环境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说学生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文科班,在学习了必修上册自然地理之后刚开始进入人文地理的学习。对于人文地理现象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多,感受也多,但是学生头脑中多是不成系统的现象与感受,没有过对这些现象的深入思考,没有形成正确的人文地理思考方法,思维习惯和正确的人文地理观。二、说教材必修二教材开始进入了人文地理的学习。人文地理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  相似文献   

14.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 ,是沟通自然与人文的桥梁。对人地关系的分析研究 ,应该说是地理学的“看家”本领。而人地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则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近代地理学的先驱洪堡、李特尔创立的因果关系论 ,旨在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 ,试图在自然历史与人类历史的多方面分析比较中 ,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性。我国近代历史上的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和地理教学 ,都很注重“人地相关”的因果关系分析。例如 :192 5年我国出版的《人生地理》教科书 ,在“导言”中即明确指出 …  相似文献   

15.
从土地利用看人地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一个核心论题。考察和评估人地关系的状况和演变,可能的途径有许多。美国地理学家Robert Kates说:“土地利用是地球上最显而易见也是最深刻的人类活动印记。”无疑,对善于编绘地图的地理学者来讲,揭示人地关系的演变规律,没有比土地利用研究更合适的切人点了。因为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弄清了人类使用的各类土地在空间范围上的变化,就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了地球受到人类扰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看,各种经济形态下的人文地理学发展各有其特点:农业经济时代人文地理学仅是零散的知识汇聚,主要是对现象的描述和粗浅的解释,它们散见于各种史书、游记及地方志等地理著作中,并未产生系统的理论。工业经济阶段是近、现代人文地理学的滥觞。近代人文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重视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和对地理现象的解释;现代人文地理学从理论到研究方法都获得了空前发展,各分支学科得到充分发展并积极拓展其实践领域,计量革命使其走上定量化道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预测理论等邻近学科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球的发展为人类的出现准备了合适的条件,而人类出现后众多不适宜的社会生产活动却为自己在挖掘着坟墓。因此,人类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是协调发展共同创造,才能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环境。一、关于“人地关系”近年来,“人地关系”在地理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实“人地关系”决不是简单的人加地。地理环境研究的是人类出现以后的环境,是有人参与下并发生相互影响的环境。一般讲,“人地关系”可分三种关系。第一种是生物学关系,作为生物的人,与其他生物一样受着外界环境制约,由于地域条件不同而出现差异。例如:反映种族上…  相似文献   

18.
政治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世界政治现象分布,联系和差异的形成规律,以及政治地域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的科学。政治地理学历史非常悠久,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但是“政治地理学”一词首次见于书端,是在1750年法国著名学者托哥特  相似文献   

19.
人文地理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传达人地协调发展、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的观念。“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区位分析”和“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可以说是人文地理的教学的“核心”,也是近年高考的重中之重。一、区位分析方法的构建人类的一切活动必然受周围环境的制约,人  相似文献   

20.
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关于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的观点,如:地域分导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区域综合理论、生产配置理论等.这些理论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作为学科的理论基础则是难以站住脚的.“地域分导”和“区域综合”是经济地域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是决定经济地域运动的基本规律.“人地夫系”是一种贯穿于整个地理学研究中的思想,它既不是经济地域运动的表现形式,更不是经济地域运动的基本规律.“生产配置”是经济地理学的任务,当然也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人们掌握经济地域运动规律后的生产实践而不是学科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