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普及工作的指示精神,迎接“全国第三次科普工作会议”的召开,配合《科普法》的颁布与实施,近期,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组成课题组对全国192家有关出版社1990-2001年出版科普图书的情况进行了调研。一、1990—2001年科普图书出版概况1.出书品种(见表1、表2、表3)12年间共出版科普图书2.55万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科普图书出版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更好地促进科普图书出版工作的发展,近期,新闻出版署图书司对全国94家出版社(包括29家中央出版社,39家地方出版社,26家大学出版社)在1990—1998年间出版的科普图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  相似文献   

3.
关于1990-2001年全国科普图书出版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普及工作的指示精神 ,迎接“全国第三次科普工作会议”的召开 ,配合《科普法》的颁布与实施 ,近期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组成课题组对全国 192家有关出版社1990— 2 0 0 1年出版科普图书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1 990— 2 0 0 1年科普图书出版概况1 出书品种12年间共出版科普图书 2 5 5万种 (见图 1)。其中新版图书 1 7万种 ,占 6 7% ,再版图书 0 85万种 ,占 33% ;本版图书 1 91万种 ,占 75 % ;引进版图书 0 6 4万种 ,占 2 5 %。图 1 图书品种2 0 0 1年出版科普图书的品种总量为 4 377种 ,较1990年 (1…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从大的文化环境上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上看,读者对科普图书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虽然人们仍然认为科普图书是"叫好不叫座",但据统计,全国有近百家出版社涉足科普图书出版.引进版图书内容科学性强,语言活泼,设计印刷精美,尤其是图片精致而丰富,这些优势原创版图书在短期内很难超越.如何引进国外最优秀的科普读物,弥补原创科普图书出版的不足,是目前摆在每个从事科普图书出版者面前的课题.下面笔者就多年从事科普类图书引进的经验简单地谈谈科普图书引进工作的一些想法,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科普图书出版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更好地促进科普图书出版工作的发展,近期,署图书司对全国94家出版社(29家中央出版社,39家地方出版社,26家大学出版社)在1990~1998年间出版的科普图书进行了调查。这94家出版社9年间共出版科普图书13564种,占图书总量的12-8%,每种平均印数13473册,其中引进版390种,占总数的2-9%。通过调查了解,近十年来,特别是自199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若干意见》文件以来,出版界在宣传普及科学…  相似文献   

6.
科普图书的创作理念与选题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科普图书受到了党和国家的空前重视 ,科普图书的出版也一浪高过一浪 ,现在全国许多类型的出版社都涉足科普图书的出版 ,而且出版了一系列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图书 ,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推动丛书》、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系列图书 ,清华大学和暨南大学联合出版的《院士科普书系》、河北科技技术出版社的《看不见的科学世界》等。然而 ,仔细分析发现 ,引进版科普图书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国内原创科普图书的形势并不乐观。就目前科普图书的出版而言 ,我国缺乏的不是出科普书的出版社 ,而是缺乏像斯蒂芬·霍金、卡…  相似文献   

7.
科普图书出版历来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科技、教育、人民等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科普图书,有的业已成为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8.
田慎鹏 《出版广角》2012,(10):44-45
正国外的科普图书为何能在国内畅销,他山之石何以攻玉?解析国外的科普作品,分析其特点,"师夷长技"也许对我们会有所助益。人人都有探索未知的欲望,所有的读者都是科普图书的潜在购买者。就这一角度而言,科普图书产业大有可为,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中国科普研究所对2002~2008年全国科普图书的出版情况做了调查。6年间,我国参与科普出版的出版社共有135家,共出版11000多种科普图书,其中,发行3000册以下的科普图书占29.44%,10万册以上的仅有2.17%。也就是说,科普图书的规模和市场都不够大,出现了科而不普的情况。而且在国内的科普畅销榜单上,几乎都是洋科普的身影,国内本土科普图书严重缺乏。国外的科普图书为何能在国内畅销,他山之石何  相似文献   

9.
王暄 《出版参考》2015,(4):13-14
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医学科普图书作为人们获取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市场前景广阔,正因如此,竞争激烈.全国很多出版社纷纷出版医学科普图书,使得医学科普图书如同汪洋大海,包围着市场和读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出版此类图书的出版社展开了各式各样的营销攻势,推动医卫科普书的竞争节节升温.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医学科普图书作为人们获取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市场前景广阔,正因如此,竞争激烈.全国很多出版社纷纷出版医学科普图书,使得医学科普图书如同汪洋大海,包围着市场和读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出版此类图书的出版社展开了各式各样的营销攻势,推动医卫科普书的竞争节节升温.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在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处于低谷时,湖北少儿社推出的《少年科学望台丛书》发行达200万册,一时风靡全国,深受青少年朋友的喜爱。近三四年来,该社先后出版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少儿科普类图书200多种,绝大多数为原创类作品,还有一批科普图书获得全国性图书大奖。这些优秀少儿科普  相似文献   

12.
科普图书出版已成为出版界一个新热点。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的科普图书多达7 000~8 000种,但除少数已形成品牌规模效应的种类外,大部分科普图书“叫好不叫座”却是不争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针对出版工作方面的原因,通过对科普图书出版的社会价值取向、出版定位及营销方式的分析,与出版界的同仁共同探讨繁荣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途径。一、不同层次科普图书的社会价值取向与出版现状科普图书市场主要是按年龄层次划分的,而这种划分又是针对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阅读心理特征和获取科学知识的一般取向来确定的。这种市场划分是对…  相似文献   

13.
科普图书出版,一直是出版界比较热的话题。而每谈到此话题,大家又都会不由自主地谈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谈到其出版的科普图书,谈到其被广大读者知晓的《第一推动丛书》等引进版科普图书。近年来,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版科普图书在数量、质量、销售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读者中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科普图书也因此成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图书的重点板块之一。成功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探寻其成功的路径,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揭示它们,或许会对科普图书的出版和引进起到一些启示作用。成功:方向明确 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整理书目数据出发,试图对引进版科普图书给我国的科普图书市场、科普出版格局、原创图书出版、科普图书营销运作理念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科普图书出版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暄 《出版参考》2015,(Z1):13-14
很多出版单位涉足医学科普图书领域,使得医学科普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出版单位的应对之策显得尤为重要。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医学科普图书作为人们获取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市场前景广阔,正因如此,竞争激烈。全国很多出版社纷纷出版医学科普图书,使得医学科普图书如同汪洋大海,包围着市场和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与出版是推动我国科普图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聚焦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研究梳理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趋势,调研分析科学家创作的科普图书作品在获评奖项、市场反馈、原创与引进以及内容主题分布等方面的现状与特点,探讨分析优秀科普图书创作的经验模式,并从科学家科普创作良好环境营造、科学家科普创作能力水平提升、科学家科普图书创作出版新模式构建3个角度出发,为后续科学家群体更好地从事科普图书创作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最近中国科普研究所发布了<2004中国科普报告>,指出科普图书出版有四大看点:一是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比2001年增长了约0.6个百分点;二是报告特意提出促使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实现"融通文理",科普工作仍需努力;三是2003年全国没有去过任何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阅览室的人的比例高达75.7%;四是在"关于公众获取科学技术信息渠道"的调查中没有提高科普图书.  相似文献   

18.
科普图书随着改革开放、科技兴国的深入发展,已经愈来愈成为人们更新、充实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所离不开的精神食粮。它涉及的科学范围愈来愈宽,普及面愈来愈广,几乎全国各家出版社都已涉足科普图书的出版。无论科技还是教育,少儿还是人民,文艺还是其它专业出版社,都争先出版科普图书。尤其是教材失宠、教辅受限,国家减负政策出台后,科普图书的出版,更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科普图书在图书市场上几乎是以其出书速度之快,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品种之全的优势“力压群芳”,呈现出科普图书繁花似锦的景象,但繁荣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尤其是原创的科普图书出版工作可以说举步维艰.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版的科普图书有80%以上是亏本的,虽然有志于科普出版的人们怀着崇高的理想苦苦耕耘,屡败屡战,但收效甚微.就连国家花大力气组织推出的"院士科普书系"也淹没在茫茫书海中,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浪潮."科普图书叫好不叫座"甚至成为了出版界的共识.随着出版社的转制,在强大的经济压力之下,出版社和编辑们还有多大的勇气和精力能投入到科普这项两个效益都很难立竿见影的事业中,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单亭 《出版参考》2012,(19):34-35
正无论是从大的文化环境上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上看,读者对科普图书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虽然人们仍然认为科普图书是"叫好不叫座",但据统计,全国有近百家出版社涉足科普图书出版。引进版图书内容科学性强,语言活泼,设计印刷精美,尤其是图片精致而丰富,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